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大號地鐵」來了!廣佛南環、佛莞城際正式開通運營

2024-05-27     中國基建報

5月26日,由鐵一院勘察設計,中鐵十二局、十九局、電氣化局、中鐵城建參與建設的廣佛南環城際鐵路,鐵四院勘察設計、中鐵二十局參與建設的佛莞城際鐵路同步開通運營,與已開通的佛肇城際、莞惠城際相連,實現「四線」貫通運營,形成一條全長258公里、橫跨5座城市的「公交化」城際大動脈。

廣東城際線網示意圖

【廣佛南環】

廣佛南環西接佛肇、西環城際,東接佛莞、東環城際,在順德北站與廣佛江珠城際共站換乘,是珠江西岸城際鐵路網東西連接、南北通達的「十字」格局關鍵線路。線路全長35公里,全線橋隧比為92.76%,設計時速200公里,設順德北站、陳村站和番禺站三個地下站以及張槎站和北滘西站兩個高架站。

番禺站內景

番禺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城際鐵路地下站,總建築面積約11.6萬平方米,與廣佛東環、佛莞線連通,與廣州地鐵2、7、22號線、武廣高鐵換乘。車站採用明挖法施工,基坑長約1194.5米,標準段寬約63.76米,深約22.17至24.68米,土石方開挖量達到約175萬立方米,是標準的特大型超長超寬明挖基坑,建設條件極其複雜,安全風險極高。鐵一院與高校、企業聯合科研攻關,採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軟體建立三維數值計算模型,結合現場實際邊界條件和工程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多維度多工況耦合分析,成功攻克超大異形基坑結構支護技術難點。

番禺站站前工程

在臨近武廣高鐵既有線範圍內,中鐵十九局在全線首次採用二氧化碳氣態爆破方式進行石方開挖,最終在噪音、飛石、震動、揚塵、工期保障等方面得到各方高度認可及全線推廣,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技術創新的工程理念,提高了施工效率,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廣佛南環東平水道特大橋

中鐵十二局承建的東平水道特大橋主跨施工突破了當時國內城際鐵路無砟軌道最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橋的技術攻關難題。該橋全長4869米,主跨176米,先後跨越2條內河運輸航道、2處工業區、4處城中村,並與10條城市幹道、高架快速路等複雜交通系統相交,是集支架現澆、多跨度懸臂澆築、移動模架制梁、大尺寸深水基坑,以及系杆拱、高架車站等於一體的大型跨航道橋樑工程。

屏山牽引變電所是珠三角城際最大的電氣化「心臟」,電氣化局供電技術團隊不斷優化細部工藝設計,改善電纜夾層支架布局,採用高低壓電纜分層敷設有效避免相互干擾;同時應用信息化技術,對電纜實施可視化管理,為後期運維提供可靠保障。

廣佛南環北滘西站

中鐵城建承擔廣佛南環5個車站的裝飾裝修、機電安裝工程,北滘綜合檢修基地及相關配套生產生活設施施工,通過BIM技術模擬施工,將機電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等各專業融入到一個信息模型中,使施工過程透明化、信息化、智能化,大大減少了材料浪費及人工損耗,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成品質量,中鐵城建按照「一站一景」的理念,將沿線屬地產業、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到站房施工建設中,讓每個站房都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閃亮名片。

【佛莞城際】

佛莞城際正線總長36.722公里,途經廣州及東莞兩市,全段橋隧比例為94.44%。全線共設廣州長隆站、東環站、官橋北站、廣州蓮花山站和麻涌站5座車站。

佛莞城際西端重點輻射廣佛肇都市區,東端重點輻射莞城、惠州地區,線路途經廣州市番禺區、東莞市麻涌鎮,既有城市建成區高樓林立、市政公路、水網分布密集,工程外部環境複雜,獅子洋隧道工程難度大。

佛莞城際獅子洋隧道剖面圖

獅子洋隧道為時速200公里的鐵路水下盾構隧道,全長6476.4米,是佛莞線的控制性工程。隧道穿越水下斷層,埋深大、水壓高,獨頭掘進距離長,鐵四院設計團隊通過創新設計盾構管片環向接縫結構,為隧道貫通打牢基礎。

佛莞城際將城市歷史文化融入站房設計之中,將嶺南文化、粵劇發源、龍舟龍獅文化等融合創新,「一站一景」的站房設計盡顯人文情懷。蓮花山站是地面一層線側下式車站,站台規模4台6線,車站總建築面積4985平方米,是琶洲支線與佛莞城際雙線交匯的樞紐站,設計結合蓮花山風景區的自然特色,蓮峰觀海及蓮花紋樣,採用了脈絡的形式,體現美學的同時,更有「禪」的意境,使整個車站充滿了自然與和諧的氣息。

佛莞城際項目盾構區間

中鐵二十局首次在全國土壓平衡盾構施工中,採用連續皮帶出渣的方式運送渣土,效率較傳統出渣方式提高了一倍。先後創造了珠三角復合地層單機日掘進15環24米的全國盾構施工新紀錄,及4675米的全國單頭大直徑盾構掘進最長紀錄。「複雜多變地質條件下盾構機設計選型及長距離出渣方法研究」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出版《珠三角復合地層盾構施工技術》。

兩條城際鐵路的開通運營,充分發揮了廣州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將佛山、東莞中心區納入廣州半小時通勤圈,肇慶、惠州中心區納入廣州一小時通勤圈,有效加強廣州、佛山、肇慶、東莞、惠州等5個城市的區域交通聯繫,加速形成大灣區軌道交通新格局,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鐵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99443ccea5c3da436f67339dddc8e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