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快把我接到你家去吧,你嫂子太氣人了」「是你太過分了」

2019-10-25     大俠李事事兒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一大隻檸檬」的生活經歷,她不想參與娘家的事情,尤其是親媽和嫂子之間那點小矛盾,可自己的甩手不管又讓親媽天天抱怨不已,真是兩頭為難。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遇到娘家親媽訴苦婆媳關係,自己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剛結婚兩年,孩子三個月,目前是婆婆和我住一起,白天給我做飯,還會哄哄孩子,孩子換下來的衣服她會馬上洗乾淨,也會偶爾幫我洗洗衣服和床單,不過都是洗衣機,老人也就是幫我晾曬一下。總之我很感激我的婆婆,最主要的是婆婆話少,除了逗孩子之外,和我每天都是笑呵呵,很少東拉西扯。

我娘家親媽就不一樣了。我媽從年輕開始,就是個容易鑽牛角尖的人,別人無意間做了什麼事,都會被她揣度出好多層意思來,有時候我無心惹她生氣,她都能跟我鬧好多天彆扭,何況是跟別人了。不過我媽對我哥是真沒脾氣,我哥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我媽都不會跟他生氣。

我媽氣性大,動不動就耍性子不吃不喝,三天內沒人把她哄好,就要生場病給我們看。我爸是被我媽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每次不管誰惹了我媽,哄她的任務都是我爸完成。記得小時候,我媽和我奶奶吵過一次,具體原因已經記不清了,我媽就要尋死覓活,我爸狠狠心搬出來住,我媽才息事寧人。

因為早早就想到了這個可能,所以在我哥結婚前,我就私下建議我哥:結了婚千萬別跟爸媽住一起,咱媽脾氣你不是不知道,心不錯,但是心裡不容事,怕是和嫂子會起矛盾。我哥早就在爸媽的幫助下買了婚房,但我媽卻死活不同意我哥婚後搬出去住,說搬出去就跟沒有這個兒子一樣了。

我只好勸她:「先讓哥嫂享受一下二人時光,等以後他們有了孩子,不怕他們不來求你,到時候再住一起也不遲。」我媽還是不同意,那壞人只有我來做:「你年輕時候不願意和奶奶住,那你想想嫂子能願意和你住嗎?非到鬧矛盾的時候才後悔嗎?除了讓我哥左右為難,你能得到什麼好處?」

我這話雖然讓我媽跟我冷戰了好多天,但成功讓我哥嫂搬出去住,嫂子為此跟我關係一直很好。我倒不是想要嫂子感激我,我是希望他們能生活得舒心一點,也希望我媽漸漸看開一些,不要找氣生。雖然是緩兵之計,不過我們家確實輕鬆了兩年。

嫂子懷孕的時候,我媽自告奮勇要住到哥哥家,說是照顧嫂子。剛好我要結婚,我就勸她說:「我一輩子就這麼一次大事,怎麼也得把我婚禮操持好了吧?等我辦完婚禮,我嫂子也快生了,那時候你再去正好。這段時間讓他們兩個體會一下手忙腳亂的感覺,等你去了他們才知道珍惜你。」隨後我媽住進去,還是無休止的抱怨:

「你嫂子太過分了,每天下了班往沙發上一躺,請等著吃喝,一點家務不做不說,還把你哥指使的跟孫子似的,一會兒要水一會兒要飯,吃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又要吃宵夜,吃完宵夜還要吃水果,我不讓她吃,她還說我管得太寬,說我是閒的。

「你嫂子可真會享福,你哥做完家務還得伺候她,一會兒腿疼一會兒腰疼,看你哥伺候她跟伺候慈禧老佛爺似的,按摩完了腰按摩背,用力大了訓你哥,用力小了說你哥沒吃飯。哎,作孽哦,她這懷個孕,搞得好像你哥跟個奴才似的。

