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豹:2023,期待大聚集

2023-02-06     單向街書店

原標題:淡豹:2023,期待大聚集

是的,#好傢夥推薦 集合了

一個人願意坦露出來的

全部私人好惡、個人偏見和閱讀觀影痕跡

人世就是這樣的,

無味而多艱,

是沒有意思的海。

——《美滿》

2020 年夏天,疫情封鎖城市,人們生活被迫停擺,那些不確定的、恐懼的、迷茫的、失望的,好似在大家心中形成一道又一道幽深的溝壑。

那時作家淡豹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美滿》,講述了九個破碎的家庭,回答一些無法再逃避的問題。美滿,即一種共同理想,一個具有隱喻性質的空間。那裡不是空虛的,而是結實的,鋒利的,思辨的。

今天,我們都在內心尋找某種岌岌可危的平衡感,追求人生圓滿的答案。在淡豹的年度私人榜單里,我們能夠聽到一種心靈的震顫,那是追問和思考時發出的律動。如何獲得一種美滿,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需要自己去探索。

2022 年剛發現瑪的小說,是我愚鈍,以前讀得太窄了。艾瑪的小說和創作談都非常好,而且漢語裡現在似乎這種作品不是很多,關心倫理學、國家的道義、秩序中根本性的問題。這裡的秩序既包括政治秩序,也包括生命與自然界力量的秩序。平時我受閱讀範圍所限,看到的大多數小說涉及的政治屬於辦公室爭鬥和家庭關係的變體,即便小說的主角可能是皇帝。

艾瑪寫的小說,其中的政治不是在承認世俗生活之理的前提下去抓好人與壞人、區分對得起與對不起。而是另外一種倫理故事,思考正當性,考慮是什麼使秩序本身是不正義的、無法成為正義的。同時,她沒有迅速把對這個問題的思考落到人該怎樣生活上去(那種落實過程其實經常成為一種逃避的政治),而是仔細地描摹人在這種狀態下生活的難度。寫社會時,她對制度比文化感興趣。寫人心時,她對罪感、尊嚴感、人在孤獨和隔膜感中的求索更有興趣。

她也十分講究語言。小說的語言和故事——即使是那些脫胎於中國法制史的情節很「實」的故事——具有如夢似幻的質地,像卡夫卡和尤瑟納爾結合的孩子,形式輕盈,撞擊長久。

加拿大女作家梅維斯·迦蘭年輕的時候去歐洲想靠寫作生活,挨餓,談了點沒希望的戀愛,已婚男人聽見街上的嬰兒哭,篤定地說,這是孩子累了的那種哭。她知道沒希望了,這不是愛,而是種處境。她的朋友說,再這麼下去,她就沒法成為作家了,她會把時間都花在想法設法偷到他的時間和他見面上,變成個自以為聰明的女間諜。與屈辱對抗又花時間又花力量,你就不會有任何自己創造的東西了。

這是二戰後。紙尿褲還沒發明,一路上她看到法國媽媽托舉著嬰兒往下水道中便溺,西班牙的孩子隨處解決,馬車輪子濕漉漉的,坐在媽媽膝頭的孩子尿在座椅上,自車身蜿蜒下一道小溪匯入馬路上的滾滾洪流。這都是梅維斯·迦蘭記錄在日記中的,她一直寫日記,積攢了五十多年,其中較早的部分由友人編輯為《梅維斯·迦藍日記:1952-1968》出版(The Journals of Mavis Gallant: 1952-1968)。這本書我沒有機會讀,買不到,在雜誌上看到選段,印象深刻,尤其是她寫困窘與挨餓的部分——

她住在馬德里的出租公寓,修改手裡的長篇小說草稿,有幾個朋友。太餓了,典當了打字機和祖母留下的戒指(那還怎麼改草稿?我不知道,更完整的日記里或許有)。公寓是共用廚房的,她加熱乾菜罐頭湯時,聞到別人鍋裏海鮮湯的味道。

