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生逆襲成碩士,成長經歷曝光:我才知道他的好運氣來自哪裡

2022-06-07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中專生逆襲成碩士,成長經歷曝光:我才知道他的好運氣來自哪裡

作者 | 煙花三月

前陣子,一個陽光大男孩走紅網絡,連人民日報都不吝表揚他。

他名叫張煥騰,來自河南山村,中專學歷的起點,一路披荊斬棘,成功考取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被網友稱為「最勵志逆襲者」。

直到看到他的成長經歷,我才發現,成就一個起點不夠高的孩子,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離他最近之人的影響和他自身的努力,缺一不可。

奮力托舉的父母,是孩子逆風翻盤的底氣

張煥騰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文化水平有限。

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兒子中考失利,就讓兒子下學打工賺錢。

而是與親戚商量,決定讓兒子讀中專,希望兒子學得一技之長傍身,將來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中專三年,張煥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勤奮。

父母把兒子的努力和不甘都看在眼裡,便全力支持兒子參加普通高考的決定。

他們用不高的收入,承擔著兒子讀高中的借讀費,也承載著兒子的求學夢想。

從上中專起,到大學畢業,張煥騰每個寒暑假都在外打工。

他當過餐廳服務員,拉過電纜線,進過電子廠,幹著又髒又累、沒白沒夜的活。

父母疼在心上,但沒有阻止兒子體驗真正的生活。

正因為體會過生活的酸楚,張煥騰才更加品出學習的甜。

從中專到考取研究生,這一路他有過艱辛、有過挫敗、有過懷疑,但從未想過放棄。

因為每次回頭,他都能看到父母默默支持的身影。

不禁想起2020年高考,分別以687分、685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

哥倆的父母都是本分的農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農村,他們給不了兒子優越的物質生活,卻從未讓兒子的精神世界匱乏。

談及父母的影響,哥倆的話讓我回味至今。

「父親的陪伴,是我們這三年的動力,雖然父親不能在學習上給予任何指導,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

趙父沒有多少文化,講不出頭頭是道的言論,卻身體力行,每周翻山越嶺從農村到縣城,兌現與兒子們每周一見的約定。

聽聽兒子們的心聲,緩解哥倆的煩悶,看看還有什麼能幫到他倆的。

父子之間推心置腹的情感交流,為哥倆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注入一抹斑斕的底色。

作家劉娜曾說:

「有一種父母,沒有文化,已勝過很多讀書人。

因為,他們從自然中學習,在規律中勞作,在四時里努力,在因果中敬畏,在天地間行走,孩子會從他們的實踐中,見他人,見自己,見眾生。」

深以為然。

父母有沒有文化決定不了孩子的命運,是否奮力托舉卻可以決定。

每一個在前方奮勇征戰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糧草豐足的後方。

父母的奮力托舉就是穩固的大後方,可以讓孩子們毫無後顧之憂,去追逐心中所愛。

燈塔指引的老師,是孩子向上攀行的航標

張煥騰一路逆襲蛻變,除了有父母的支持,還有對他產生深遠意義的人,那就是為他指路的老師。

中專三年,張煥騰用倍加好學來彌補中考的失利,他常常手不釋卷,經常考年級第一名。

老師把他的努力看在眼裡,建議他參加普通高考。

他聽取老師的建議,憑著不間斷學習而積累的紮實基礎,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考上了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輔導員曾小飛老師被張煥騰紮實沉穩的學習態度所吸引,殷切叮囑他:

「進入醫高專,或許就是你改變自身命運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三年時間,把握住機會。」

小飛老師的話時常迴響在張煥騰的耳邊,讓他如饑似渴汲取知識,不敢懈怠。

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他決定先升本再考研,將目標鎖定在北京協和醫學院。

張煥騰何其有幸,在每一個人生岔路口,都有親愛的老師為他指點迷津,讓他平穩地征服一個又一個學業高地。

考研成功後,他第一時間向曾經教過他的老師報喜。

正如他自己所說:「我能夠堅定目標,是因為關愛我的老師們,不斷鼓勵和支持。」

老師們豐富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質樸無私的人格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張煥騰。

