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結束
新華社消息,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區議會選舉24日舉行,25日中午完成計票工作。本屆區議會選舉投票24日上午7時30分開始,當晚10時30分結束。據選舉管理委員會宣布,18個選區452個區議會議席全部產生。
區議會是香港地區層次的區域組織,就市民日常生活一般性事務向特區政府提供意見,並參與地區管理事務。本屆區議會選舉是香港修例風波以來第一場全港性選舉活動。過去5個多月中,亂港暴力分子與外部勢力遙相呼應,不斷製造、升級暴力活動,造成香港社會政治氛圍對立、社會情緒撕裂、經濟民生髮展受挫。持續數月的社會動盪,嚴重干擾了選舉進程。選舉當日,有亂港分子對愛國愛港候選人進行滋擾。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仍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如何看待區選結果
環球時報今天的社評說,本次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的席位大幅縮小,泛民獲得452個民選席位中的多數席位,不過從雙方所獲得的實際票數看,差距比席位差距要小很多。
這次選舉的政治環境應當說很不正常。修例風波尚未停下來,而這場風波客觀上對泛民在短時間內釋放臨時動員力有利。最近幾個月暴力肆虐全港,它作為非理性的政治能量顯然會以各種方式轉化成對選舉進程的直接影響,對很多人、尤其是對建制派候選人以及他們支持者造成壓力。
另外非常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一些勢力在過去的一周里開足馬力,為香港反對派在本次區議會選舉助選。澳大利亞媒體突然爆出「一名在香港搞滲透的特工投誠」(那個人是一名詐騙犯),三個月前因嫖娼在內地被抓的英國駐港總領館前雇員突然對BBC宣稱在內地受到「酷刑」,都影響了香港輿論場。還有美國國會緊急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些都是沖區議會選舉來的。
西方那些勢力和香港的激進勢力都想把這次投票搞成政治示威,否定止暴制亂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但我們要說,泛民這一次得到更多席位,並不意味著這是香港選民對暴力示威的支持。大多數港人已經厭倦暴力,希望重建秩序,對香港民意這一基本面的判斷不會錯。
評論認為,香港與內地社會處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中,通過選票等憲制規定的方式來表達意見,這在香港是應當鼓勵的。區議會選舉有它所能產生的政治影響,也有它這種影響的邊界,對這兩方面,所有人都應尊重。包括反對派在內的香港各種力量都須在建制體系中競爭影響力,誰都不應走街頭政治的歪門邪道。
相信無論香港選情有什麼樣的波動,對於香港所有選舉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一個特別行政區內的選舉,它們不可能衝擊「一國兩制」的基本框架。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永遠是中國的,香港社會這樣的集體理性和情商只會因一次又一次洗禮逐漸走向更加深刻、成熟。
經歷了這次區議會選舉,希望香港的建制派不要灰心,愛國愛港的民眾不要灰心。只要有選舉,就會有擺動,更何況在當前各種衝擊疊加、形勢很不利的情況下建制派依然獲得了約40%的選票。
人民日報「人民銳評」評論則說,本屆區選是在「黑色恐怖」濃煙尚未消散、港版「顏色革命」之火仍在燃燒、暴力活動持續升級的大環境下進行的一次頗為艱難的選舉。儘管一些選區出現了威脅選民、滋擾投票的現象,但在特區政府的周密準備下,在香港警方全警力投入、高姿態巡邏、多預案應急的保駕護航下,本次選舉大致和平、安全和有序。
評論警示,近一段時間,一些人為了收割選舉「果實」、假意呼籲停止暴力,有的希望暴徒暫時收手、待選舉後「重新出發」,有的叫囂選舉後要解救被捕的犯罪分子。這也暴露出他們「假和平真暴力」的虛偽本性和險惡用心。所以,儘管選舉前後,香港社會秩序有向好傾向,但這並沒有改變暴力根源仍然存在、市民安全感仍未恢復的現實。掃除「私了」「攬炒」行為的土壤,提防暴力犯罪的苗頭,香港才能真正恢復祥和與安寧。
王毅這樣表態
對於當前香港局勢,25日,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作出表態。
當地時間11月25日,王毅在東京就日本媒體的詢問表示,不管香港局勢如何變化,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任何企圖搞亂香港、損害香港穩定繁榮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
在25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他自己阻止了中方向香港派遣軍隊,並警告否則會對經貿協議產生負面影響。你能否證實?