印象更深的是她記錄的那些身體感受和細節。比如當然知道自己吃得不夠,但也習慣了挨餓捱著,直到身體上長出預感,每次渾身汗津津時就知道又要餓得暈倒。

比如還剩幾件好襯衫,只不過沒有肥皂洗衣服——或者洗澡——穿不出去。賣完大衣,還有一件好衣服,綠花呢外套,當年買到手後特意放在床上,等待前夫走進家後的點評。

比如人處在困窘中,一雙長筒襪洗了太多遍,磨平了,看起來亮晶晶的,但好像自己還是從前的自己,只是「尚未成功」罷了,缺錢屬於說明自己在遭罪的偶然事件。直到別人聊起對自己的印象,才意識到自己在別人看來是「已經失敗」。

比如「沒有吃飯時,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累著」。

梅維斯·迦蘭還出現在了 2021 年的電影《法蘭西特派》里,據說影片里那段關於五月風暴的故事是翻版自她當年的報道的。

她的小說和艾麗絲·門羅看起來模樣很不同(門羅、阿特伍德、迦蘭被稱為加拿大女作家三傑,年代相近,迦蘭可能因為寫流亡生活多、自己又住在歐洲的緣故,在北美讀者不多)。不過,有兩點像:對加拿大嚴酷氣候和閉塞性質的那種脫不開的痴迷,厭惡與惦念一體,就像對繩索;以及把短篇小說往長篇寫的愛好。許多北美當代作家是一瞬寫一生,門羅和迦蘭都以短篇直接寫一生。迦蘭的短篇基本是中篇,跨度大,故事豐富,人物也多彩。《巴黎故事》與《多彩的流放》這兩本譯成中文的主要的小說集不太好買,豆瓣上有篇譯文我覺得非常好,氛圍都體現出來了,叫《消逝在街尾的運冰馬車》。

天不負苦心人,小說終於出來了,為范雨素高興。

寫得又好又好看。短篇小說集這種形式容易讓不夠優秀的作者的作品因收集並列而顯出缺憾,比如技術的不充分、主題的重複、經驗素材的一寫再寫,即使那些小說單篇看起來還比較吸引人。張怡微這本,其中的單篇有些過去幾年中在《小說界》等期刊讀到過,如今收集起來讀,每篇的主題和方法都不一樣,作者對於人物有共同的關切點,但人物個個不同、生活情境十分廣闊,真是厲害。

韓東近幾年的短篇小說結集。在文學期刊上斷斷續續看了幾篇,合集由「果皮書店」獨立出版,脫銷有一段了,從海鮮市場覓得一本。

超級厲害,我看了才確切地明白寫作在於選擇寫什麼;很多事情要繞過去,不值得交待,有意識地構造那些你覺得需要說的事情才是寫作,寫作就是不交待。韓東自己在訪談里舉例,他在《動物》一篇中(原發表於《人民文學》2020 年第 9 期)寫一對夫妻去某個島國參加一次學術會議的奇遇,讀者從頭到尾不知道那會議是關於什麼的,不重要。

