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幫忙選大學,平替版張雪峰?

2023-07-02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AI幫忙選大學,平替版張雪峰?

第3923期文化產業評論

除了一如既往在高考季出現的張雪峰,今年各個網際網路平台推出的「AI報志願」也來分一杯羹。兩者的迥異之處在於,AI報志願是基於大數據的算法,而張雪峰更多是基於「現實的算法」。目前來看,「AI報志願」智能程度僅停留在「僅供參考」層面。這裡不僅是AI預測準確率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誰願意將未來交給一個數據組成的黑箱呢?

作者 | 續紫君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

如果把「報志願」看成一個生意,今年稱得上報志願產業發展的轉折年。除了一如既往在高考季出現的張雪峰,今年各個網際網路平台推出的「AI報志願」也來分一杯羹。兩者的迥異之處在於,AI報志願是基於大數據的算法,而張雪峰更多是基於「現實的算法」。

學生和家長對於報志願的焦慮,本質來自於就業的焦慮。挑選專業,意味著要對四年後的行業進行判斷。無論是AI還是張雪峰,都需要的面臨的一個拷問是:四年後這個的行業興衰是可預測的嗎?

AI報志願

高考出分後,報志願服務成為平台爭奪流量的陣地。在百度、微信、知乎平台搜索關鍵詞「填報志願」,各家的「AI志願助手」都會出現在醒目位置。儘管在入口上有些許差異,但上述三家平台最終都導向了同一個網站——掌上高考。

「掌上高考」這款產品由中國教育在線開發,屬於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透過股權可以看到,背後的大股東包括上市公司全通教育,以及由清華、上交大、東南大學、華科等十所高校為主的資產管理公司。

由於這款軟體需要充值才能使用,可以算作學子提前交給這些大學的學費。

除了藉助第三方,也有平台選擇自我研發。這其中包括背靠阿里的夸克,已經連續幾年在「高考志願」的技術和宣傳上重金投入。網易為此也推出專門的APP「網易高考智願」;甚至中國聯通也憑藉其溢出的大數據和計算能力,聯合華中師範大學推出「高考u選」。

這個狹窄的賽道,今年湧入了太多的玩家。

宣傳層面上,今年各個平台的關鍵詞無疑是「AI」、「智能」。AI概念從年初開始被熱炒,志願填報可能是第一個真正落地項目。

從使用感受上看,學生、家長輸入地區、分數等簡單的信息,就可以獲得一份包含排名、大學及專業的過線機率的報告。由於各省錄取規則、批次有所差異,規則繁雜,這樣一份報告無疑對志願填報有參考價值。

各家的「智能填報系統」都是基於歷史報考數據的收集和模擬,雖然在技術路線上沒什麼區別,但由於數據收集維度和算法的不同,造成同一條件下,各家給出的結果卻大相逕庭。導致想要交叉檢驗的同學,更加不知所措。

目前來看,「AI報志願」智能程度僅停留在「僅供參考」層面。去年,有考生輕信了系統給出的填報方案,結果建議填報的6所大學一個都沒錄取。

這裡不僅是AI預測準確率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誰願意將未來交給一個數據組成的黑箱?

張雪峰現實的算法

報志願實際是一個賺「信息差」的生意,張雪峰是第一個把這個行業推向全民熱議的人。

如果從「信息差」的角度去判斷張雪峰和AI哪個更值得信任,顯然各個大廠數據和算力能將張雪峰秒殺。但張雪峰的獨到之處在於,通過在網上多年的「布道」,他建立了另外一種更具現實說服力的系統。

當家長問起,孩子是否可以報考金融學時,張雪峰直接問「家裡有沒有5000萬可調動資金」。當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想報國際關係專業時,他首先確認的是這位同學的喝酒能力怎麼樣。

同時,張雪峰不推薦家庭沒有「電網背景」的孩子報考電力相關專業。而對於一本線以下的文科同學,張雪峰的建議是「把能考公的專業往死里報」。

以及最近張雪峰直播時說出的爭議言論——「孩子報新聞就打暈」。儘管有數位新聞傳播學教授站出來為新聞專業說話,但鑒於清華大學已經在幾年前取消了新聞學本科招錄,「學新聞上不了清華」這一點已經說明一切。

