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今最著名的漫畫家和「精神病人」,可能是同一個人

2022-05-19     日本通

原標題:日本如今最著名的漫畫家和「精神病人」,可能是同一個人

本文經授權轉自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王梓越 編輯:趙普通,日本通經授權轉載。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藤本樹在中間

日本如今最著名的漫畫家和「精神病人」,可能是同一個人:藤本樹。

最近,藤本樹的新作《再見繪梨》再次於網際網路上引起了轟動。日本本土的反響自不必說,在微博上被大量讀者轉發,在知乎上,也有不少答主寫下長評,分析其畫面和敘事特點。

在漫畫界,「藤本樹」幾乎已經成為了個人IP。即使是對日本黑白漫畫並不了解的讀者,也幾乎都聽說過《電鋸人》和《炎拳》,或者看過藤本樹「現在,我要起飛了!」的迷惑行為,聽說過他突然吞下死去的寵物青鱂魚後瘋狂腹瀉並深刻懺悔的故事。

與藤本樹的長篇《炎拳》和《電鋸人》不同,《再見繪梨》和上一部短篇《驀然回首》被評價為他的風格轉型之作:不再有四處飛濺的腸子和厚厚的番茄醬,劇情也不再是光怪陸離的噩夢,而是顯現出人性的善美與溫情,以及藤本樹對於世界的省思。

《驀然回首》中,藤本樹以半自傳的形式回顧了自己的創作歷程,並為「京阿尼縱火案」的受害者獻去輓歌;《再見繪梨》講述了熱愛電影的少年少女共同創作,以影像記錄生命,與死亡和解的故事。

在兩部漫畫的評論區,不少讀者表示自己淚流滿面,「控訴」藤本樹「不當精神病改行發刀了」。

出生於世界首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的藤本樹,正在成為大師的路上。

藤本樹的「精神病史」

「四年內要是不能比這些人畫得更好,就把他們都殺了。」

產生這個想法時,藤本樹正埋首於顏料與畫布之間。正在東北藝術工科大學(日本)就讀油畫專業的他,無比羨慕同學們嫻熟的畫技,苦惱於自己不夠紮實的基本功。苦悶之餘,藤本樹向漫畫編輯部寄出自己的短篇作品,但均被退稿;以各類筆名發表在社交平台和漫畫網站上的作品也反響平平。

一向口無遮掩的藤本樹,除了「殺人宣言」外還許下了「兩年內不出道就去死」的毒誓。幸運的是,2013年,21歲的藤本樹通過《戀愛令人盲目》獲得皇冠漫畫新人獎,得以正式出道,「免於一死」;他的畫技也在苦練下順利提升,同學們得以免去血光之災。

儘管故事的開頭並不那麼順利,但藤本樹無疑是被上天眷顧的創作者之一。「講故事」方面的天分在他幼年時便已顯現,早在初中時,藤本樹便在自己大腦里「創辦」了一本漫畫雜誌,並一人分飾主編和作者,刊登優秀的漫畫並腰斬掉無趣的作品。沉浸於虛構故事中的藤本樹,將「有生之年,讓這些作品問世」為夢想,甚至常常在課堂上被感動到流淚。

「17歲投稿處女作的心情是想要稿費。」靠著《佐佐木君接到了子彈》的賞金買了電腦,又靠《戀愛使人盲目》的稿費買了液晶屏數位板,藤本樹終於正式走上了漫畫創作之路。

藤本樹是幸運的,在他的創作歷程中,幾乎未曾困於自我風格的探尋,而是在繪畫的早期便擁有了極為鮮明的創作特徵。自正式出道作《死格》開始,藤本樹便專注於刻畫末世背景下的生死愛恨,而他作品的主角也往往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怪人,「強大而富有魅力的女性」加「被排擠和吃癟的男性」也成為了他作品中的定式組合。

