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牛津中國論壇「跨界無界」嘉賓大揭秘!項飆、桑德爾、薛瀾大咖雲集

2022-03-16     世界說

原標題:2022牛津中國論壇「跨界無界」嘉賓大揭秘!項飆、桑德爾、薛瀾大咖雲集

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OXFORD CHINA FORUM

這裡是2022年初春的牛津。世界似乎正在 變得封閉

疫情、推送算法與信息繭房、全球政治中的民族主義浪潮、老齡化、俄烏衝突、元宇宙、性別對立……一陣陣時代的波瀾,似乎正在將人群按照地界、年齡、性別、行業等無數種標籤區別開,構築起界限,阻斷掉聯結,滋生出猜疑,固化住孤獨。

與此同時, 牛津中國論壇迎來了它的第九個年頭。組委會的同學們聚集在聖休學院負一層的中國中心圖書館裡,討論新一屆的主題。

「有多少人製造封閉、構建隔閡,就有多少人渴望聯結、跨越邊界。」

他們身後編號5553的書架上,出版於20世紀30年代的《且介亭雜文末編》中魯迅先生寫到:「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與之不遠處的社會科學書架上,後來名滿天下的人類學家項飆在其碩士論文《跨越邊界的社區》中,描述了一批流動的在京浙江人彼此聯結下所形成的跨越地界、跨越主流系統的自組織社會。社科書架旁書桌的電腦上,訪談節目《十三邀》的第五季正在播放。作家許知遠的聲音浮現於片頭:「當我看到世界變得越來越封閉的時候……創造親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們想跨越年齡的邊界,讓老年人與年輕人彼此感知;我們想跨越城鄉的邊界,讓城市與鄉村攜手並進;我們想跨越地理的邊界,讓海外華人與國內同胞互相理解;我們想跨越學科的邊界,讓思想在文理工商間自如涌動;我們想跨越虛實的邊界,讓技術與人倫凝結一心。」

這裡是2022年初春的牛津。一場名為 2022牛津中國論壇「跨界無界」的超級大派對就此開幕。

2022牛津中國論壇「跨界無界」由 主旨嘉賓發言六個分論壇個特別研討會 構成。六個分論壇包括:跨學科、海外華人華僑、老齡化、鄉村與城市、能源與國際關係、科幻與科技;兩個特別研討會包括:跨界藝術、虛擬偶像。以下將逐一介紹。

開幕演講來自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 薛瀾教授。基於牛津中國論壇2022「跨界無界」的主題,薛教授將通過一場演講, 與觀眾分享他對於學科分界與跨學科的思考。

「你為什麼不努力?」——精英的傲慢:Michael Sandel & 項飆對談優績主義的公正性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我如果夠努力、夠想要、夠去為這個目標好好辛苦,那我任何事都能夠做到」谷愛凌如是說。這位獲得奧運冠軍又被史丹福錄取的天才少女,成為了中國優績主義(Meritocracy)社會的新榜樣。

長久以來,中美社會都崇尚才能與努力等「優績」。 優績社會激烈競爭中的贏家真的主要是靠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嗎?如果我們的「優績」依賴於由運氣決定的因素,諸如家庭背景、智商、性別、健康等,建立在這基礎上的成功是否還在道德上有「應得「的正當性?優績主義的盛行是否造成了更大的階層固化與不平等?如果優績主義沒有辦法帶我們走向更公正的社會,我們的出路又在哪裡?在蒼白的結果平等之外,是否有一種廣泛平等能讓沒有顯赫地位的普通人也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怎樣的體制才能讓優績之外的多元目標被接受而非被嘲諷為「躺平」?

本次活動中,油管兩千萬播放量的超經典哈佛公開課《公平與正義》主講、哈佛大學政治哲學家麥可·桑德爾教授將圍繞其新書《精英的傲慢:好的社會該如何定義成功?》,與德國馬普所社會人類學所所長項飆教授展開對談,探討優績主義 (Meritocracy) 的公正性以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旗下擁有萬能青年旅店、新褲子、痛仰等知名樂隊、中國最大規模的新音樂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 CEO沈黎暉先生將通過與牛津學生的對談, 分享其對於中國獨立音樂的思考,和摩登天空在視覺藝術、虛擬偶像等領域的跨界探索。

閉幕演講來自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俊峰先生。基於牛津中國論壇2022「跨界無界」的主題,李先生將通過一場演講, 與觀眾分享他對於當下能源格局與青年賦能的思考。

@跨學科

打破思維邊界:

跨學科的挑戰與未來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工業資本主義與研究精細化

#學科鄙視鏈

#計算社會科學與化學哲學

#跨專業研究團隊

#專業壁壘與學術螺絲釘

#「書院」的嘗試

.

.

