10 月 11日下午,在少先隊建隊75周年來臨之際,河南博物院傳統文化育苗工程與河南省實驗小學聯合舉辦少先隊主題實踐課,圍繞「丹淅吉金——楚國故事我來講」,帶領紅領巾講解員開展主題宣講、講解展示、互動競答等展教活動。
420多名紅領巾參加實踐課
河南博物院把「丹淅吉金——楚國故事我來講」展教活動與學生認知興趣和學校教育需要結合緊密,在實踐課環節策划上下足功夫,不但有優秀傳統文化宣講、講解,更有少先隊知識互動問答和隊歌大合唱,充分調動起參與紅領巾少先隊員們的積極性。
紅領巾講解員用成語故事串聯宣講內容
主題實踐課過程中,現場氣氛熱烈,少先隊員們被精彩的文物故事深深吸引,被互動競答充分調動起積極性,展現出他們對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和紮實的知識儲備。
河南省實驗小學張副校長對本次進校園讚譽有加,她說,「博物館是重要的文化殿堂,是涵育新時代青少年的大學校。河南博物院豐厚的藏品資源和教育資源為進校園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本次館校聯合活動教育性、公益性突出,為學校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有效途徑和創新模式。」參加教育展覽講解的劉馨然同學說:「作為傳統文化育苗工程的紅領巾講解員,這次活動再次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提高了我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能夠通過我的講述讓同學們了解中原楚文化的輝煌與成就,感到非常自豪!希望能藉助更多博物館進校園活動,做好優秀文化傳播的小使者。」
本次實踐課是根據《教育部 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精神的精心策劃和深入實踐,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展教並重」進校園展覽和教育項目,不斷擴大參與面和實踐性。
河南博物院傳統文化育苗工程紮根校園、服務館校共建,接下來的兩個月展教活動將持續走進更多學校,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青少年文物講述人發揮積極作用。(文/圖:河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