彼時日本的大熱的「國民級動畫」是《麵包超人》,一部講述外形詼諧可愛的麵包超人與敵人細菌人作戰,不斷散播「愛與勇氣」的傳統子供向動畫。

作為日本最長壽的兒童動畫之一,麵包超人的紅臉蛋和英雄披風出現在日本幾乎所有家庭的電視螢幕上,成為正義與歡樂的象徵符號。

已經創作多部短篇,正在構思自己的第一部長篇連載漫畫的藤本樹,卻從這部合家歡子供向動畫中得到了不同的靈感。動畫中麵包超人撕下自己的臉(麵包制)喂給飢餓的小孩子的樣子,在藤本樹腦中建構出了新的英雄形象:帶有自我毀滅傾向、滿身瘡痍的犧牲者。

這樣的反常規英雄形象貫穿了藤本樹兩部長篇《炎拳》和《電鋸人》的始終。《炎拳》男主角阿格尼的名字取自agnoy,意為「極大的痛苦」,日文名「アグニ」的首字母則來自麵包超人「アンパンマン」。

阿格尼因為擁有「再生」的能力而終日割下自己的肉喂飽饑荒中的村民,又因為村莊犯下「食人」的罪惡被處以火刑。永生不死的他無法被火焰燒盡,只能目睹自己的妹妹死去,然後承受著灼燒的痛苦終日行走在雪原上。

《電鋸人》中的電次也是一樣。被割去腎臟、挖走眼球的男主角電次,因為電鋸惡魔的自願獻身而變成了擁有強大力量的「電鋸人」;被捧為「救世主」的他,被迫在極大痛苦中親手殺死了自己宛如親人的前輩。

這也是讀者們將藤本樹稱作「精神病人」的原因之一。在藤本樹的作品中,劇情肆意流淌而不受控制,上一話的大熱人氣角色隨時可能在下一話死掉;荒誕詭譎的場景塑造和不時出現的扭曲肢體與內臟,也給本就黑暗的劇情更加上了一重視覺衝擊力。

有讀者將藤本樹評價為「漫畫中的Cult片導演」這一小眾電影類別的特徵是混亂、血腥與無序,其極富攻擊性的表達形式常常會把觀影變成一場與暴力影像的對抗。Cult電影往往不追求於「讓觀眾看得盡興愉快」,而是將導演強烈的個人意志包裹於厚厚的番茄醬和人造血漿之下。

昆汀《殺出個黎明》

藤本樹曾經不止一次公開表達自己對昆汀·塔倫蒂諾的喜愛。這位導演擅長非線性的故事敘述方式和血腥場面。而昆汀電影給藤本樹帶來的影響和啟發,也給他的作品帶來了美國本土B級片般的黑色暴力美學。

在《電鋸人》中,主角被迫殺死自己的前輩後立馬與一群大型犬一起滾來滾去,汪汪大叫著尋求愛撫;電鋸惡魔掛著彩帶般花花綠綠的腸子登場,所做的卻是去家庭餐廳吃漢堡,和女孩去電動城約會。在藤本樹狂放而不加多餘修飾的筆觸下,Cult片風格誇張、情節荒誕無序、風格雜糅的特徵被不斷放大。

而被大眾視為「轉型之作」的《驀然回首》與《再見繪梨》,也不過是藤本樹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更溫和的表達形式。當《驀然回首》中的主角在雨中旋轉起舞,讀者不難聯想到《雨中曲》的經典場面;《再見繪梨》里的兩次爆炸,更是Cult片典型的荒誕暴力美學。

「人死了的瞬間會來到電影院,手裡拿著爆米花和可樂……會永遠地播放好多有趣的電影,永遠,永遠地。」藤本樹對於電影的崇拜不僅體現在他對cult片的模仿與致敬,更直白地體現在他的劇本中。

與藤本樹所鍾情於構建的餓殍滿地的末世或是冰冷絕望的地獄不同,在他的作品中,「電影院」代表著舒適、溫暖與最後的安樂,是劇情急轉直下時的「安全屋」,幾乎帶有「聖地」的光輝。

《炎拳》中男主角在「電影導演」的指引下來到電影院與死去的妹妹重逢,不再承受灼燒之苦,而是安靜地吃一桶爆米花,欣賞一部好片;《電鋸人》里殺伐果決冰冷無情的支配惡魔,也在看到一部好电影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流下了淚水;《驀然回首》中的主角在自己的漫畫獲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電影院看電影;《再見繪梨》里的男女主角,也相識相愛於電影熒幕之前。

