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頂貼著國旗像電影里的場景

2024-10-05     瀟湘晨報

綜合新華社、央視

由於黎巴嫩安全局勢嚴峻,目前,有撤離意願的中國公民均已安全撤離黎巴嫩。本次撤僑分為兩批,由於航班受到影響,首批人員乘船撤離,隨後經外交人員協調,第二批乘坐包機撤離。

一位撤僑的親歷者講述:「撤離時,車頂上都是貼了國旗的,就像電影《戰狼》的場景。」

撤離 凌晨3點收到通知,早晨6點可以出發

賽普勒斯當地時間10月1日上午,在該國利馬索爾港等候大廳北側懸掛的中國國旗格外醒目。在中國政府的統一安排下,首批從黎巴嫩撤離的中國公民及外籍家屬,9月30日午夜搭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新廈門號」輪,歷經近13個小時的航行,終於平安抵達利馬索爾港。當他們下船看到熟悉的五星紅旗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郭佳是中建八局的工程師,在中國政府援建黎巴嫩國家高等音樂學院項目工作。隨著黎巴嫩安全局勢惡化,他和同事承擔起護送工人平安回國的責任。此次撤僑中,他們帶領23名建築工人抵達賽普勒斯。

回想撤離前的經歷,郭佳心有餘悸:「這幾天撤離黎巴嫩的交通基本中斷,絕大多數航空公司已停飛進出黎巴嫩的航班,黎巴嫩與敘利亞的陸地邊境也被關閉。如果不是中國大使館及時提供幫助,我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保證工人們平安回國。」

旅居黎巴嫩多年的廣東華僑林女士作為志願者見證了撤僑工作的緊張和艱辛,她告訴記者:「我凌晨3點收到撤僑通知,早晨6點接到可以出發的消息。這中間只有3個小時,中國大使館工作人員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搜集、核對和證件辦理等工作。過去3天,使館工作人員幾乎沒有休息,他們的不懈努力讓我特別感動。」

「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還有當地華人華僑組成的志願者隊伍,都來港口接我們。」經常在海外務工的李先生介紹,抵達港口後,他看到現場張貼了很多五星紅旗,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也來迎接他們,現場工作人員還發放了食物。「大使先生讓我們放心,祖國一定會把我們安全地送回家。聽了特別溫暖、感動。」

在這次撤離黎巴嫩的人員中還有一些外籍家屬。在利馬索爾港的等候大廳,一直在黎巴嫩生活的外籍家屬哈桑告訴記者,他們全家非常感謝中國政府能夠將他們從戰火肆虐的黎巴嫩疏散到賽普勒斯,他下一步計劃跟家人去中國生活一段時間。

「這次的經歷讓我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的靠山,祖國的關心是我們的底氣。」一對年輕的情侶頗有感觸地說。

抵達 「我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根據全球飛機實時飛行軌跡圖,大部分經過中東地區的航線都選擇避開衝突區域。往返於歐洲和中東之間的航班不是返航,就是改道繞行。

而與此同時,北京時間10月2日早5點,146名在黎巴嫩的中國公民及5名外籍家屬搭乘包機安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他們走出機艙時,驕傲地揮舞著手中的國旗,他們說:「戰火無情,國家有愛。」「在踏上國土的這一刻,真的非常開心,我們知道我們安全了。」

戴先生介紹,他是參與援建工程於今年8月到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戴先生說:「撤離時,車頂上貼了國旗,和我們以前看的電影《戰狼》中的場景類似。我感覺我們真的很幸運,我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在黎巴嫩時,國內的家人看到新聞,很是擔心我,每天都打電話來問。現在他們終於可以放心了。」李先生說。

中國外交部領事司(領事保護中心)副司長張洋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已安排兩批次共215名中國公民分別搭乘輪船、包機從黎巴嫩安全撤離,其中包括3位香港居民和1位台灣同胞。中國駐黎巴嫩使館繼續指導協助留在當地的中國公民採取安全措施。

同時,中國外交部和駐黎巴嫩使館也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密切關注當地局勢,近期暫勿前往黎巴嫩。

觀察

在貝魯特超市購物車裡「滿載不安」

據新華社電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區一家大型超市,收銀台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大家低著頭,無聲地等著結帳。人們彼此間沒什麼交流,唯有收銀機的滴滴聲,不斷打破凝重的沉默。

貝魯特的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不安。自9月27日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遭以色列空襲死亡以來,局勢愈加緊張,戰爭陰霾沉重地壓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拉娜,一位40歲的母親,她的購物車裡堆滿麵包、牛奶和冷凍蔬菜。「戰爭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她的聲音充滿憂慮,「我必須為家人儲備足夠食物,以防接下來幾天甚至幾周都無法出門。冷凍蔬菜這些東西能放得久一些。」

年輕的父親阿里帶著女兒也來到了超市。每袋十來斤重的土豆擠占了他的大半個購物車。阿里神情疲憊。「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在這裡待多久,南郊的戰火已經蔓延。」他輕聲說,「每當夜晚來臨,我的女兒就會被爆炸聲嚇醒,哭得厲害。我只希望戰爭能早點結束,給我們一點喘息的機會。」

納斯魯拉遇襲身亡後,以色列的空襲從貝魯特南郊擴大到城區。9月30日,貝魯特庫拉地區的一棟居民樓遭遇轟炸,這是自去年10月以色列和真主黨爆發衝突以來,以色列首次襲擊貝魯特城區。10月1日,針對貝魯特真納地區的空襲造成3死31人傷;3日凌晨針對貝魯特巴舒拉地區的空襲造成至少6人死亡,救護車聲音此起彼伏。這幾次空襲距離新華社記者駐地都不遠,其中真納地區距離還不到一公里,當天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幾秒過後便傳來濃烈硝煙味,嗆得人直咳嗽。

與超市內還有人排隊採購的場景不同,附近那些餐飲店已經關門歇業。過去幾天,貝魯特的街道格外冷清。星巴克、必勝客、麥當勞這些國際連鎖店已大門緊鎖歇業多日,一些玻璃窗上還貼著新近推出的套餐廣告。

曾幾何時,這些快餐店裡充滿歡聲笑語。咖啡店裡,顧客們端起冒著熱氣的咖啡,閒聊著日常瑣事……然而,那時的喧囂如今已成為昨日記憶。

25歲的哈桑坐在已關門的星巴克店前,他本是這裡的常客,經常在下午來喝杯咖啡,跟朋友們聊聊天。「戰爭毀了我們的生活,連年戰亂讓黎巴嫩經濟和社會千瘡百孔,這次不斷升級的黎以衝突更是讓人看不到未來。」哈桑聲音低沉,「真希望能早日恢復往日的生活。」

空襲持續不斷,衝突急劇升級。每一聲爆炸都仿佛是一記重錘,敲打在每一個黎巴嫩人的心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bf73fef46651a2aac557112a8070f67.html













謹防「鎵」賊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