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勞動者之歌-​吳勇

2023-12-14     北京交通廣播

原標題:北京勞動者之歌-​吳勇

吳勇作為國家特級技師、北京市豐臺區首席員工,從事航天產品總裝工作三十餘年,帶隊完成上百發運載火箭的總裝、發射任務,編制42項總裝關鍵操作規範,經歷多次靶場搶險工作,總結的排故方法收錄於《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裝配絕技絕招案例彙編》,先後率隊完成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衛星等國家多項重點工程,屢次受邀參加行業內外技術交流會,是傑出的總體裝配技能人員。

一、勇擔重任,誓保發射成功

主動擔當,奮戰總裝一線。帶領團隊參加了全部44發北斗導航工程火箭的總裝工作,全部取得成功,圓滿完成4次嫦娥工程總裝和發射任務,多次承擔載人航天、空間站項目產品總裝和靶場負責人,作為長五、長七運載火箭研製階段的總裝技術專家,解決多項裝配關鍵問題,為首飛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無所畏懼,直面搶險任務。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參加靶場搶險任務,以超人的智謀與膽識,緊急排故,精準處置,確保任務成功。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驚魂2小時緊急排故、帶領團隊危急時刻六進六出,兩次重大搶險經歷,成就「靶場搶險活百科」的美名。出生入死「無」所畏懼,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形容的是總裝技能大師,吳勇。

二、技藝精湛,力爭精益求精

勇於探索,總結管理經驗。圍繞總裝裝配工藝技術傳承與管理,創新航天質量特色班組管理方法,「六維度」教學法、「500分鐘」高效工作法,開發7S精益現場管理法,編制典型精細化總裝作業流程,參與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脈動生產線布局設計,建成運載火箭儀器電纜裝配單元,全方位保證總裝工作高質、高效。

不斷嘗試,探索可靠方法。運用層次任務分析法(HTA),建立電連接器人因可靠性分析模型,挖掘影響插接失誤率的制約因素,提出並構建航天產品電連接器插接控制知識體系,提高航天產品電連接器插接操作可靠性。針對狹小空間、密封可控性差等易錯難操作法蘭管路系統連接工序,制定了密封脂點位塗抹、進給過程間隙測量、內窺設備檢查等手段提高密封接口連接質量可靠性,並加嚴質量控制採用氦質譜檢漏法檢查產品密封性,實現了操作過程和氣密結果的可視化管理。

強化技能,革新工作手段。推動航天質量管理由流程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轉型,將傳統的手動施加和驗證力矩扳手,設計改造成更為可靠的電動力矩校準及數據儲存力矩施加系統,全面提升航天產品高品質、高可靠、批量化總裝生產能力。

三、持續創新,深耕總裝技術

總裝事業部主要負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各型號產品的總裝、交付和發射任務,堅守在型號研製工作的最後一道關卡。吳勇作為總裝事業部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為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提高總裝效率,帶領工作室成員圍繞火箭、飛彈總裝工作,開展技術交流與創新工作,力求在滿足總裝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主動擔當,探究全新領域。帶領團隊針對某重點型號空天飛行器多系統集成式總裝模式開展空天飛行器緊時序串行總裝方案研究、器上儀器多層保護膜自動裁剪技術研究等,突破了新型號總裝流程網絡計劃分析技術、雷射切割機加工軟體的二次開發技術、熱控系統薄膜型電加熱器粘接技術等,完成了該型號總裝關鍵路線、關鍵鏈的識別,統籌規劃了各系統裝配路徑。

深入實踐,潛心理論研究。面對持續高密度的總裝發射任務,與團隊開展《長三甲系列芯級質量質心自動化測量》技術研究與應用,實現質量質心的在線自動測量,降低人為質量隱患,提升測量精度;開展《火箭大部段自適應對接》技術研究,實現火箭部段在線測量、姿態計算、優化控制的通用解決方案,使大部段對接效率提升5倍,對接精度精確到0.1mm;開展《低溫火箭多氣路自動化供配氣控制及數據自動採集》技術研究,通過配氣系統實現對檢測系統配氣過程及壓力、流量的自動調節和控制,實現實時數據採集,並建立資料庫,提升試驗的自動化、數字化程度;開展自動化設備研究,輔助人工操作,提高生產效率。總結各生產環節特點,充分利用可操作空間和產品特性優勢,開展自動化裝配輔助工具的自主研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直面問題,嘗試解決方法。總結總裝生產工作中的實際困難,以引入先進設備為切入點,開發視覺檢測系統,通過建立數據模型對儀器電纜檢查中外觀、插針、插孔等關鍵要素進行比對,判斷是否達到使用要求,消除目視化檢查中無法識別細微差別帶來的風險和隱患。

四、管理細化,實現行業分享

精細管理,管控總裝質量。以總裝流程細分為抓手,建立五層級全員質量改進體系,搭建總裝技術風險防控體系和多餘物管控體系,全方位保護產品質量。多次受邀參加行業內外技術交流會,被《央視相聚中國節勞動最光榮》節目邀請講述新時代航天人的故事,多種高效可靠的技能技藝方法被推廣至天津火箭公司等兄弟總裝單位。

通過持續開展班組精益化質量管理,在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連年激增的情況下,總裝周期、質量問題數成逐年遞減態勢,截止到2021年12月全年總裝、靶場質量問題為0。

五、言傳身教,注重技能傳承

工匠傳承,創新培訓方法。建立運載火箭總裝員工素質模型,即「大局」「規矩」「理論」「技能」「擔當」「業績」「團結」「體魄」八個維度的素質要求和培育目標,帶徒7人中2人已晉升為組長,5人為型號崗位負責人,其中3人已獲得技師職稱。

蓄力進發,開展技能培訓。開辦重點操作項目崗長、指揮培訓班,培訓課程涵蓋「大型產品吊裝、星箭、船箭、星罩、船罩對接方法」「飛船整流罩縱向解鎖機構對接裝配方法」「管路系統連接可視化操作檢測」「包帶式星箭鎖緊分離裝置裝配方法」「火箭大部段自適應對接方法」等23項絕技絕招,累計系統培訓專業技術人員達到32人,先後有22人成長為裝配班組長或靶場裝配指揮,是火箭總裝技能隊伍中的中流砥柱。

文化傳承,關注新生力量。始終以「傳承總裝文化、傳授總裝技藝」為使命,培養出大批火箭飛彈總裝新生力量。注重專業領軍人物、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工作,依託大師工作室,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術攻關、工藝革新、隊伍管理等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組織開展經驗分享會、對外交流學習、優質課程視頻錄製等工作,持續完善專業領軍人才培養機制,開拓除技術技能提升外的專業能力提升類培養路徑,拓寬其思維模式、創新能力與個人專業知識的結合意識,打破其職業發展天花板,培養專業素質高的領軍人才隊伍。培訓課程按職業素養、總裝技術、應知應會、知識拓展、裝配實踐5個方面進行劃分,課程中融入快速檢索練習、心智模型等強化教學手段,培訓人員達到2000餘人次,製作教學PPT課件123個;拍攝培訓教學視頻3個。

航天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而吳勇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航天人的優良品質,一代航天人,承載一代夢,一代航天夢,鑄就中華魂!傳承工匠精神,踐行航天使命!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645db1693957e350a045cfc73502f89.html










1.17億人次!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