被藤本樹視為靈感源泉與棲身之所的電影,被稱為他作品的「第二主角」也不為過。

不守規矩的鲶魚

以名氣、獎項等世俗標準而言,藤本樹無疑是成功的。

自2020年憑藉長篇連載漫畫《電鋸人》登頂寶島社「這本漫畫真厲害!」男性篇之後,2021年12月,藤本樹憑藉短篇漫畫《驀然回首》再度獲得男性篇1位,成為首位衛冕此獎項的男性漫畫家。日本本土之外,《電鋸人》也獲得了美國哈維獎的「最佳漫畫獎」。已經交付MAPPA製作的《電鋸人》動畫版,也被業界預定為衝擊各項大獎的有力選手。

《驀然回首》發行後,在日本漫畫界迅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黑礁》作者廣江禮威稱之為「鎮魂史詩版的傑作」,《外天樓》作者石黑正數說「這部漫畫的厲害程度,是會讓人心碎的類型……真是太好了,幸虧我比藤本樹先出道」。

讚美之外,藤本樹同樣也面臨著眾多非議和質疑。在社交媒體上搜索藤本樹的名字,總是伴隨著大量「看不懂」「看了覺得頭疼頭暈」「完全無法理解」等評價。對於不了解藤本樹的讀者來說,他的精神病段子往往比他的漫畫更有名,也增加了新人入坑的門檻

不是人人都喜歡藤本樹,但幾乎沒有人不承認藤本樹擁有成熟且極具個人特徵的表達風格。日本黑白漫畫一直有「凝固的電影」之稱,而藤本樹將這一視覺表現手法發揮到了極致。這一特點在《炎拳》初現、在《電鋸人》中發展、在《驀然回首》時成熟、在《再見繪梨》里達到頂峰。

《再見繪梨》所講述的,是男主角為女主角繪梨拍攝電影的故事。而整部漫畫本身,便是將這部電影用漫畫的形式加以表達,營造「戲中戲中戲」的效果。在這部漫畫中,藤本樹使用了大量連續分鏡,僅僅是「微笑」這一個表情,也要用五六個僅有細微之差的分格來表達,營造出電影逐幀放映的效果。

在作畫過程中,藤本樹也有意使用了大量模糊不清的分格和雪花噪點,來再現手持DV攝像搖晃和對焦不穩定的特點。這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讀者不再靠閱讀漫畫去想像一部電影,而是把漫畫變成完整電影的幾張截圖供觀眾翻閱。

藤本樹曾經在採訪中直言:「看我的漫畫的人,我想估計都是看膩其他一般性漫畫的讀者吧!」

如今的日本黑白漫畫界,異世界穿越題材、王道熱血題材和搞笑戀愛等輕體量題材三分天下,內容嚴重同質化;如今流行的編劇+畫師的工作模式,也使得許多漫畫家失去了獨立創作的能力,要麼畫力不足只能用文字對白補足劇情,給人以閱讀「圖像小說」之感,要麼只顧炫技而忽略了對劇情的深入闡釋,讓華麗豐富的畫面搶了人物塑造的風頭。

藤本樹鮮活生猛的Cult片式敘事,不走常規天馬行空的劇情,還有他將漫畫變為電影膠片的表現手法,都給這潭「死水」注入了新的活力。還不到三十歲的他在日本黑白漫畫界是絕對的年輕人,卻已經有了巨大的影響力。

正如藤本樹喜愛的作者電影一樣,他濃烈的個人風格帶來了標識度,甚至成為了某種創作範式。「藤本樹式」意味著不過分修飾、保留原本筆觸的線條,能給人帶來愕然之感的新穎劇情和電影般的畫面張力。

57屆Jump新世界漫畫獎的獲獎作者阿久津、新生漫畫作者珊瑚蟲,都曾被評價為「藤本樹式作者」。在各大動漫交流論壇上,也有眾多未出道作者表示自己希望模仿藤本樹的風格。

「再增加一點奇幻色彩!」《再見繪梨》中,藤本樹藉由繪梨之口,反覆發出自己對創作者們的期待。與其將藤本樹比作日本漫畫界冉冉升起的新神,或許一尾鮮活生猛的鯰魚才是更適合他的評價。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完-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台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7369e76bcd0712458280695b6abb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