兩年韓東的 125 首詩。許多是關於喪亡和衰老的。

《時空 》

四十歲到六十歲

這中間有二十年不知去向。

無法回想我五十歲的時候

在幹什麼,是何模樣

甚至沒有呼啦一下掠過去的聲音。

一覺醒來已經抵達

華燈初上,而主客俱老。那一年

我的一個朋友在外地車站給我打電話

他被拋下那列開往北方的火車。

我問他在哪裡,地名或者標誌

他說不知道。看著四下陌生的荒野

男人和女人,或許還有一頭鄉下騾子

他又說,只知道在中間……

電話里傳出一陣緊似一陣的朔風哨音

和朋友絕望的哭泣。我說

回家吧,你們已經結束。

甚至這件事也發生在我四十歲

他三十多歲那年。

作家喬治·桑德斯在美國雪城大學教寫作,開了一門基於深讀俄國短篇小說練習創意寫作的課程。這本書直譯為《雨中在池塘游泳:來自四位俄國作家的大師課,關於寫作、閱讀、生活》,是他多年開這門課的講義、訓練題、感受的彙集。書中他以契訶夫、屠格涅夫、果戈里、托爾斯泰的七個短篇小說為例,講怎樣更好地讀、更好地寫,同時也以一種挺美國式的心靈訓導最後落到如何better yourself」——人如何能通過閱讀和寫作改進自己,尤其是通過閱讀文學經典提升對他人的共情與對矛盾性的理解。為這個目的,他很強調那些小說中的誠實(不是指具體人物的誠實程度,而是指經過深思熟慮的寫作如何能超越優秀作家的設計,達到更高的對現實、人性、作家內心的誠實),也強調這些小說中對更有尊嚴、更合理的生活的不舍追求。

桑德斯這本布道式的書有時也讓我厭倦(很有幽默感,也很現代且謙卑的布道,葛培理的那種),不過仍然很受打動。尤其是他通過細緻的作品分析展示了人如何能通過寫作與人物達到現實中不能存在的那種理解與親密。倘若說寫作者有什麼特權,這就是。

跟上學時讀感覺不一樣了。現在震驚於它的樂觀。

其他七七八八的一些感悟,尤其是圍繞新年的。

虎年歲末去看了《冀西南林路行》巡演。現在能聽懂萬青了,不比以前聽個意思。為什麼覺得能聽懂了?因為我老啦。我有點生活了,經常就覺得累了。家庭這種生活形式真是痛苦,一百匹馬凌遲著我的注意力。但我也覺得自己有用了。以前從沒覺得自己有什麼用處過。

翻出來 1998 年的電影《沒事偷著樂》,馮鞏主演,改編自劉恆小說《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說,把背景挪到了天津胡同。邊看邊覺得當年的社會情感和今天太不一樣了,心驚,為什麼用這個情節來表現「好丈夫」呢?裡面的好女人賢慧到不可能。不斷替她質問,想為她出氣,「幹嘛要聽他的?」 看那些充滿時代感的美術設計就覺得可真對,看人物的反應就覺得可真是不對。但這些感受不是覺得自己先進,或者社會「文明化」了,而是覺得蒼涼——一晃過了這麼多年,時代真變了。想起《小團圓》末尾九莉的那段,接在「痛苦之浴」後面,

「現在大陸上他們也沒戲可演了。她在海外在電視上看見大陸上出來的雜技團,能在自行車上倒豎蜻蜓,兩隻腳並著頂球,花樣百出,不像海獅只會用嘴頂球,不禁傷感,想道:「到底我們中國人聰明,比海獅強。」」

就是這種傷感。我姥姥去世前兩年不愛看她看慣了的老演員的經典電視劇,只愛看少年少女的青春偶像劇。她說,那些老人兒都死了。

另外,這一年讀到的獨立雜誌和獨立書店的活動很讓人興奮。最近有一期播客「不合時宜」講了成都的浮於野書店,還有謝丁在重慶開的匿名書店(2022年底剛開,書以外也辦許多活動)。看到線報,播客「隨機波動」會在新一年出版一本雜誌,形式、視覺上也很新,也很期待。

此外,2022 年我還接觸到一本獨立雜誌《1413》。神奇,它小小的,又堅持了許多年,是 2015 年兩個女孩山山+五一精還在大學裡做同學時共同創辦的,那時主題是校園文化。後來兩個女生畢業,分別在深圳和紐約上學工作,兩個人一直把雜誌辦到了此時此刻,銷量不大,可是從博客到公號到周邊產品做得風風火火,視覺上特別突出,也很好玩。2022 年這本的主題是「養生」,我原本想好了要寫一篇,那幾個月遇上隔離,養不出生,自己也就遺憾沒能成為它的作者。仍舊覺得又厲害又神奇,把它迎接 2023 年的兔子海報貼到了門上~

也很期待今年的abC藝術書展。如果說 2023 年我期待什麼,那就是大聚集!

編輯:黑白

監製:李二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7bebe4c65edb554f843195c7a2bfe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