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農二代」讓小農資走向大世界

2019-10-07     惠農網鄧武傑

科技立廠,品質立廠,這是我的經營理念。」 在剛剛收官的「惠農豐收節」品質農貨采銷活動中,90後「農二代」劉世偉的在線交易額在平台商家中脫穎而出,位列豐收節商家銷量總榜第二、農資類目銷量榜榜首。

「人氣商家」劉世偉所經營的鴻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河北唐山,受區位交通和產業因素影響,這裡農資農機市場興旺,物流園發達,已發展成為成熟的農資農機產品熱銷地。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產業集聚地站穩腳跟、做大做強,劉世偉有著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

觸底反彈,產業轉型打開發展新局面

劉世偉一家在唐山經營著一個規模不小的農資廠,工廠自1991年建廠投產,一直從事再生塑料等產品的加工產業。

剛開始經營的那些年,工廠生意很不錯,也賺了不少錢,但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發展的勢頭急轉直下。「那時候農資農具原材料的價格像過山車一樣,漲跌幅度很大,我們再生塑料的生意一度到了冰點。」


(唐山鴻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世偉)

劉世偉對這樣的市場波動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再生塑料屬於初級的粗糙加工,受原材料波動影響大,想要讓自家工廠站穩腳跟,必須轉變經營思維,實現產業轉型。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挫敗後,劉世偉一家深入分析市場,洞察客戶,確定了「科技立廠、品質立廠」的發展方向,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將發展重心轉移到高端功能農膜,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工廠起死回生,走上正軌。

「我們引進了義大利寬幅復合膜生產線,擁有國內外先進設備30多套,農膜年產能達30000噸。」劉世偉很自豪地介紹道,通過「科技立廠」,公司不僅起死回生,還逐步發展至行業領先水平,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河北省著名品牌「、「9001認證」、「315放心產品」等多項殊榮。

創新經營,邁入電商發展快車道

儘管自家企業在近30年的發展中已具有一定規模,且發展前景大好,但作為一名90後「農二代」,劉世偉不滿足於家庭庇護下的發展,他決定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

「現在很多公司單一地做某一種產品,很難生存,所以我就想通過某種方式把農業配套都做齊全了。」聰明好學的他敏銳地感知到市場的變化,創辦了整合型農資農機企業——唐山鴻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終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隨之而來的是日復一日、全年無休的忙碌工作。組織員工召開晨會,了解銷售擴展情況,進行工作指導,與客戶溝通,把握公司發展方向……忙碌而又充實。「工作使我快樂,這可能是我們所有90後的心聲。」劉世偉欣慰地說道。

把在自家工廠積累的實操經驗投入新的公司,他從來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紮根基層工作,直接接觸銷售終端,熟悉市場、了解客戶、制定規劃。

「我當時了解到,很多大型農業基地和合作社都趨向於和企業合作,這種合作關係比較穩定且需求量也比較大,我們公司就順勢拓展了新的合作。」劉世偉不斷為公司的經營注入新鮮的血液,不僅擴大了客戶群體,在銷售渠道上也做出了新的嘗試。


(唐山鴻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農膜)

在2019年2月,劉世偉的公司入駐了惠農網,一改以往靠業務員出去挨家挨戶跑業務的狀態,通過擴展線上渠道打開銷路。

公司在平台上主營塑料農膜,品質優良、價格實惠,銷售範圍已覆蓋至全國各個省份,在短短8個月內就實現了超200萬的銷售額,在惠農網豐收節大促活動中嶄露頭角,獲得銷售額總榜第二名、農資類目第一名的可喜成績。

「我是通過電視渠道了解到的惠農網,在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後已經成為我們公司的首選電商平台。」劉世偉談到自己當初入駐平台的過程,感激地說道:「我要感謝許多默默為我公司線上服務的惠農工作人員,初期非常辛苦,幫助我度過了很多瓶頸。」在惠農網工作人員的鼓勵與支持下,他規範化運營,慢慢讓店鋪走上正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惠農優選的工作人員。」曾經有位甘肅的客戶想在他的店鋪下5萬元的地膜訂單,但客戶對初次線上交易不放心,交易遲遲沒有進展。「那時候已經深夜11點了,惠農網的工作人員本來都已經睡了,得知這事以後特意幫我們聯繫三方通話,在她的幫助下客戶終於就在我的店鋪下了訂單!」

在眾多商家的肯定與支持下,惠農網的平台功能也在不斷完善發展,譬如上線了「買家看貨保障」、「商家等級」及「交易勳章」功能,保障買、賣雙方商家利益,減少交易風險的同時也給賣家帶來更多商機。

劉世偉還提到,「惠農網的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常常會站在我們的角度考慮問題,採納商家的建議。而且平台的安全係數很高,保障體系很完善,用起來很放心」。

品質立廠,讓農戶買得放心

農資產品「觸網」給劉世偉的電商之路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網上良莠不齊的商家競爭,以及農資農具大規格產品面臨的運費高等難題接踵而來,劉世偉的網店也因此受到了一定衝擊。

但面對網絡市場以次充好、低價無序競爭的局面,他始終堅持保持「品質立廠」的初心,從自身源頭分析問題、尋找方法,面對品質問題決不動搖。

「在線上做農資農具對我們而言雖然存在各種挑戰,比如運輸費用貴、客戶不認同、老農不會線上交易等等,但我們都會想辦法讓他們買得放心。」

與常規按重量運輸的果蔬等農產品不同,農資農具產品由於規格多、體積大,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價格變數也多。為了能夠更好地推進交易,保障雙方的權益,劉世偉往往會在事先跟客戶詳細溝通好物流事宜,雙方協商一致了才發貨,有的甚至要溝通上很多天。


(正在加工的農膜)

「我們也在一直不斷完善產品的發貨流程和運費制度,包括對於貨物的包裝我們也是反覆檢查後才會發出。為了避免售後出現糾紛,我們會儘量把工作做在前面,讓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更安全,避免客戶遭受損失。

除了將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強,劉世偉也不忘回饋當地的父老鄉親,對於貧困戶或者歲數大的老農,基本上零利潤在為他們供貨。「我理解的做電商的意義,就是能讓老百姓直接找到廠家,省去中間經銷商的環節,讓農戶既省了錢,也省了事。」

努力不會被辜負,在劉世偉對產品品質絕不動搖的理念下,公司的農膜等產品也憑藉著品質和公司信譽走到全國各地,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店鋪在惠農網平台諮詢的客戶源源不斷。

儘管市場競爭激烈,但劉世偉對於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公司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希望憑藉惠農網的平台優勢,不斷以最優質的產品、最好的服務、最好的售後服務為廣大農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e2r20BMH2_cNUgq9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