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遼寧號和國產002號航母都是裝備的進口的直升機預警機,但直升機預警機升限較低,此外搭載的雷達性能也十分有限,無法為航母戰鬥群的艦載機編隊提供足夠的偵查預警和空戰指揮能力,因此裝備能夠上航母的固定翼預警機已是十萬火急。
如果我們的航母艦隊擁有了艦載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機編隊就能夠在戰時獲得強大的實時戰區信息共享資源,並且可以獲得來自預警機的電子戰能力支持,從而減小電子對抗的壓力,大大提升艦載機編隊的作戰潛力。而我國早就列裝了性能強大的空警-500和空警2000預機,但是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卻遲遲沒有什麼消息。實際上早在去年底的珠海航展上,代表著中國雷達研發製造最高水平的中電科14所,就曾在展出了一系列龐大的雷達家族中加入了一款可以用於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雷達系統,代號「絲路眼」KLC-7。所以這款艦載預警機的雷達系統主要還是用於出口的為主的。而一般來說,如果轉作出口,那一般表明此項目沒有獲得軍方的青睞。
2018珠海航展展示的「絲路眼」KLC-7雷達系統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即中電科14所)所長鬍明春曾說道,目前世界範圍內僅有中國、美國、以色列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設計、製造和出口預警指揮機及其配套設備等尖端裝備。他還表示,無論是KLC-7「絲路眼」的探測性能和質量工藝都領先於同類型的其他所有裝備,並且價格還便宜的多。KLC-7整合了兩種現代很流行的雷達探測技術,機械掃描系統和有源電子掃描陣列,並且還擁有超過早期型號的更為高效的數字化處理技術,而此外在電子對抗干擾能力、探測距離的提升、目標跟蹤技術的優化上也有長足的進步。
雖然KLC-7整合了兩種比較主流的雷達探測技術,用以彌補各自的缺點,但是由於其採用的是轉動掃描掃描模式,其難免還是會有一定的漏警率,其性能依然無法和空警-500、空警-2000的三面固定圓盤更媲美。但是由於三面固定盤的重量較大,所以無法讓預警機上艦,而這又受制於我國的渦槳發動機研發瓶頸。
我國空警-2000預警機
雖然KLC-7的綜合性能非常不錯,但是對於不甘人後的中國海軍航母艦隊來說,其可能還是不那麼稱心如意。目前中國固定翼預警機一共有三種發展方向。KLC-7是屬於圓盤形相控陣雷達天線,除此之外還有平衡木雷達和共貼片雷達天線兩種方案。而由於平衡木雷達存在不小的掃描盲區,只能左右各120度掃描,即使採用圓形巡航也會造成漏警。而以色列的海雕共形陣預警機雖然在機身前後加裝了一對補盲雷達,但是因為互相間面積差異過大,前後左右使用的是不同頻率的相控陣雷達,而由於雷達作用距離的差距是無法彌補的,所以依然會留存前後各60度的漏警盲區。
運8機身上方按照的就是平衡木雷達系統
而共貼片雷達由於在無人機領域已經獲得大量成功的經驗,如果在重量控制上能達到使用要求,那麼筆者認為軍方很可能就是在等待共貼片型雷達天線能夠降低總體載荷並可以良好的協同好搭載平台的整體性時,選擇此種方案,所以大家還是耐心等待吧。
加裝共形天線雷達(即貼片型雷達)的中國翼龍-2察打一體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