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16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聯合中共廣州市天河區委宣傳部、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共青團廣州市天河區委員會、華南國家植物園等單位,共同舉辦2024年全國生態日系列宣傳活動。
《林間精靈》科普課程 尋自然鳥類之鳴
「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飛上藍天的恐龍》這篇課文嗎?它講述了原本不會飛的恐龍,最終變成了天之驕子——鳥類。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提到鳥兒的文章呢?」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8月15日上午,在《林間精靈》觀鳥科普課程中,小朋友們手持望遠鏡,沉浸於華南國家植物園鳥語花香中,尋找並識別那些曾在語文課本中躍然紙上的鳥類。在實地觀察的過程中,專業導師引導孩子們深入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棲息地環境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加深了孩子們對鳥類知識的了解,激發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熱愛。
《於城市間聽萬物》首映 聽城市萬物之音
8月15日下午,《於城市間聽萬物》首映儀式在華南國家植物園琪林里文旅產業園舉行。儀式上,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介紹了天河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舉措,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研究所張修玉所長分享了廣東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和行動計劃以及天河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友好城區」建設思路,嘉賓們現場觀看了《於城市間聽萬物》紀錄片,活動方發起了生態環境保護公約倡議,最後來自城市規劃、生態保護、生態實踐等方面的三位專家相聚圓桌會議,共話自然·城市·人和諧共生——「美麗天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悉,《於城市間聽萬物》紀錄片以天河區為窗口,在一年多時間,於華南國家植物園、火爐山森林公園、大觀濕地公園等自然生態區內,收錄了100種瀕危及重點保護動物的聲紋。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廣州最繁華的中心區域,也能見到城市與生態的平衡,更能感受到天河生態環境的持續提升。
小小志願解說員路演 聆聽孩童解說之聲
「看那邊藏著的小松鼠,它們忙碌地收集食物。聽那清脆的歌聲,竟是小鳥在開音樂會。每一種生物都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傑作。」
「色彩繽紛的花朵、千奇百樣的鳥語蟬鳴以及枝繁葉茂的樹木,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也讓生態系統變得更加穩定。」
「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每一種生物,將他們的歌聲和身影永遠留在我們的家園。」
8月16日上午,經過層層選拔與培訓,在「美麗天河 你我『童』行」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解說員路演活動上,12名小小生態環境保護志願解說員們,以生動的語言,分享了他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見解與感悟。隨後,活動方為優秀志願解說員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他們成為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路演活動結束後,志願解說員們走進植物園溫室,參加中國生態學學會科普教育基地聯展活動,在生動的展示材料和有趣的互動遊戲中,感受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文|記者 符暢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