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出境遊客都去了,泰國旅遊開始收割了?

2023-02-21     品橙旅遊

原標題:一半出境遊客都去了,泰國旅遊開始收割了?

【品橙旅遊】從2月出境游恢復以來,泰國旅遊可謂一騎絕塵。最新消息是,從6月1月起,泰國將對外國遊客開始徵收入境費。

徵收入境稅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2月14日,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部長皮帕公開表示,內閣會議批准了此前泰國旅遊政策委員會提交的關於對外國遊客徵收入境費的提議。

據了解,入境費提議最早出現於2019年,後因疫情原因推遲。泰國總理府副發言人戴素麗表示,入境費草案發布是根據2008年《國家旅遊政策條例》做出的,並在2019年《國家旅遊政策(第2號)條例》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

此外,《國家旅遊政策條例》還規定設立促進泰國旅遊業發展基金,擬用作旅遊業發展的營運資金。為旅遊業建立競爭力,發展社區旅遊資源的管理、營銷或保護能力,保持旅遊景區品質,推廣本地旅遊新產品,為外國遊客提供意外保險等。目前,旅遊部正在設立該基金。

據了解,泰國入境徵收標準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航空方式入境的外國遊客徵收300泰銖(約合人民幣60元)/人;另一種是對通過陸路和水路方式入境的外國遊客徵收150泰銖(約合人民幣30元)/人。

攝圖網

泰國政府預計,今年能收取39億元泰銖的入境費。其中一部分用於資助當地旅遊景點的開發,以及用於遊客在境內逗留期間提供的健康和意外保險。

事實上,泰國並不是第一個向外國遊客收取旅遊入境費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有40多個國家以不同的方式在收取該項費用,但泰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意外保險的方式,作為對遊客支付旅遊入境費補償的國家。

受入境費政策出台影響,泰國機場公司股價下跌1.7%,曼谷主要旅遊和休閒公司相關指數下跌1.6%。同時也招致了當地旅遊業的廣泛批評。曼谷當地旅行社的擔心是,入境費會澆滅遊客的赴泰熱情。

作為泰國旅遊的最大的客源國之一,國內多個旅行社從業人員一致認為,泰國入境稅金額並不多,對於國內遊客前往泰國旅行的決策影響不會太大。

中國遊客真的回歸了?

1月9日,269名中國旅客平穩落地曼谷素萬那普機場,這是出入境防疫政策調整後首批前往泰國的旅客。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泰國交通部長奇喬布,以及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部長皮帕一同到機場接機,歡迎中國旅客赴泰旅遊。

在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的20個試點國家中,泰國便是其中之一。

旅遊業是泰國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來自外國遊客的收入占比泰國國內生產總值約12%,在近4000萬人次的外國遊客中,中國遊客達到1100萬人次,成為泰國旅遊最大客源國。

攝圖網

春節期間,多個平台數據顯示,泰國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最火的出境目的地之一。湖北廣之旅負責人金錢表示,泰國率先恢復的幾大原因是:首先是航班先決條件;其次是泰國政府的熱情友好態度,讓中國遊客感覺到被重視;第三,不僅入境手續方便,同時消費又非常具有性價比。「疫情前很多年泰國都是出境游熱門的目的地國家,未來也只有日本能與之抗衡,但接下來還是要看日本政策的變化了。」

但金錢也表示,事實上,看似熱鬧的市場,距離真正恢復還相差很遠。受航班和回國核酸政策的影響,目前市場上泰國跟團游產品並不多,由於名額少,所以看起來報名非常迅速。事實上和疫情前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不過這只是短期現象,不具長期代表性。

的確,據泰媒報道,2023年中國春節期間共有2.94萬名中國遊客赴泰旅遊,占2019年春節期間中國遊客赴泰旅遊人數的7%。同時預計創收約10.13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05億元),占2019年中國春節期間來自中國遊客收入的10%。

泰國旅遊協會(ATTA)主席西薩迪瓦表示,對於中國市場來說,泰國是熱門旅遊目的地之一,中國遊客數量需按季度來看,且取決於航班恢複數量。他表示,預計今年第三季將會有更多中國遊客赴泰旅行。

旅遊企業如何抓住機會?

2月17日,旅行博主菜尾蝗在微博發文:「泰國旅行,躺平在奧南海灘的Krabi Resort。」

截至目前,菜尾蝗已在泰國旅行了二十餘天,一路從泰國北部清邁走到泰國南部甲米。「三年多沒有出國了,放開後第一站選擇了熟悉的清邁,無論氣候、飲食、人文、古城……都是最為熟悉的,剛好機票合適,就說走就走了。」

攝圖網

菜尾蝗認為,泰國的旅行,可謂豐儉由人。如果按照當地人或者歐美遊客度假方式,會是一場放鬆的旅程;但如果按照小紅書的打卡方式,大家都卷,就為了滿足朋友圈點贊,反而會影響體驗。無論是旅遊環境,還是度假體驗,他都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根據泰國國家旅遊局的預計,2023年泰國將接待國際遊客3000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將達到700萬到800萬人次。同時中國遊客數量的增加,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酒店業、運輸業、娛樂及休閒業,這些都是最需要勞動力的行業。

蘊藏巨大市場的背後,旅遊企業該如何抓住機會,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博士表示,經過三年疫情,出境旅遊市場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主要表現為客源市場老齡化、旅遊需求品質化、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線上和線下旅遊深度融合,旅行社應該積極應對市場的轉型升級,推出更多的高品質旅遊產品和線路,在旅遊行程中融入更多康養和文化元素,並充分發揮智慧旅遊平台作用,促進出境旅遊的高質量發展。

疫情前旅遊消費呈現碎片化趨勢,疫後則更加明顯。隨著年輕新消費主題成為主力軍,正自下而上地加速著旅遊供應鏈的疊代,「碎片化」成為最突出的旅遊市場特徵。

「近些年,國內遊客旅遊成熟度已經非常高,完全可以應對在東南亞國家進行自由行,所以碎片化的服務和產品需求增長迅速。我們一直都有布局東南亞海島,以及東京、新加坡等國家的『機+酒』自由行產品。但不得不承認,碎片化的旅遊產品和服務對旅行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錢說。

2023年被視為旅遊全面復甦的一年,中國成為了世界旅遊中最期待的客源市場。如今中國遊客強勢回歸,泰國旅遊能否再現繁榮,傳統旅行社是否又能在變化中重新找回領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7408532537cd722590a5b2024ccbc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