耿爽表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他說,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
至於中美經貿問題,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我們希望美方能夠同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這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
理大事件仍未平息
香港理工大學今天三度發布聲明,語氣逐漸增強。
下午5時50分第三份聲明說:鑒於現時的緊張情況,我們已經再次聯絡警方,嚴正要求警方在登記校園內留守者的身份證後,讓他們和平離開校園。校方希望校園能早日解封,回復安寧。
理大聲明還說,校內環境和衛生情況非常差,嚴重威脅留守人士安全。
稍後,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見記者,警方稍後表示,仍有幾十人在理大校內,會派談判組警員聯同中學校長和社工等人士,組成安全小隊,進入理大範圍遊說校內人士,和平有序離開,目前沒有為清場設時限。
油尖警區指揮官何潤勝見記者
警方強調,計劃進入理大的警員只是少量的談判組人員,現階段無拘捕行動,警員進入校園是為勸說,希望在校內人士不要誤會,警員在完成勸說後會離開。
警方表示,理大事件中,共1100人和平離開,其中300人不足18歲。
醫管局表示,與消防處經協調及評估情況後,會派出一隊緊急醫療隊,聯同消防處人員進入理大,為現場人士提供醫療支援及心理狀況評估。
15歲中學生被拒絕保釋
香港一名15歲中學生今年9月攜帶雷射筆及改裝傘參與示威遊行,西九龍裁判法院早前裁定其「意圖管有攻擊武器」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今天(25日)判被告入更生中心。辯方提出保釋等候上訴,被裁判官拒絕。
資料圖
裁判官表示,被告示威期間攜帶攻擊武器,危害警務人員人身安全、妨擾公眾安寧,判處實時監禁無可避免,但考慮到早前索取的一系列報告,最終接納感化官建議,判被告入更生中心,希望被告可透過職業訓練及心理輔導等改過。
裁判官強調任何人在示威中管有攻擊性武器,將嚴重威脅前線執法人員的安全及破壞社會安寧。
案發於9月21日所謂「光復屯門公園」遊行,該男生在屯門站被發現攜有一枝雷射筆及經改裝的雨傘及行山杖等,本月初被裁定「意圖管有攻擊武器」及「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罪成,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少年庭判刑。
港府就「禁蒙面法」裁決上訴
香港高等法院上周一(11月18日)裁定港府引用《緊急法》訂立《禁止蒙面規例》違憲,律政司其後要求法庭暫緩執行判決,令規例繼續有效,或希望上訴期間讓相關條文繼續生效。高等法院於11月22日決定暫緩裁決直至11月29日。
港府今天向高等法院遞交文件冊,要求推翻原訟庭裁定《禁蒙面法》違憲的決定,並希望獲批上訴許可。
文件指出,政府在暴力亂局中有合理必要去應用《禁蒙面法》保障公民,而且《禁蒙面法》所限制的權利及自由屬有限度,不會限制參與合法集會的市民權利。
另外,決定現時局勢是否符合「危害公安」的定義仍有很大斟酌餘地,希望上訴庭接受《禁蒙面法》在「 危害公安」局勢有增無減的情況屬必要,暴力示威增加前線警員的工作壓力,以及人手緊張,到處破壞及實施暴力行為人士的私隱權亦毋須被保障。
資料圖
針對香港高等法院早前的判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11月19日表示,有關判決內容嚴重削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政府的管治權,不符合香港《基本法》。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說,香港特區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只能由中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判斷和決定,任何其他機關都沒有這個權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AGno24BMH2_cNUgxm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