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零壹
入冬以來的新劇中,最特別的是11月17日起優酷獨播的《似火流年》。熒幕上多是言情、古裝、都市題材競美,但《似火流年》卻端上了一桌「硬菜」——電影品質、兇猛、江湖氣、荷爾蒙這樣的詞經常出現在裡面。網友們的討論。
《似火流年》故事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社會經濟轉型時期。主角是平凡城市裡一群五個性格各異的年輕人。他們以熱血的青春面對時代的巨變,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和未來。他們有的仰慕正義英雄,自稱「老大」,有的魯莽自稱「無痛」,有的害羞狡猾,有的從迷茫到堅定看清了人生……
作為古裝劇,《似火流年》在視角上是非常少見的。我們已經看過很多關於20世紀80年代的青春校園和經濟發展機會的中國戲劇的精彩呈現,但《似火流年》是一種倒退。從不同的角度看幾個年輕人的激情、奮鬥、失敗、成長和蛻變。更特別的是,這部劇以其強大的劇情、富有衝擊力的動作打鬥、高水準的視聽語言,真正提升了中國戲劇的品質,也探索了一條新的戲劇審美路徑。
文牧野團隊打造視聽品質「標杆」
《似火流年》很多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質感不一樣」。
事實上,該劇的整個製作團隊包括許多來自頂尖院線電影團隊的人。著名導演文牧野擔任《似火流年》製片人和藝術總監。這是他第一次監製電視劇,此前曾在《韓小寒》、《修夢迪》等電影中擔任編劇,擔任副導演兼編劇,負責導演和編劇工作。此外,本劇的剪輯、美術設計等幕後技術崗位大部分也來自文牧野的電影團隊。
片方給《似火流年》帶來的最直接的質感升級就體現在服務道路上。由於故事年代感突出,《似火流年》在人物化妝、場景搭建上做了很多細節的呈現。閱文娛樂君認為,年齡感的來源並非簡單的感傷「老套」,其總體觀念基本是。可以概括為「該舊的時候舊,該新的時候新」——
比如城市弄堂里的建築、牆壁上的衛生標語、舊廁所的水泥窗花等都明顯過時,與公眾記憶甚至歷史形象基本相符。劇中的年輕人穿著風格、服飾,迪廳的環境明顯前衛、明亮、歡快。自行車也閃閃發亮,這些略顯違反直覺的小細節也是真實質感的來源之一。據悉,這些細節是團隊在審核和核實各種信息後,在真實的基礎上高度提煉出來的。從城市生活的老街小巷,到人物的服飾道具,每一個元素都力求再現當時的潮流風格。和活潑的美學。
顯著提升觀眾體驗的,是動作場面的鏡頭語言和設計感。《似火流年》打鬥場面之激烈,是之前國產劇中很少見的。充滿了殘酷和痛苦,視覺衝擊力比《犯罪都市》《新世界》等韓美犯罪題材影視作品好不了多少。劇中,何爾晴這樣一個極其邪惡的暴徒,由實力派演員演繹。名言「如果我信守諾言,我為什麼要做黑幫?」以及從頭到尾殺人並最後在火中砍掉他的手臂的可怕行為。兇猛程度簡直就是。太可怕了。
製作團隊對動作場面的打磨也堪稱「電影級別」。例如,在第二集中的巷子「追車」場景中,多個鏡頭和機位提供了大量的視覺信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幾輛自行車和一小塊麵包被剪輯成令人興奮的大片似曾相識感。快點;同樣是在第二集中,一開始王雷獨自迎戰的戰鬥場面是一個甚至長鏡頭,但第二次戰鬥時,王雷已經是遍體鱗傷。鏡頭中的光線較暗,下著大雨,音樂也很低沉。視聽語言共同實現了情感的極致渲染。
這部劇在鏡頭動作和構圖方面更是特別。以最近更新的劇集為例。大boss聚集在寫著「正義」二字的背景牆前的陰森場景,鍾宇南和他的兄弟們背靠牆的間隙,黑白色調呈現出一種加劇的悲慘感,絕望悲劇發生後的大雨造成的氣氛。鏡頭語言與聲音、情節、情感氛圍融為一體,共同提升了作品的品質。
「內在質感」由充滿活力的群像和時間表情組成
很多網友用「電影品質」來形容《似火流年》帶來的觀感升級。這個術語很直觀,但是沒有具體的方式來描述它。杜雨君認為,影視作品的「高品質」不僅僅是視效、場景細節、鏡頭剪輯等製作環節個人的努力,一部劇真正具備「品質」的作品應該是一部讓觀眾感覺自己是一個整體。升級的體驗感是視聽語言和高層次情感表達的綜合結果。
《似火流年》這個故事是關於忠誠和青春的。也許最困難的不是時間感的營造,也不是動作場面的升級,而是敘事中的「大視角」——創作者應該站在哪個視角來解讀這些年輕人?他有什麼樣的性格?
