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想在教材上搞事情

2022-05-30     老斯基財經

原標題:總有人想在教材上搞事情

總有人想在教材上搞事情

那些藏得更深的小動作……

01

前段時間,斯基家小孩總哼《孤勇者》。

斯基心裡想:

你個小屁孩,什麼年紀,還「愛你對峙過絕望」。

直到人教版小學數學書「丑」上熱搜,斯基才突然有點理解了。

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孤勇者。

媽媽剛變成劉畊宏女孩,爸爸就化身王心凌男孩。

媽媽那邊看型男,爸爸這邊瞅甜妹,而現在的小學生難道只配看這樣的?

教科書級別的丑,真出現在了教材上。

還有的地方,就不是丑不醜的問題了。

喂雞畫雞就行了嘛。

有些部位就沒必要了吧。

特別是無「雞」教學中,就更沒必要了吧。

前面或許可以說是褶皺,後面總不能還甩鍋給褲子吧。

嗐,騙我可以,注意次數。

02

突然就有點懷念2015年了。

至少那時的學生,還樂意在這教材插圖上塗塗畫畫。

一場關於教材插圖的「二次創作」,讓「杜甫很忙」。

一會扛機槍。

一會騎白馬。

該插圖出自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三),作者蔣兆和。據說是畫家照著自己樣子畫的。

你別說,真挺像。

看到這些,大家無不會心一笑,我們讀書那會兒不也是這麼乾的?

而反觀這次丑上熱搜的那些插畫,活活讓杜甫下了崗,想忙也忙不起來了。

小學生內心OS:讓我擱這塗鴉,我做不到啊。

不幸的是,天天的數學課,都得與它對峙。

有勇氣這樣學數學。

這還不是孤勇者,是什麼?!

03

更可氣的是,說這教材丑吧,可它偏偏又得了獎。

級別還不低。

2013年,曾獲中國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提名獎。

該獎是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最高獎,每三年評選一次。

而說起人民教育出版社,那可是咱 教材屆的國家隊,行業天花板。

國家領導人親自題寫社名,首任社長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

從建社之日起,就特別重視插畫工作。

早在《編輯工作》1955年第5期,葉老就這樣說了。

作為教材國家隊,你得支楞起來啊。

這是人教社設計部全家福,現行教材大多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所以,一直在努力,從未被超越。

朋友,來看看自己學的是哪一套?還記得起當年的封面嗎?

Li Lei and Han Meimei,can you remember?

苦心經營到第十一套。

結果啪的一下,天花板漏水了!

斯基也納悶,丑就算了,難道還是蓋章認定的丑?

難道是咱們水平太低,體會不到這份獨特的美嗎?

當然不是,這套獲獎教材里,也就數學書是這詭異畫風。

你看由著名繪本畫家景紹宗繪製的《語文》封面,這不就很好嗎?

04

看來問題就出在這數學教材的美術設計上。

與其他教材詳細記載分工不同,數學課本只寫了「插圖: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

吳勇何許人也?

1965年生於湖北武漢,1984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系書籍裝幀專業,1988年進入中國青年出版社美術編輯室,曾擔任該室副主任,兼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地區)藝術顧問。其頭兒是書籍裝幀大師呂敬人。

二人情同父子。

1996年,二人與另外兩位書籍設計師聯合辦展,吳勇也因此爆得大名。(左一為呂敬人,左二為吳勇)

吳自述其父親是武漢大學動力系主任、教授。受父親影響,選擇了教育行業。而在下海單幹前,他也是該社最年輕的處級幹部。

1998年,成立了吳勇工作室。

這是1999年的一篇採訪。

吳勇有沒有能力呢?

因為工作緣故,他設計過團的十四大紀念封。

也設計過2008年奧運會紀念鈔。

還設計過復旦大學建校100周年紀念郵票。

在《中國青年出版總社:新時代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創新》這篇報道中,記者將其與呂敬人並稱為具有世界水準的設計師。

看來業務能力也是經過業界認證的。他本人也確實身兼數職,並常在各項設計賽事中擔任評委嘉賓。

不過,來考考你,吳勇畫筆下的這位明星是誰?

劉芸看了,哈哈一笑,這該不是高曉松高老師吧?

05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是怎麼接到這單大活的呢?