圖 | 張雪峰

張雪峰的給出是一種現實的算法。這種算法聽起來並不高明,甚至有些陳舊,好似給大家提示了一種不可言說的真相——放棄幻想,認清現實。在就業問題越發嚴峻的當下,這種真相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從提供的服務上看,張雪峰顯然超過了「輔助學生報考理想專業」的界限。官網介紹稱,該課程由張雪峰老師錄製,內容包含高一選科指導及高考填報志願,根據家庭資源、家庭情況、學生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在城市、學校、專業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這更類似於國外興起的「家庭規劃師」這一職業。只不過由於教育對於中國家庭的重要性,子女專業的選擇成為了整個家庭規劃的主線。

張雪峰的擁護者認為,他讓寒門學子、無背景的家庭避免踩坑,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更為穩妥的道路。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種「向下的自由」,過於保守,甚至是一種妥協,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前就為其設立了鴻溝。

但這些爭議並未影響張雪峰在商業上的成功。據他在一次演講中透露,自己擁有三家公司,一家公司即將上市,第二家公司估值5-8個億。此外,他一對一的課程已經排到了2025年。

預測行業周期?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高考志願相關企業數量從6家增長至2000多家,付費規模更是從2016年的1.3億增加到2022年8.8億元。今年,預計會增加到9.5億元。

市場規模的增加代表了家庭的焦慮情緒,而焦慮的核心來源是未來的就業。人們希望四年學業有成後,能夠進入到一個發展如火如荼,且人才短缺的行業。

在報考專業的推薦上,無論是AI還是張雪峰,都會把將「就業前景」當做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問題在於,本科四年,任何行業都有可能實現冷熱交替的轉化,基於歷史或當下數據的計算,能正確預測四年後的行業興衰嗎?

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例,如果一位大學新生在2017年移動網際網路鼎盛時期選擇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相關的專業,那麼畢業後,他將恰好趕上程式設計師的畢業潮。這個在當初看來無比正確的選擇,很有可能造成他畢業即失業的局面。

同樣的假設,亦可能發生在土木工程專業的同學身上。

今年,張雪峰在直播中向新生們推薦了晶片相關專業。為此他專門用一家生產充電樁晶片的公司舉例:100多人的公司,一年營收超10億元。一個細分領域單人一年便能創造超1000萬的營收,由此看見,行業前景廣闊。

問題在於,單人創造價值高,說明這並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此外,沒人能夠保證晶片行業持續火熱。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是儲能行業,在巨量的熱錢和人才湧入後,短短几年便已產能過剩。

即便大眾對某一個行業的前景達成了共識,還會產生一個博弈,那就是市場的風向會讓大家都湧向這個專業,從而引發內卷。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口腔醫學。幾年前,張雪峰曾在網上向大眾力薦口腔專業,「保證40歲不會禿頭」。張雪峰的個人影響力加上「無形的手」,讓一度少有人問津的口腔醫學在短短几年成為報考的大熱門,各院校錄取分數線暴漲,競爭變得激烈起來。

今年在網上討論火熱、就業率百分之百的冷門專業,殯葬管理,同樣會迎來一波報考熱潮。無形之中,又加劇了四年後就業競爭。

師範、編導、經貿、英語等專業也是同樣的發展的歷程。潛藏在這背後的,是行業的周期變化。如果把職業生涯拉長到數十年,更容易理解,沒有哪個行業可以預測,也沒有哪個行業可以經久不衰。

《侏羅紀世界》中有句經典台詞:生命終究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不久前,山東財經大學發布喜報,2023年國考稅務系統第一批錄取名單中,山財174人被錄用,持續增長,再創新高。

圖 | 《侏羅紀世界》

反覆被大眾調侃為「監獄預備生」的財會專業,在考公熱的當下,意外成為學子青睞的對象。

即便是張雪峰口中「孩子敢報就打暈」的新聞專業,也曾一度是文科分數線最高、最熱門的專業。雖然如今傳媒行業下行,但可以看到,新聞學子轉頭就壟斷了各個大廠的品牌公關職位。

市場調節下,每個專業總能找到出路。

本文來源真故研究室(公眾號ID:zhengulab)——真問題,更商業。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AI虛擬戀人頻頻出圈,背後奧秘究竟是什麼?

謹防「AI換臉」騙局!看完這篇你就不會上當了!

「AI孫燕姿」爆火之後,音樂何去何從?

推薦收聽

內娛的高貴,被這檔豆瓣9.6的全女綜碾碎!

《消失的她》大爆,今年暑期檔將是四年以來最熱

直擊文旅痛點,看蘇州文博會怎麼做?

《不良執念清除師》火了,台劇是怎麼做到叫好又叫座的?

六大關鍵詞回顧2023上半年文化生活主打特徵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維近4000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031d94df1c095d3e76e23bb2f4d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