至於《似火流年》,徐偉標等人之所以能夠與拆遷團伙戰鬥,是為了俠義。他們本質上是有責任感和善良的人。徐偉標已經不止一次能夠為同伴冒險。他只是對英雄有強烈的忠誠感。他崇拜英雄,嚮往英雄,卻忽略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在何爾晴、錢謙這樣的人眼裡,哪有什麼規則和道德?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青春的迷茫、激情、成長以及與時代的碰撞都是永恆常青的主題。這些影視作品中年輕人的狂野、粗獷、兇猛直接,本質上都是一張塗有不同顏色的白紙。這是年輕人對社會和道德認識簡單化的結果。勇氣是一種既感人又幼稚甚至愚蠢的品質,但人們在長大後往往會懷念它。
因此,創作這樣一幅青少年群像,其實是著眼於兩個方面——一是表現青少年的旺盛生命力、心靈的質樸之美以及這種美的脆弱;二是展現青少年的生命力、心靈的質樸之美以及這種美的脆弱;另一個是展示這種單純是如何被外界破壞的,又是如何被破壞的。我們該如何選擇未來要走的路?就電影而言,楊德昌《牯嶺街》、賈樟柯《江湖兒女》、牛承澤《艋舺》、江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實際上都在某種程度上做出了隱喻性的表達。
就像《江湖兒女》中的巧妙鏡頭一樣,《似火流年》第11集的巨大變化是人生的一個象徵性轉折點。徐偉標等五人的生活不再只有激情和忠誠,而走向了完整的人生。不同的道路——死亡、監獄、逃進礦井,林志華決定成為一名警察。
如上所述,質感實際上是視聽語言和高級情感表達的綜合結果。在情感表達上,《似火流年》其實比杜雨君想像中做得更好——有少年的純真和純粹。活力與理想主義,對命運無常的真實反映,對人物近乎慈悲的情感關懷,超越時間的思想厚度,以及對人生選擇堅定的價值取向。
這首先要歸功於演員們的表演,不僅有韓東君、張宥浩等年輕一代的才華橫溢,劉佩琪、杜志國等老一輩的演技,還有賈宏曉等年輕群像的演繹,甘雲辰和張耀宇在節目中,飾演王雷的賈宏曉和飾演張鵬的甘雲辰無影無蹤。他們以極其真摯感人的方式反映了各種人物的特點和變化,這一點在劇中的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同時,主創團隊對鏡頭、音樂和剪輯的運用也強化了情感的表達。轉彎前後畫面基調和音樂風格都有明顯變化。
更重要的是創作者對價值視角的把控。 「是什麼讓我們從同一個起點卻到達了不同的目的地?」林志華在劇一開始就問道。從價值導向的角度來看,《似火流年》用影片開頭的紀實採訪片段「站在當下,回望過去」。具有澄清正義善惡的功能,也賦予整部劇更多的情感關懷——回望人生的重大選擇,看到正義與公平的區別。
結論近年來,中國精品劇頻頻出現,創作製作呈現繁榮之勢。這是生產水平和創意理念創新升級的動態結果。擁抱創作,注重從細節到主題的打磨,拒絕套路,讓觀眾擺脫審美疲勞,注重情感共鳴,與觀眾共情,走出圈子。這三個維度的不斷創新和提升,或許是中國精品劇的共同特徵。 。
《長月燼明》重燃古裝玄幻風潮,「卡通劇標杆」《異人之下》掀起了追劇熱潮,現實題材的精品劇《追光的日子》《做自己的光》《當我飛奔向你》《一路朝陽》等優質呈現不同和創新的戲劇理念…… 2023年以來,優酷多次證明了其持續製作題材多樣、創新的高品質劇集的能力。作為優酷年底推出的重磅獨播劇,優質新類型《似火流年》進一步彰顯了優酷精品劇戰略所產生的強大生命力。中國戲劇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