當下,跨學科雖越來越受關注,其發展現狀遠非一帆風順。不同領域方法論不同, 學者們不僅知識技能不同,世界觀和思維方式更是不同。不同學科團隊合作時該如何有效對話?個體學者應該學習多個領域而非單一專業嗎?我們又如何平衡專精和跨界呢?

未來,學科領域的分界是否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學科的概念是否會模糊?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本分論壇中,我們將邀請跨學科研究和教育領軍人物, 從跨學科的挑戰與未來這兩點切入討論以上的問題,探索跨學科的困境與潛力,並討論作為個體的我們在跨學科的大勢下能做些什麼。

@能源與國際關係

能源危機和氣候變化:

推動新時代全球關係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妖鎳、限電與俄烏衝突

#油價、氣價與金屬價格

#新能源轉型

#碳達峰與碳中和

#氣候變化塑造下的國際格局

#環資行業中企出海

.

.

.

能源轉型被市場視為下一個風口,但它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挑戰:2021年8月,中國的電力市場在出現顯著缺口;9月,英國也面臨了燃料危機。 在世界邁向清潔能源的轉型進程中,能源價格劇烈波動,國際關係因能源和氣候政策又起波瀾。企業也紛紛面臨對於新戰略與新模式的適應,迎接碳達峰及之後碳中和的未來。政策和行業專家將一起討論新的挑戰與機遇。 在近日爆發的俄烏衝突中,作為能源大國的俄羅斯遭到西方嚴重經濟制裁,這導致全球原材料尤其是能源的價格飆升。

本分論壇邀請來科技、政策、經濟、商業等多領域專家, 聊聊近來屢見不鮮的能源危機與氣候變化是如何正在塑造起一種全新的世界格局。

@青年與老齡化

歲月交響曲:

老齡化浪潮下的青年與老年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身體年齡、社會年齡與心理年齡

#世界與中國的人口老齡化

#「35歲」年齡焦慮

#養老院的想像力

#老年學與人口學

#「銀齡講學計劃」

.

.

.

人們習慣以年齡來劃分人群,然而,一個人是否 「老了」,並不完全取決於這一個數字。 隨著社會結構、主流文化、醫療科技的發展,現代人的生命周期更長,「衰老」的潛在含義也隨之發生改變。變老,對於當今中國的年輕人,並不只是一個幾十年之後才需要面臨的課題,而是正在社會中快速且不可避免地推進的結構性轉變。

本分論壇 希望從 文化觀念、社會實踐、與人口健康角度解析老齡化這一人口趨勢,帶領大家跨代際地重新審視年齡,在思想上不被年齡所限制,在行動上為不同年齡群體帶來切實改變。

希望本次的討論能成為一盞微光,為這個變老的社會帶來多一些「夕陽無限好「的享受,少一些「只是近黃昏「的慨嘆。

@鄉村與城市

重新認識鄉村:

尋找鄉村與城市關係新可能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城市化與逆城市化

#城鄉結構性不平等

#鄉村改造鄉村振興

#個體覺醒與鄉土情結

#鄉村生態系統與建築文化

.

.

.

城市化進程放緩之際,逆城市化逐漸成為複雜的全球形勢之下的新潮流,鄉村改造也在近幾年趨勢逐漸明顯。但由於改造介入者對鄉村社會生態系統的不了解和城市優於鄉村的潛在認知,真正以鄉村本身為服務對象的鄉村更新項目很容易停留在概念上。

鄉村作為消費產品為城市人口提供旅遊消費、文化消費、農產品消費等,但鄉村常住人口的自身需求卻常常被忽略或歪曲。 在這種意義上,城鄉不平等依然存在。

本次分論壇,將著重討論城鄉不平等的根源是什麼,又應當如何解決;以及 21世紀的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鄉村改造。

@海外華人

自述遷移與歸屬:

探索海外華人華僑的歷史故事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唐人街中餐廳

#民族商業與族群社區

#多文化聚集中的文化自演繹

#民族生活史的切片

#文化資本與政治權利

#移民歷史與知識遺產

.

.

.

海外華人華僑群體是對一個極其多元的全球群體的總稱。不僅僅在中國崛起中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 身處多文化聚集的邊緣中的海外華人華僑群體,同樣以複雜的方式創造了豐富的文化。從唐人街到民族商業和族群社區,從移民歷史到知識遺產,海外華人華僑群體為中國文化與中國思想提供了自身從逾越時空的不同經歷中所誕生的獨特視角。 本分論壇不試圖回答覆雜的身份問題,而將故事和歷史敘述放在討論的中心位置。

這次,分論壇將不同的華人華僑歷史放在跨時間和空間的對話中。 學者、活動家和社群成員都以各種方式參與有關散居群體和文化身份的討論;其中,歷史學界所運用的方法將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及批判性的思維框架。

- 在歷史的茫茫大海中,中國邊界內外的社區是如何相互聯繫的?

