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穹頂」鑿出致富路——婁星區雙江鄉環山公路建設見聞

2019-07-25     婁星發布

湖南日報7月24日報道

7月23日中午,氣溫36攝氏度,熱浪一波接一波。在婁底市婁星區雙江鄉洪家山海拔765.9米處,正在跟班修路的洪家山森林公園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中林,脫掉上衣擰乾,露出了紅黑相間的「熊貓裝」。因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他的皮膚被大面積曬傷。

蹭掉滿臉大汗,他給工友鼓勁:「免費曬太陽浴,大家抓緊干,保質保量把路修好!」

這段8.7公里的公路,是洪家山森林公園內一段環山公路,蜿蜒穿梭於平均海拔700米左右的山林間,連接著新莊、洪山、萬家3個村莊,既是防火帶又是旅遊線,更是村民期盼已久的致富路。

隨著杜鵑花海、瞭望台、聖仙洞等旅遊資源的開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度假。但茂密的樹林、險峻的地勢、孤立的景點,讓遊客對這個省級森林公園「愛恨交加」。

路打通了,車開進來了,滿目的綠意才能被更多人賞識,生態旅遊的「招牌」才能打響。

現場,改裝有破碎錘的挖機在前方開路,鑿石、破土,沿著山的表層一點點開出道來。普通挖掘機緊跟其後,嫻熟地整理著每一寸土地。打前鋒的人配合默契,還有兩名幹部一前一後蹲守在挖機旁邊,密切關注著山間落石,確保施工安全。

「兩位師傅暫時休息一下,我們去前面探探路。」說話的是鄉里退休的林業站站長陳桂桃,得知環山公路項目開工後,他主動請纓來到前線,站好最後一班崗。從7月6日動工到現在,陳桂桃已經穿壞了2雙行軍鞋。

再好的鞋也經不起山路的「折騰」,陳桂桃坦言:「修山路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海拔高、石頭多、坡度大、植被豐富,再加上今年夏季前期強降雨、後期暴曬,對施工增加了難度。」

「好在大家都很給力!」正在檢查設備的副鄉長謝世強接過話匣子,「每天從早上7點作業到晚上7點,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晴天接受高溫考驗,下雨天撐把傘守在山崖一側,人人各司其職。」

建設零阻工、幹部零違紀、安全零事故、項目零簽證,這是鄉里定下的規矩。半個月下來,10名工人和8名幹部一起創造了「洪家山速度」——新路加老路,已經鑿通了3.6公里。劉中林說,路修好以後,與山腳的游步道順利打通,3.5至5米的路基,大車小車都能直接開到山頂,一覽森林公園的美景。

山上忙修路,山下忙生產。

雙江鄉黨委書記羅建湘告訴記者:「環山公路的建設,給村民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大家都在為下一步的旅遊發展做準備。」

新莊村村民賀建魁把自家「別墅」改造成農家樂,休閒、餐飲、民宿一條龍;洪山村在山腳下建設了占地40畝的青蛙泥鰍養殖基地,正策划著辦一場「釣蛤蟆」比賽。

依託道路建設,雙江鄉配套產業得以快速發展,養魚合作社、水果採摘園、蓮蓬種植基地、紅色文化旅遊基地、遊客中心等相繼建成或開工建設,一幅鄉村旅遊的美麗畫卷正徐徐打開。(陳峰、鄒國棟)

來源:湖南日報

公益廣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P_uLGwBmyVoG_1ZKb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