對於未來的規劃,張煥騰表示:

「我希望能申請到碩博連讀,讀博士、讀博士後。畢業後我要當一名大學老師。」

「那樣我就也有能力,去幫助和我一樣的人。」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最美好的傳承,莫過於此。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重要他人」,

指的是一個人在心理人格形成以及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對自己具有重要影響的人。

在孩子的求學路上,老師正是扮演「重要他人」的那個角色。

老師不僅可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還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小男孩伊桑性格孤僻,因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學習成績很差。

同學們嘲笑、孤立他,連父母都對他失去耐心,把他送去寄宿制學校。

幸運的是,伊桑在新學校遇見了改變他命運的美術老師尼庫巴。

尼庫巴老師耐心教他識字,幫他克服閱讀障礙,還發掘他的美術天賦。

在尼庫巴老師的引導幫助下,伊桑一改傾頹的狀態,用心創作,摘得全校美術比賽的冠軍。

這顆暗淡的星星終於被點亮,開始散發燦爛耀眼的光芒。

人生的一大幸事,就是在學生時代能遇到一位好老師。

一位專業過硬、嚴慈相濟的好老師,猶如燈塔,為孩子指引前路,讓孩子看見更大的遠方。

眼中有光、心中有夢的自己,是造就成功的強大內核

歌德曾說:「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業,張煥騰的起點都很低,但是他通過不斷學習,打開一級一級學府的大門,也叩開改變命運、實現階層躍遷的大門。

中考失利,他與高中擦肩而過,只得去中專就讀,他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

中專三年,他心裡始終相信一句話:「不論在哪裡,只要好好學習就能走出去。」

於是,他屏蔽外界鬆散玩樂的環境,埋頭苦學。

高專三年,他每晚十點鐘睡覺,早上六點鐘起床;

從不帶手機入課堂,遲到、曠課更是從未發生在他身上;

為了更好地聽講,他永遠坐在第一排;

沒有課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泡在圖書館裡,徜徉書海,如痴如醉......

很喜歡一句話:你的時間花在哪,你的成就就在哪。你的時間給到哪,你的收穫就在哪。

張煥騰的時間花在學習上,結果也從未讓他失望。

他因此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費全免等資助。

曾小飛老師曾不無感慨地評價他:

「你仔細觀察,和他聊天你就能發現,這個孩子的眼睛裡有光!」

一個眼中有光、心中有夢的人,才是造就成功最強大的內核。

張煥騰的新目標一旦確立,就毫不動搖地堅持到底,絲毫不受環境的干擾。

決定專升本後,他把每一門課進行細緻分類,有針對性地把專業知識學紮實,把每天的時間都填滿。

考入重慶醫科大學後,他又確立了考研的目標,他時常激勵自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今年4月份,他如願收到了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研究生錄取通知。

然而考研成功只是他人生新的開始,並不是他學業的終點,他又做出了讀博士、讀博士後的未來規劃。

是真真的未來可期。

想起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爸爸克里斯·加納對兒子說的話:

「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假如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一個眼中有光,心裡有夢的孩子。

有光就有希望,有夢就有目標。

在希望和目標的指引下,孩子才不會輕易迷失方向,也不會被誘惑絆住腳步。

張煥騰升級打怪的逆襲之路,終於讓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孩子,成就了一段不平凡的青春時光。

他的成功,並不是不可複製的。

奮力托舉的父母,給孩子逆風翻盤的底氣。父母可以沒有文化,但不可短視,奮力托孩子一把,助他走向更高更遠處;

燈塔指引的老師,是孩子暗夜航行的明燈。讓孩子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航行,不越軌不迷失;

眼中有光、心中有夢的自己,是上下求索路上最忠實的伴侶。自己才是命運最終的操盤手。

願我們的孩子擁有高起點的人生,如果沒有,願他們在父母的托舉、恩師的指路和自己的勤奮中,改變命運,迎來華麗的轉身。

—— End ——

作者:煙花三月,喜愛花草和文字,願帶孩子看遍山高水長、雲捲雲舒。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9f49565af4659cb4bf7faae64d20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