- 移民路線造就了什麼樣的文化資本和政治權力?

- 關注歷史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更豐富的「中國人」和「海外華人」身份敘述嗎?

- 移民是如何在種族概念、語言、藝術創作和(後)殖民主義帶來的矛盾間形成文化知識和身份的?

@科幻與科技

科學、倫理與文學的對話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賽博朋克與賽博格

#雨果獎、星雲獎與中國科幻作家

#腦機接口與基因編輯

#道德與人性

#國產科幻大片

#未來事務研討會

.

.

.

《賽博朋克 2077》中許多幻想關聯著廣被熱議的科技界術語:腦機接口、人工智慧、基因編輯。賽博格(Cyborg)的概念在流行文化中隨處可見:人們不斷探索機械體在未來的可能性,並反思人類本身的定義。在部分科學家認為科幻小說對科學發展的作用微乎其微的同時,虛構創作亦開闢了關於道德與技術的討論,填充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科幻與科技之間的互相作用是一個值得探討但至今懸而未決的話題。

@虛擬偶像

從神話傳說到元宇宙:

虛擬偶像進化論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初音未來、嘉然、柳夜熙

#人工智慧永不塌房

#社會心理學、傳播學、哲學

#中國神話與希臘神話

#對元宇宙的惶恐或憧憬

#偶像的內核

.

.

.

翎Ling登上《VOGUE ME》開年刊,A-SOUL席捲B站,柳夜熙火爆抖音。乘著元宇宙的東風,虛擬偶像正在邁入更多大眾的視野,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預計到2023年,虛擬偶像帶動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334.7億元,是2020年的5倍。 從神話傳說到元宇宙,人類對於虛擬世界的憧憬與想像從未停止過。

本次研討會將多維度解讀虛擬偶像的概念,立足其「虛擬性」和「偶像性」,探討當代人對其的熱情來源及背後的社會心態,並展望虛擬偶像的未來發展之路。

@跨界藝術

如何"擁有"藝術?新媒體時代下

藝術的創造、複製與衍生

--------------------------------

輕觸展開

內容介紹 & 神秘嘉賓

#Kaws、太陽花與玲娜貝兒

#NFT、區塊鏈與壟斷

#資本爆款與藝術平等

#收藏家、觀眾、畫廊與媒體的微妙關係

#文化藝術消費品

#藝術的衍生媒介形態

.

.

.

文化藝術的世界裡總是不停孕育著風格迥異的藝術IP,如Kaws、大英博物館的安德森貓、村上隆的太陽花,還有2021年末登頂迪士尼頂流的粉色小狐狸玲娜貝兒等。 當商家將藝術創作力轉換為爆款商品、奢侈品,甚至是「理財產品」時,藝術與消費品的邊界逐漸模糊。

本次研討會從文化藝術IP的概念入手,探討媒介技術發展趨勢下文化藝術與消費品之間的複雜聯繫,對未來二者間的交融模式進行更深一步的展望。

1. 線上直播

掃碼入群,加入牛津中國論壇觀眾群, 即將公布主論壇直播觀看方式。群內更有深刻觀點分享與嘉賓互動機會驚喜掉落!

2. 北京線下開幕觀看會

2022年3月18日論壇開幕夜,北京時間19:00-21:30,將有二十位幸運觀眾來到滙豐尚玉中心,加入牛津中國論壇舉辦的 論壇開幕夜大派對,線下共同觀看並歡快討論。報名方式請見「OCF論壇」公眾號。

3. 上海跨界藝術交互展

戴上未來魔法世界分院帽,獲取專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2022牛津中國論壇電子門票, 看看你會被分到什麼神秘學院和專業!

贊助商

ACE投行求職

泊言館

特邀內容傳播

特別鳴謝

傳播合作夥伴

學聯合作夥伴

官宣 | 2022牛津中國論壇「跨界無界」主論壇介紹

大事記 | 2021牛津中國論壇年度回顧

嘉賓直播 | 從「國風熱」重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姜宇輝專訪|當遊戲成為世界本身

社會需要個樂隊」| 海朋森×丟萊卡×牛津中國論壇

合作聯絡

[email protected]

製作 / 曹雨萱 唐楚涵 藺意如 於悅

於佳銘 范西林 蔡子熙

官方網站:oxchina.net

新浪微博:OCF論壇

知乎專欄:牛津中國論壇

Bilibili:牛津中國論壇

YouTube:Oxford China Forum

抖音:OxfordChinaForum

小紅書:Oxford China Forum

「在看」我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6fdb285357157044e5c1313bfcfaa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