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小升初如何擇校?這些因素最重要。家長早作準備

2019-07-23   學海百曉生

經驗分享:小升初如何擇校?這些因素最重要。家長早作準備

見過各位,在下學海百曉生。

1、出口成績

雖然說,「只看重點率(重點率=上重點線的人數÷參考的人數)的選校,都是耍流氓。」但是如果不看成績就選校的話,那更是耍流氓。在中國教育的大環境下,在擇校環節,出口成績至少要占到60%。

小升初

2、學校實力的決定因素:生源質量

生源決定出口,也決定孩子未來三年的學習環境。

判斷一所學校優劣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生源質量,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受環境影響最大,所以才會有"小學看家長,初中看同學,高中看老師"之說。見賢思齊,孩子們追逐名校的目的也不光是為了師資、成績等因素,還有那傳統名校所散發的獨特氣質,因為在學校能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

從生源質量來說,民辦學校的整體質量會比普通的公辦初中要高,因為民辦學校的孩子都是通過篩選了的,而普通公辦初中,大部分是戶籍對口小學的直升,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當然,同一個學校,重點班和普通班的生源質量也不一樣,生源質量越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和成績往往也越好。當然,好的班級也有個別學習不太好的,普通的班級也有個別學習非常好的,初中的時候,成績更多的要靠孩子自己。

小升初

3、師資水平

一個好老師,除了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成績,還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三觀。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們都知道武漢的七所公參民學校都會拿出40%的名額進行電腦隨機排位,雖然學生起點不一,但是出口成績都很不錯,只能說明學校的師資和管理都非常強大。除了師資力量,還要引出下面一個我們選校時需要參考的指標:校風。

小升初

4、校風情況

有的時候家長問我某某學校的校風如何,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這是一個太主觀的問題,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校風這個指標是沒有量化的標準的,每個學校都會有調皮搗蛋的孩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學校放學的時候,抽一到兩個小時時間在學校門口站一站,觀望一下,自己心目中就會有一個判斷。

5、初升高走向

選擇初中時,眼光必須放長遠些,要考慮到高中的出路。很多外地來武漢上初中的孩子都是為了三年以後留在武漢上高中。所以一定要思考孩子的學業規劃是怎麼樣的。

比如常常有家長問到兩所學校之間的對比,其共同點在於:學校都很優質,但初升高走向不同,這就是需要家長考慮的問題了。

中考走向

6、是否住校

小升初家長討論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初中應不應該住校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惑。

有的人贊同住校,認為住校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培養獨立性,可以提前學會在集體中生活,家長也會更加省心。

但也有的家長認為,獨立性什麼時候都可以培養,住校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甩鍋」。孩子正值青春期,如果讓孩子過早住校可能造成親子的疏離,並且住校容易發生校園凌霸的事件。

就想在選校的時候一樣,我們只有把所有的情況全部羅列下來,再做個權衡,每個家庭的情況和選擇都是不同的。

住校

7、費用問題

公立學校免除學雜費,一些可以住校的學校會收取住宿費,其他就是一些班費。但是很民辦學校比起來,那就划算太多。而私立學校學費是比較高的,通常學費加上住宿費及生活費等,基本上都在三萬左右。

所以在選校的時候也務必把費用考慮進去,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做選擇。初中只是孩子學習生涯中的小小一環,切勿因為孩子讀書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生活品質。

總結:擇校不從眾,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問問自己對孩子的規劃是什麼,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

舉一個栗子:

舉個栗子

有一個孩子放棄了去某名校的機會,去了普通的學校。別人都在感慨的時候,孩子母親的回答卻很從容:"我們寶貝是視力不太好,我不想讓她太累,壓力太大,雖然名校光環很好,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我認為孩子成績不一定最好,只要他健康成長就好…"。孩子的健康當然是首要的。在很多家長在為名校名氣執著的時候,他卻清醒的認為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適合的時候才是最好的。

不少家長都有從眾心理,別人選什麼學校,他就選什麼學校。別人說哪些學校好,他就選哪些學校。

小升初

如果孩子實力較強,可以考慮大家常說的一類學校。如果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可以考慮外語特色的學校。如果是外地家長,因為要寄宿,則可以考慮住宿和管理都較好的學校。如果孩子不願寄宿,或者孩子比較愛玩,就要考慮就近入學,家長自己多關注關注。總之,根據孩子情況,綜合選擇合適的學校,擇校不能跟風。

單純追求學校名氣,但未必真正適合自己的孩子,擇校重點考慮兩個因素:

一是學校的教學理念是否適合孩子;

二是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因為重點學校一般學習壓力都會比較大,老師講課進度也會相對快一些。

如果偏執的把擇校目標鎖定在名校,很可能錯失其他學校的機會,另外,名校生源都是來自全市甚至外地的牛娃,上課內容難度深、進度快,特別是重點班,抗壓能力不強,是很難適應這種競爭氛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