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王晶重拍了3部老港片,這部比較冷門但幸好還有張學友的演技

2020-01-09     麥克瘋說電影

1994年,王晶推出了3部經典港片的重拍之作,一部是同年2月公映的《新少林五祖》,不用說,後來這部電影成為了一說到李連杰就不能不提的代表作。

一部是同年7月上映的《新英雄本色》,都知道本片跟吳宇森版《英雄本色》已經沒有任何聯繫,它完全就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王晶式江湖片」。

而另一部相對來說比較「冷門」,同年8月上映的警匪類型片《新邊緣人》。

熟悉港片的觀眾,應該都知道早在1981年章國明執導過一部名叫《邊緣人》的警匪電影,本片被業內公認為港式現代臥底片的「開山之作」,後來很多優秀的同類作品,包括《龍虎風雲》,《無間道》,《黑白道》等等,都多少受到了本片的啟發和影響。此外,《邊緣人》也是當年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電影之一,意義非凡,所以90年代王晶選擇重新打造《新邊緣人》,不足為奇。

影片由王晶監製,劉偉強執導,張學友、梁家輝、吳倩蓮、張耀揚以及成奎安等人領銜主演。故事講述了阿力(張學友)是警方安插在某社團當中的一名臥底,他的職責就是搜集大哥成等人的犯罪證據,以將他們一網打盡。

一面要「出賣」別人,一面又要偽裝自己,這常常令阿力陷入無盡的掙扎之中。

在阿力的爆料之下,警方成功抓捕了大哥成,緊接著,上司孫sir(江華)又派他臥底成哥的頭馬阿泰(張耀揚)身邊去調查其背後的犯罪網絡。

阿力用盡辦法成功取得了阿泰的信任,結果卻發現阿泰為人重情重義,反倒是他的死對頭萬爺(吳志雄)干盡了為非作歹的事。

隨著警局中最信任的人安叔(成奎安)的殉職,再加上女友(黎姿)的背叛,使得阿力的情緒一度陷入到了最低谷。在阿泰妹妹小寶(吳倩蓮)的默默陪伴下,阿力重新振作了起來,兩人因此而相愛。

阿力將一切報告給孫sir之後,後者卻根本聽不進去,一心只想升職的他先是間接害死了臥底阿邦(陳國邦),後又不聽別人的勸告一意孤行地闖入阿泰和萬爺的談判現場,結果造成同僚損失慘重,而自己也身受重傷。

警匪雙方經過一番交火之後,萬爺咎由自取地死在自己人手中,而阿泰也被阿力暗中放走,眼看任務完成,阿力也看淡了一切,選擇帶著小寶遠走高飛。


這部《新邊緣人》不同於《新英雄本色》完全將「英雄本色」這幾個字作為噱頭,本片還是做到了對老版本的「精神延續」,刻畫臥底無處訴苦,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著一切的糾結和矛盾,仍然是它的側重點。譬如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阿力面對鏡子反問自己的鏡頭,便是向81版《邊緣人》所做出的一次致敬和回應,因為「鏡子」的使用,正是《邊緣人》中最具標誌性的表現手法。


然而與《邊緣人》不同的是,這部《新邊緣人》的調子並沒有被處理得太過灰暗和壓抑,輕鬆詼諧的部分反倒有不少,老版中,主人公阿潮最後難逃悲劇的命運,而新版中,主角阿力卻得到了重新選擇人生的機會,這一方面是因為王晶並不想把舊版拿來照本宣科地拍一次,另一方面,當然也是為了商業性和娛樂性而考慮——因為90年代,純粹的悲劇電影並不太受到香港觀眾的歡迎。

雖然張學友是這部影片的絕對主角,事實上,當中還穿插了一條梁家輝扮演的前臥底探員阿輝的親情副線,筆者認為梁家輝這條線其實可有可無,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衍生出了另一個角度去論證臥底職業的不易 ,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甚至「干擾」了影片的深度性。

縱然如此,張學友在片中的表現依然十分亮眼,導演特別給了他很多的獨角戲去展現阿力在人後的孤獨和痛苦,這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被張學友演繹得極其到位準確,讓人感同身受。

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當屬阿力和阿泰等人在戲院看喜劇片時,警察安叔殉職的消息在此刻傳來,由於環境不允許,阿力只能以邊笑邊哭來發泄情緒,光憑這一段,張學友的演技就能再次讓人刮目相看。


《新邊緣人》上映之後取得了919萬港幣票房,這樣的成績只能說是不過不失,畢竟臥底電影並非當時香港影壇的「主流」。沒想到十年之後,臥底片熱潮又因《無間道》系列再度興起,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K2Nlm8BxtCz63RL-r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