「你嫂子連自己內衣都不洗,更別說給你哥洗衣服了。她這裡是全自動洗衣機,洗個衣服能費多大勁?那天我把她的衣服揀出來,只給你哥洗了,她回來就治著你哥給她洗衣服,說自己彎不下腰。哎呦,矯情什麼啊,誰還沒懷過孕啊,誰不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啊。」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有時候聽的又氣又笑,不忘問她:「我嫂子在你身邊嗎?」她總是氣呼呼的說不在,幸虧嫂子沒聽到,否則把個孕婦氣出好歹,我媽罪過就大了。我勸她多幹活少說話,少看少聽,人家兩口子在客廳的時候,儘量躲開,不喜歡的就裝看不到。

孩子的到來真的給我媽找了工作,我媽把全部注意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雖然和我嫂子育兒方面經常又衝突,但在我哥的調停之下,兩個人吵吵鬧鬧也算是過了兩年。如今孩子兩周歲了,我嫂子想把孩子送去小托班,接受早教。可我媽直接不同意,說我嫂子就是為了趕她走。我嫂子稍微說孩子幾句,我媽就哭天喊地的說我嫂子在罵她。

前幾天我哥出差,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嫂子讓著我媽一點。結果當天晚上就出了事:孩子不吃飯,一直蹲在電視前玩手機,我嫂子喂飯都喂不到嘴裡,給他關了電視,他居然抬手打了嫂子一耳光,把遙控器扔向電視機。嫂子提起孩子拍了兩下屁股,然後鎖到了臥室里,結果孩子在臥室大哭,我媽在客廳哭得更大聲。

我媽一邊罵我嫂子,一邊要去開門抱孩子,和我嫂子推搡了幾下,被我嫂子推倒在地。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我媽躺在地上打滾,嫂子知道自己有理說不清了,趕緊給我爸打電話,我爸去了以後我媽哭得更厲害。我爸只能再給我打電話,半夜我和老公開車到我哥那邊,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後哭笑不得。

我媽哭得一抽一抽的跟我說:「閨女,快把我接到你家去吧,你嫂子太氣人了,居然打了孩子又打我,這是要翻了天了,你哥在家我是個保姆丫環,你哥不在家,我連個丫環都不如。」我知道再這麼任由我媽發展下去,我哥嫂怕是會有大麻煩,所以壞人還是我來做。

我直接訓我媽:「不是我嫂子氣人,是你太過分了。讓你這麼慣下去,孩子就被寵壞了,你才陪他幾天,你們現在不好好管孩子,難道等以後讓別人來管嗎?我嫂子讓孩子去早教中心,你趕緊回家跟我爸享受老年生活得了,在這兒添什麼亂啊?還接我家去?也就是我嫂子這脾氣能容你這兩三年,如果換了我,還不一定幾天就把你撅回去了。」

我媽一看我都不向著她,一下子沒了囂張氣焰,當天晚上收拾東西回了家,臨走還惡狠狠地瞪了我嫂子一眼。我只好安慰嫂子:「你別跟咱媽一般見識,她就是個老小孩兒。」嫂子苦笑著說自己闖禍了,幸虧我到,否則就收不了場了。哎,誰讓咱碰上這麼個媽呢,希望距離能讓我媽和嫂子之間有緩和吧。

事事兒有話說:這個姑娘因為了解自己親媽的性格,所以時時刻刻都在為哥嫂的生活著想,生怕親媽的行為給哥嫂的生活添麻煩。也幸虧她能拎得清,寧當惡人也保護哥嫂的利益,如果遇到不管青紅皂白就向著親媽,幫著親媽罵嫂子,後果不堪設想。

遇到親媽跟自己訴苦娘家的婆媳關係,作為嫁出去的女兒,我們不應該火上澆油,心疼母親是一回事,但維護哥嫂(或弟弟弟媳)的家庭和睦更重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聽了一面之詞就幫腔加火,除了增加矛盾,沒有任何好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最好的辦法就是勸著親媽看開,但千萬不要參與到娘家的事情里,不要憑自己的判斷去出主意。換個角度想:如果是我們婆家的姑姐或小姑子,天天在婆婆面前說咱們,咱能高興嗎?咱們是女兒,也是兒媳,換個角度去想想,事情就沒有那麼難理解了。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_cGBW4BMH2_cNUg6f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