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這座古鎮是無錫歷史文化露天博物館,有全國數量最多的祠堂

2019-10-13     行者老張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無錫惠山古鎮,京杭大運河畔的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坐落在錫山和惠山下,因此得名。無錫的歷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四千多年前,錫山先民施墩遺址就是古人留下的遺蹟,無錫這個地名便來源於錫山。歷史悠久的惠山古鎮則是無錫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縮影,鎮內古蹟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惠山古鎮的歷史就是無錫的歷史,因此,古鎮被稱為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數量密集,是惠山古鎮的特色。京杭大運河的支流惠山浜貫穿惠山古鎮,兩岸文物古建築林立,人文薈萃,古建築中各個行業的公所占很大數量,山貨公所、耍貨公所、石作公所、鹽業公所、建築業行會、婺源會館等都是古鎮的重要古蹟,這些保存完好、規模宏大的古建築使惠山成為無錫老街風貌最完整的唯一街區。

惠山古鎮保存的文化遺存和歷史建築始於新石器時代,止於民國年間,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二十五處,最珍貴的是已經發現的一百二十處歷代祠堂建築和遺蹟,這些古蹟彙集了從唐代至民國的八十多個姓氏,歷史名人達一百八十多位,數量之多、密度之高、類別之全、風貌之古樸都是全國罕見,探訪勝跡、尋根文化體驗、憑弔先賢、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遊覽惠山古鎮最有價值的心靈體驗。

惠山古鎮有十座是全國文物保護重點祠堂: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留耕草堂、顧洞陽祠、王武愍公祠、陸宣公祠、楊藕芳祠。歷史名人祠堂則有:春申君黃歇;唐相李紳、陸贄、張柬之;宋代宰相司馬光、王旦、范仲淹、李綱;清代李鴻章等歷史名人祠堂,其中九處為宰相祠堂。

如果按等級規制區分的話,惠山古鎮的祠堂則分為:尚書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撫祠、忠節祠、貞節祠等等,種類繁多。以分布區域劃分共有:橫街祠堂群、直街祠堂群、上河塘祠堂群、下河塘祠堂群、惠山浜祠堂群以及惠山寺周邊祠堂群等幾大祠堂群。這些祠堂群中少則十幾座,多則數十座祠堂,以姓氏、官職、功能等命名,體現了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

除了祠堂,惠山古鎮還有大量的石刻、牌坊等歷史文物古蹟,拜石山房記、東壁碑、西壁碑、浴日泉等碑刻曾塵封半個多世紀。明代「千人報德坊」、「華氏四面牌坊」是惠山古鎮牌坊群中的精品文物。惠山老街直街東口立有石碑橫額一塊,正面「五里香塍」四個字是晚清名士竇承焯所書,背面篆書「九峰翠嶂」出自邵寶八世族孫涵初手筆,五里香塍以前是無錫西門至惠山的一條大道,後來京杭大運河改道被淹,靠近惠山一段改為林蔭大道,稱惠山直街。

位於惠山的惠山寺是一座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剎,始建於南北朝時期,歷代香火旺盛。古寺旁的惠泉被稱為「天下第二名泉」,因為唐代茶聖陸羽曾在此品茗。惠山林茂石壑,甘泉眾多,自古就有九龍十三泉之美譽。唐宋年間惠山寺石經幢曾聳立於古鎮中心。唐代詩人皮日休賦詩讚美惠山美景:「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起,松子聲聲打石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Xx0wm0BMH2_cNUgeQ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