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從兩處細節找到王興德和陶映紅「密謀」的暗示,經過多次「循環」查驗,李詩情和肖鶴雲已經鎖定了「淺水狼」,她就是拿高壓鍋上車的阿姨陶映紅,並且親眼見證了陶映紅的瘋狂和她啟動高壓鍋炸彈的過程。
想要試圖結束「循環」,那麼李詩情和肖鶴雲必須要阻止這場爆炸,儘可能救下更多的人,這就要思考陶映紅為什麼會在公交車經過大橋的時候啟動,她為什麼啟動,有沒有幫手呢?
陶映紅是和拿行李箱的大叔在同一個站點上的車,之前兩個人一前一後上樓梯的時候,陶映紅因為上的慢,看到後面的大叔還非常小心地讓了道。
由此可見,陶映紅是一個沒有喪失理智的女人,她針對的也不是某個乘客,並且也不想傷及無辜,對身邊的人沒有仇恨,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什麼要在大橋上面啟動,這個地方似乎最能夠減少傷亡,並且視野寬闊,足夠讓更多人去見證。
45路公交車是15分鐘一趟,並且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走固定的路線。
從人的角度來看,車上的乘客都是隨機變量,處於工作日,李詩情數次看錶發現是這個事件發生的日期是五月九日星期四。
下午1點到2點之間也是乘客最少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上車的乘客也表現得非常慵懶,陶映紅內心還是想要避開更多的人才選擇這個時間。
但是,車上的司機似乎並不是隨機變量,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發生,司機這個時間是不會改變的。
從除人以外的角度來看,車上的乘客,司機都是一個變量,唯有公交車這個物品是一個固定值,也或者說是公交公司,還有大橋。
綜合以上兩個角度,拋開意外引爆的情況,陶映紅的目標似乎就鎖定在公交車司機王興德,45路公交車,公交公司和大橋這四者之間,因為這四個具有相對的固定性,其中以大橋為目標的可能性最小,王興德次之,陶映紅無論是選擇的時間還是地點,都是想要減少傷亡,所以在公交車上引爆又顯得不合理,對司機太有針對性了,除非是完全的隨機選擇。
那麼又出現一個疑問,既然陶映紅想要減少傷亡,目標也不是公交車司機,他難道真的是隨機選擇的嗎?
其中有兩處細節值得注意
拿行李箱的大叔和陶映紅一起上的車,上車的時候,拿行李箱的大叔在前面,並且公交車到站的時候司機並沒有立馬打開車門,拿行李箱的大叔連著敲了兩次門,司機王興德才慢悠悠地打開了車門。
一個公交車司機這麼慢地打開車門就顯得非常不合理,他似乎不太想讓車下的人上車。
看陶映紅的眼神也具有故事性
在肖鶴雲和李詩情確定陶映紅是兇手的時候,沒想到陶映紅留著後手,身上還帶著刀,所以他們倆想要阻止的時候卻被殺害。
就當肖鶴雲想要放棄,李詩情還想再努力一次的時候,陶映紅被肖鶴雲反殺,兩人迅速逃離的公交車,沒想到公交車還是爆炸了,這難道是陶映紅彌留之際最後的掙扎嗎?
從畫面來看,啟動高壓鍋炸彈的手非常乾淨沒有血跡,陶映紅被肖鶴雲反殺的時候,她一定會首先捂住受傷的地方,她手上必然會有血跡,這隻沒有血跡的手也更像是一個男人的手。
肖鶴雲和李詩情逃離現場的後,司機王興德也從座位上向後排移動,車廂內好幾次打架,並且其中一次「循環」當中肖鶴雲被刺殺,李詩情被殺的時候,王興德都坐在原地沒有動,這一次卻出現了反常的舉動。
所以,啟動高壓鍋炸彈的就是公交車司機王興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拿行李箱大叔上車的時候他沒有立即開車門,就是在猶豫是否上陶映紅上車。
淺水狼行動失敗,深水狼浮出了水面
這兩處的細節充分表明了王興德和陶映紅是「密謀」的共犯。
回憶之前的「循環」,張警官曾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李詩情和肖鶴雲在一個不合理的地方下車後,公司車啟動的速度變快了,當時李詩情和其他人給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揣測司機在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停車,啟動快是為了想要追回耽誤的時間,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王興德害怕會傷害到李詩情,他對這個女孩是有好感的,下意識地加快速度就是想要讓爆炸離這個女孩遠一點。
還有一次「循環」,李詩情及時報警,警察偽裝攔截,成功上車檢查,但還是沒有阻止爆炸,小江也犧牲了,小江在攔截公交車的時候,似乎就感覺到王興德不願意開車門,他看小江的眼神都很特別,完全不像是一個願意配合的司機,更像是掌握生死搏的無情判官。
不斷地「循環」,李詩情和肖鶴雲也在不斷地接近真相,王興德和陶映紅身上的疑點也會越暴露越多,只有找到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似乎才是阻止爆炸的發生,停止「循環」繼續。
阻止爆炸發生的關鍵點到底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樣的仇恨會讓王興德和陶映紅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