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開花二十一」,一首童謠竟是我國首顆原子彈的密語

2024-10-16     海報新聞

「小皮球,架腳踢(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

這首從小唱到大的童謠,唱的其實是我國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的故事。

1958年,青海湖北岸迎來大批定居者。他們隱姓埋名,投入到研製原子彈的事業中。與戈壁黃沙為伴,以地窩子帳篷為家,沒有先進儀器就用算盤和計算尺處理大量數據,所有人的目標都是——「再也不被別人輕視!」1964年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

童謠密語,你知道嗎?

電視劇中,為了傳播消息就編童謠的情節其實是真實的,其中包含了許多「密語」。

「小皮球」指的是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因其外形似球形故稱其為「小皮球」。

「架腳踢」指的是羅布泊試驗場上的一座102米高的鐵塔,當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並非採用空投的方式引爆,而是放置在這座鐵塔上進行塔爆試驗。

「馬蘭開花」是指在馬蘭基地「開花」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1955年,我國決定開始建立和發展原子能事業,經過漫長的選址勘察,最終將核試驗基地選定在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羅布泊荒漠。這裡幾乎寸草不生,卻生長著一種名叫「馬蘭」的花,美麗且生命力頑強,因此核試驗基地又被稱為「馬蘭基地」。

這裡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第21試驗訓練基地,童謠中的「二十一」指的便是這裡。搞原子彈不僅要有試驗基地,還要有研製、試驗、生產基地,1958年,黨中央決定在青海金銀灘建立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國營二二一廠金銀灘也從中國地圖上神秘消失了36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來到此地,以三頂帳篷起家,挖土方、蓋廠房、修鐵路,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都誕生於此,故這裡被譽為「中國原子城」。

60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原子彈爆炸前夕,為了保密,這次行動被編了暗語——首次核試驗的原子彈是球形,根據諧音,就叫她「邱小姐」。

「我們也把它稱為『爭氣彈』」!

6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據工作人員回憶,當時,大家一同歡呼,「我們也把它稱為『爭氣彈』」!

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公開叫囂:「如果中國志願軍越過『三八線』,美國可能考慮對中國使用原子彈。」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甚至提交了一個「瘋狂」的方案:用15到30顆原子彈,在中朝邊境炸出一個原子輻射區域。面對帝國主義的核威脅,中共中央作出發展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偉大戰略決策。

1959年6月,在我國集中力量研製原子彈的緊要關頭,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所有在華的蘇聯專家。自己動手,克服困難!8年時間,一大批優秀科技專家開展了原子研究的技術攻關。

1964年10月16日,黃褐色的蘑菇雲在我國西北戈壁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使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中華民族的腰杆挺得更直了。中國從此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東方巨響」的背後,還有他們的身影

「東方巨響」震驚世界,是我國國防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這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他們確立了原子彈理論設計的框架和構想、主持和決策我國核試驗技術的全局工作、負責原子彈的力學保障工作……他們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出生。在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榮譽的23人中,有15人是由他動員回國的。他曾說:「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天,與他的生日是同一天。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他為「核」扎身戈壁,隱姓埋名28年,一生無怨無悔,直到他生命的最後1個月,人們才從報紙上將原子彈與「鄧稼先」這個名字掛上鉤……鄧稼先臨終前,曾坐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問:「30年後,人們會記得我們嗎?」

周光召,1961年回國後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參加領導了爆炸物理、輻射流力學、高溫高壓物理、計算力學等研究工作。錢三強極力推薦周光召到第九研究所,後又兩次親自前往北大協調,終於促成周光召的調入,並委以重任,擔任理論部第一副主任,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朱光亞,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最後被解密的一位。他與核「打交道」長達近半個世紀,一生只專注於核武器研究這一件事,是中國首枚原子彈研製的技術總負責人,也是中國核武器研究領域公認的「眾帥之帥」。

女飛行員兩度沖向蘑菇雲進行空中採樣、七勇士冒死堅守兩彈結合試驗陣地、夫妻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表達思念……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還有無數這樣的無名英雄,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在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基地奉獻了青春年華。

由於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高度保密,所以有很多人甚至在當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做原子彈研製的相關工作,但是他們依然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默默奉獻著……

1964年10月16日,為了這一天,無數英雄與戈壁黃沙為伴,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蹟——中國成為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國防科技高峰產生的,不僅是衝破天際的烈焰雲團,更是國人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拳頭,振奮了民族精神,有力地保衛了國家安全,為中國的大國地位打下最堅硬的基石!

(海報新聞編輯 楊童童 綜合央視新聞、央視軍事、@CCTV國家記憶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860cdcd63e9fd02e270a5b33947bb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