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醫生管向東:三次生日在疫區度過,60歲後也要戰鬥在重症醫學領域

2022-08-18     南都i健康

原標題:最美醫生管向東:三次生日在疫區度過,60歲後也要戰鬥在重症醫學領域

管向東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被譽為武漢抗擊新冠疫情「重症八仙」之一。現任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管向東先後14次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中央指導組的醫療救治組專家出征全國各地。

2020年8月在新疆喀什,2021年8月在河南鄭州,2022年的這個夏天,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又去到了海南三亞。再過幾天,就是這位 重症醫療「國家隊」隊長的60歲生日。

而他,又一次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紅區內。兩年多來,他14次逆行出征,自湖北武漢之後,他和全國醫療同道一起努力,將病亡率控制在了極低的水平。

也正是因為其在重症醫療領域和新冠肺炎戰鬥前線的突出貢獻,管向東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在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他又榮獲2022年「最美醫生」稱號。「此時此刻,和那些馳援西藏、新疆的同行比起來,他們的工作更為艱苦,在高原他們可能自己的血氧飽和度低到70%以下(海平面上,正常值是98-100%),但依然戰鬥在最前沿,我只是中國醫生中的普通一員。」

三亞抗疫:

首次應對奧密克戎BA.5.1.3亞型毒株

從8月5日收到國家疫情防控有關通知和安排,到次日八點出征前往海南三亞,管向東和陳敏英、張寶、張寧、鄭慧芳五位同事組成的五人重症醫學醫護團隊的三亞之旅頗有點「人在囧途」的味道。

管向東和陳敏英、張寶、張寧、鄭慧芳五位同事組成的五人重症醫學醫護團隊奔赴三亞抗疫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8月6日當天進出三亞的航班臨時取消。五人團隊立即開始轉戰廣州南乘坐高鐵前往湛江。

隨後通過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的統一協調,湛江當地又派車將五人送達湛江徐聞港登上輪渡抵達海口。旋即馬不停蹄地乘坐島上動車從海口抵達三亞,「早上八點鐘出發,晚上11點抵達三亞。」

由於此前在上海戰「疫」時,有過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經驗,回到廣州後又一直關注國際上有關新型變異株的相關信息。 此次在海南首次應對奧密克戎BA.5.1.3亞型毒株,管向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

抵達第一周,三亞當地相對簡陋的救治條件,還是給救治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為病區不是負壓、層流病區,一些病區無法開空調,在海南高溫炙烤下,穿脫防護服的過程都足以讓人汗流浹背。

一周之前,他更是和團隊成員們幾乎同時復甦救治了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兩名心跳停搏的危重型患者。「大家判斷,兩名患者危重情況是可逆的,積極救治,終於將兩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幫助他們挺過最為危重的時刻後,兩人恢復得挺快,一路向好。」

管向東和同行們在三亞進行抗疫工作

與新的奧密克戎亞型毒株掰了兩個星期的手腕後,管向東和其他專家們也有了一些新認識: 「這個變異株傳染力很強。從致病力來看,我們觀察到20%至30%的病人會有症狀,如發燒、咽痛和咳嗽等,但味覺消失、腹瀉等症狀的比例比原始毒株和德爾塔毒株要低一些。」

隨著全國醫護增援海南,管向東回歸國家指導組專家的身份,把主要精力放在巡視督導、醫療管理、相互協作等方面,幫助當地逐步優化醫療救治條件。疫情發生2年多來,巡迴在全國各地的重症病房,已是管向東的工作常態。

最美醫生:

我只是全國重症同行中的普通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管向東14次受命出征,先後馳援 湖北、黑龍江、新疆、遼寧、雲南、湖南、河南、上海等多個兄弟省市,不到3年的時間裡,起碼有一年的時間在「紅區」一線度過。

2021年春節前,前往綏化指導抗疫工作的管向東

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專家、主委,管向東滿腔俠義豪情。湖北武漢疫情初期,他就以中華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的身份,慷慨寫下《致全國重症醫學專業同道倡議書》,號召重症醫護同道奔赴武漢。 「凡為醫者,俠之大者。奉命於病難之間,受任於疫虐之際。國有難,召必至,戰必勝!」

管向東寫下《致全國重症醫學專業同道倡議書》

這份倡議書,也是向新冠肺炎疫情宣戰的檄文,很快得到國內重症醫學同道的響應。據國家衛健委統計,當時全國4.26萬名援鄂醫護人員中有1.9萬名是重症醫學人,援鄂重症醫護人數占全國重症醫學醫護總人數的10%。

全國重症醫學領域的頂級同道雲集武漢,「重症八仙」在武漢會師後又各自轉戰自己的主戰場, 我們重症專家從來沒有一點恐懼。因為我們本身干ICU的,心裡都有數,只要把防護做好就行。」

因為其在重症醫療領域和新冠肺炎戰鬥前線的突出貢獻,管向東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在8月19日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他又榮膺2022年「最美醫生」稱號。

管向東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面對榮譽,管向東保持著慣有的淡定從容,「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這個稱號,我想這是因為這兩年多來的抗疫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他看來,其實又很多醫學同行做得比他更好、更多。 「就在此時此刻,那些支援西藏、新疆等高原地區抗疫的同行,就遠比我們要艱苦。上到高原,一邊要和血氧飽和度不足、高原反應作鬥爭,一邊還要積極地救治病患。」

但這一切努力、艱辛都是值得的。自湖北武漢疫情發生之後,歷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很少再出現死亡案例,這無疑是專業的醫護專家團隊在發揮重要作用。「我只是這支抗擊疫情的醫護洪流中的小小一分子,做得其實並不夠。」管向東在和南都記者連線採訪時謙遜表示。

花甲之後:

不退役,仍將為重症醫學領域奮鬥

自疫情發生以來,管向東58歲、59歲和60歲生日都在疫區度過,沒有家人的陪伴略顯遺憾。對此管向東想得通透:「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話。作為重症專家,14次出征是我的分內事,家人也充分支持我。 如果我沒能參加,反而會成為一種遺憾。」60周歲生日後的工作生活如何規劃,管向東想了很多。

從事重症醫學工作數十年,他想得最多的還是本職工作。「目前看來,疫情相關工作可能還得持續一段時間,還需要我們積極應對。」

管向東告訴南都記者, 即便在六十之後,他也仍將繼續為重症醫學領域奮鬥。「提升我們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重症醫學專業,就能讓我們收治的重症病人獲益。如果能夠推進我們國家的重症醫學專業有所進步,那就是能夠讓全國的重症病患獲益。這些,都是我將來工作的目標。」

南都健聞(nanduijk)報道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沈銳冰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整理:實習生 胡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bdcf3ca529899e280bdc216944bb1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