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戀愛之時看重男女雙方的相處,而結婚不同,既然成為一家人,凡事需要溝通交流,婆媳之間更是如此。
媳婦和媽媽吵架你幫誰?小男孩的回答人間清醒
昨晚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電視,其中有婆媳爭吵的畫面,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這時老公突然問一旁6歲的兒子:「大兒子,如果你以後娶媳婦了,媳婦和媽媽發生矛盾,你會幫著誰呢」?
雖然這樣的問題看似很無聊,但是我也比較好奇兒子的答案,不過兒子卻直接把「雷」扔了回來,直接說道:「我會管我媳婦,不過你也得管你媳婦」。果然兒子回答後我們兩個人都愣住了,不得不說,兒子的回答真讓人服氣。
面對婆媳「戰爭」,丈夫應該採取有效「對策」
一面是辛苦撫養自己的母親,一面是相伴一生的妻子,無論是誰,都不能予以指責。當婆媳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站在中間的男人最為難,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有好的「對策」才行。
1)同時兼顧,不可「站隊」
作為兒子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而作為丈夫又不能完全聽從母親安排。當婆媳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丈夫要有明確的態度,不能評論誰對誰錯,應該要第一時間擺正自己的態度,以合理的方式去解決。
不偏不倚最重要,面對母親、妻子要做到一視同仁,同時兼顧兩者的感受。兩方爭吵難免會情緒激動,待彼此冷靜之後再行處理。首先自己要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來解決,不能傷害任何一方的感情。
2)家人參與,容易調和關係
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解決矛盾的時候,要懂得去申請「外援」,邀請家人幫忙,尤其是自己父親。父親負責母親的情緒,自己調解妻子的心情,這樣分開「行動」,效果會更好。處理家庭矛盾,有時「孤軍奮戰」很難實現。
同時有著兒子、丈夫的雙重身份,在處理婆媳間矛盾的時候,難免會「進退兩難」,此時讓父親參與進來,勢必會增添不少助力。心情是關鍵所在,有了家人的關懷,內心會覺得舒服很多,矛盾比較容易化解。
婆媳相處有「學問」,彼此要懂得互相體諒包容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婆媳都矛盾不斷,有的婆媳關係如同母女一般。其實這其中少不了要學習一些相處之道,身為兒媳婦更是要多加包容。
- 儘可能不住在一起,減少矛盾產生
生活的年代不同,婆媳之間的觀念也會有差異。如果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多少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致使矛盾產生。因此,儘量不要與婆婆住在一起,這樣有利於彼此相處,自己也會有獨立的生活空間。
婆婆如果性格強勢,那麼難免會對兒子、兒媳的生活方式加以干涉,要是住在一起,更是隨時會引發衝突。婆婆看不慣兒媳的生活習慣,容易堅持自己的看法,可能想要試圖去改變,對於年輕人的隱私沒有顧及。
如果兒媳選擇一直忍耐,不利於家庭和睦,倒不如與婆婆保持距離。年輕人單獨居住可以有效避開矛盾,給予自己一些生活的空間。
- 要有經濟能力,不必顧及他人
作為新時代女性,不僅要時刻注意形象,更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向家人伸手要錢始終不如自己努力獲取,這樣減少婆婆對自己的指責。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不依靠任何人,經濟獨立不必在乎別人的看法。
婆媳矛盾的起因諸多,不管怎樣,自己要活出應有的樣子。每日在生活瑣事中打轉,不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一方面保證經濟來源,另一方面心態也會更好。
護芽媽媽想說:
彼此生活得比較舒服,才是最為適合的關係。婆媳之間相處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互相體諒和包容,才會使得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80f5e66700a1aac5f18a7615522fd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