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攝影的時間不長,從拿起相機初學到現在也就五年,地標建築的拍攝也是剛剛起步。
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建築,好的城市地標建築可以準確的反映出一個城市發展的進程與城市現代化的形象,可以彰顯一座城市的精氣神。年初的上海跟全國一樣因為撞上了疫情出省不便,我就在市內拍攝城市建築和風光,我的作品《彩蛋》被NISI《醉美地標-城市地標庫》徵稿錄用後我開始對拍攝地標建築有了濃烈的興趣,利用業餘時間,在疫情控制較穩定的情況下,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拍攝市內的地標建築,直到年底有七張作品入選NISI醉美城市地標建築庫。
彩蛋
(守望上海中環高架路第14個年頭,已成為上海市楊浦區五角場的新景觀地標。2006年下的蛋規模宏偉,是已故視覺藝術大師陳逸飛的設計大作,從初生到2018年,經過三次燈光改造,彩蛋始終換髮著活力。彩蛋的形象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繪紅彩蛋,借其孵化、孕育、誕生的含意,寓意楊浦乃新科技孵化的基地,科學創新的明天將換髮勃勃生機。彩蛋,五角場的標誌性構築物,中環上的一顆明珠,每當入夜便散發出光怪陸離的色彩,與周邊的商廈和下沉廣場融匯成一座不夜城。)
復興藝術中心
上海市安徒生童話樂園
靜止的建築,如果簡單的拍攝就顯得比較呆板,而光線運用得當,可以調節照片整體氣氛,所以我都選擇天氣比較適宜的時候拍攝。如起風的時候,天空有雲系比較多且移動也較快,配合濾鏡的使用,如用減光鏡長曝光,讓天空中的雲產生動感,達到動靜結合的效果,讓畫面更生動;遇到晴空萬里,沒有一絲雲彩的天氣,我則選擇早上和傍晚拍攝,因為這個時段有朝霞、晚霞或及調時光,光線比較柔和,儘量選擇側光機位,更能表現建築物的立體感。
淞滬抗戰紀念塔
徐匯天主教堂
上海市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夜景
上海市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
同一主體在不同角度與不同時間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如我拍攝的晝夜兩個不同時段的奔馳文化中心呈現完全不同的效果,夜晚變換的燈光顯得夢幻迷離,恍如「浮游都市」(圖一),白天猶如時空飛梭,似藝海貝殼(圖二),這兩張照片拍攝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樣。
高樓林立的上海大都市,建築密度高,時常會遇到主體被其他建築物、綠化、廣告牌、交通指示牌等遮擋,當然能有爬樓和航拍能夠規避這些不利因素,但是,大城市許多地方是限高,甚至是禁飛的,給航拍帶來了困難,而在地面拍攝,機位有一定的局限性,會影響構圖的合理性,所以找到合適的機位顯得尤為重要。我的做法是提前踩點,但也不要過於顧慮機位,你有廣角鏡頭,擁有超寬廣的視野範圍,就算在一個較侷促的空間,也能將眼前的宏偉的建築記錄在自己的鏡頭裡,城市用地緊張,很多建築都建在車水馬龍的道路邊,理想的機位可能在馬路中央或其他你無法獲得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充分利用好廣角鏡頭「近大遠小」的特點,讓主體與陪體有大小對比,畫面更顯震撼。就如我拍攝的上海大劇院。
上海大劇院
(上海大劇院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其建築風格新穎別致,融匯了東西方的文化韻味,白色弧形拱頂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牆有機結合,在燈光的烘托下,宛如一個水晶般的宮殿。大劇院已經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物,它的建成使得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中心)。
我的拍攝過程大多會使用偏振鏡(CPL)、漸變鏡(GND)、減光鏡(ND),這些堪稱為風光片三板斧的濾鏡能助我出好片,因為在光比大的場景,一張片子無法同時滿足高光與暗部的細節,用好三板斧,平衡好光比,就可以讓片子瞬間通透靚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