這就要說到插畫作者的遴選機制上了。

從2011年接手統編教材的設計,先是成立了以呂敬人為首的修訂專家組。而呂敬人本人也擔任藝術設計總顧問,還是人教社70周年慶特別嘉獎的「功勳作者」。

同時,每一冊教科書都設有專職美術編輯負責。

負責這套數學書的便是鄭文娟。

據呂總顧問說:

教材所使用的插圖都是由各科編輯部分別去找作者或插畫師完成的,並且對於封面圖片的選擇,上級部門有非常具體的審定要求。

教材所使用的插圖都是由各科編輯部分別去找作者或插畫師完成的,並且對於封面圖片的選擇,上級部門有非常具體的審定要求。

因此,請什麼樣的人來畫,該請什麼樣的外援來,絕非兒戲。

遴選要求: 全國最優秀

要怎麼選?

按照人教社設計部主任張蓓的原話:

嚴格篩選。

嚴格篩選。

但這嚴格篩選背後有沒有什麼玄機,服務外包有沒有招投標,這些人真的就是全國NO.1嗎?

這就無從得知了。

而封面設計的另一位負責人——呂旻,正是呂敬人的公子。

其2003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舞台技術專業,之後便進入敬人設計工作室,2013年起擔任工作室設計總監。而這套教材的版式設計就多有賴於該工作室。

而這些外援中,除了天眼查查不到的吳勇設計工作室,還有另一家設計公司——奇文雲海。

不過好在,你永遠可以相信裁判文書。

據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

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就是吳勇。

你辦事,我放心。

想必吳勇能獨擋一面,與此莫不相關。

至於插圖具體出自何人之手,還有待後續調查。

是個別員工行為,還是集體創作?

要查的話,相信不難查到。

畢竟他們也是要領酬勞的吧。

總不會又是臨時工吧。

06

有意思的是,吳勇撰文懟過老謀子,甚至不惜以「文化罪人」稱之。

所謂「文人相輕」吧,不管了。

他也狠狠吐槽過北京西客站的設計,斥其為「不倫不類的文化怪物」。

什麼現代化的驕陽,反正斯基是看不懂了。

但下面這段,斯基大概是看懂了。

斯基給大家翻譯翻譯: 要圓滑地迎合,巧妙地妥協。

規定動作之下,我就愛整點你一眼看不穿的小動作。

在一次採訪中,吳也說過:

自己做的一些東西被他們經常說擦邊球,認為挺有新意,但又不違反出版。

自己做的一些東西被他們經常說擦邊球,認為挺有新意,但又不違反出版。

諸位看看,這頂帽子怎麼樣?

嘿嘿嘿,你怎麼才看出來呢。

那些藏得更深的小動作呢?

07

一套教科書要放心交到學生手上,必須經過國家教委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嚴格審查。

為此我國已經頒布多部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管建結合」,將教材建設納入教育督導範疇之中。就在不久前,還在《關於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中規定了追責機制。

教育部教材局也下設教材審查管理處。

重重審查,層層把關,只為把最好的教材奉獻給孩子們。

插圖部分當然也是如此。

據親歷者所言:

到了審查環節,會聽取審查委員、各專業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全國百名特級教師的建議,還會在全國一些地區試教試用,徵詢孩子們對插圖的想法。接受意見再次調整內容、調整構圖,之後是線稿的正稿、色稿正稿,直至最終的相關部門審查。

到了審查環節,會聽取審查委員、各專業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全國百名特級教師的建議,還會在全國一些地區試教試用,徵詢孩子們對插圖的想法。接受意見再次調整內容、調整構圖,之後是線稿的正稿、色稿正稿,直至最終的相關部門審查。

這套數學教材推出前,想必也經歷了這些環節。

《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教材〔2019〕3號)第九條第(五)款規定,語言文字規範,插圖質量高,圖文配合得當,可讀性強。

此書甫一面市之時,有一線教師如此評價。

斯基捏著鼻子問一句, 真的足夠淡雅?

當然,也有研究生學位論文讚譽其精美程度足可媲美商業兒童繪本。

斯基又看了看指導老師一欄,「吳勇」二字赫然在列。

哦,這位學生還是比較懂事的。

比那些單用畢業論文格式不對這一點就能把導師整emo的學生,強太多。

能把杜甫活活逼下崗的插圖,你說這質量是高呢,還是不高呢。

垂死病中驚坐起,只恨圖丑出天際。

怎麼都用了這麼久,我們才覺得它挺丑?

把時針撥回到1988年。

那時的吳勇,還有一頭長髮,不用帶著帽子。

出於某種考慮,社裡讓他專為青年思想教育類圖書作設計。

呂敬人說,能為孩子做書很榮幸。

斯基想說,那就對得起這份榮幸。

知識口糧,可不能昧了良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b6e53217e9520d3fc01d570cb15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