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國家的安全保障都離不開軍隊。和冷兵器時代不同,在熱兵器時代,軍隊的爭鬥力不再只靠兵強馬壯或人多勢眾,更多的優勢還是要依靠武器的加成。在建立足夠強硬的戰鬥武器體系後,就算兵少將寡,也沒人敢上門惹事。
就好比以色列,一個現役兵力只有17萬人的國家,但其軍事實力卻能在世界位列前茅。
當然,由於技術水平和工業體系的差異,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生產什麼樣的武器就可以生產的。有很多國家自己的軍工企業稀缺,生產水平低下,根本滿足不了自身的國防需要。
這種情況下,就有了國與國之間的武器交易,也就是軍火買賣。
那麼,世界上武器出口和進口排名前列的國家分別有哪些呢?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一份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報告。
我們先來看看武器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如上圖所示,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美國、俄羅斯和法國,這三個國家武器出口量占全球武器總出口量的份額分別為39%、19%和11%,加起來總共占據了全球武器出口的七成左右。接下來的第四到第十名分別為:中國、德國、義大利、英國、韓國、西班牙和以色列。
相比起前三甲占比全部在10%以上的遙遙領先地位,4-10的這七個國家占比全部在5%以下。
各位可以留意一下這張圖表中顯示的變化,黃色圓圈所包圍的部分為2012-2016年各國的武器出口份額;而藍色填充圓圈範圍為2017-2021年各國武器出口份額。
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法國、義大利、韓國和西班牙這五個國家武器出口份額處於增長態勢;而另外的五個國家則處於下降趨勢。
從變化幅度上來看,美國是增加最多的國家,最近的5年相比之前的5年武器出口的份額足足增加了7%,僅僅增加量就相當於德國和以色列加起來的出口量總和。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在近幾年內誕生了好多市值上千億美元的軍火商的原因。
舉幾個例子:雷神公司市值1446億美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市值1196億美元、波音公司市值1027億美元。
法國是增長幅度第二大的國家,最近一周期相比前一周期份額增加了4.6%,占比一下子從6.4%的並列第三變成了11%,不僅獨自坐穩了第三的位置,而且與第四名一下子就拉大了差距,變成了第四名的2.4倍。而且還是在澳大利亞巨額訂單被美國截胡了的情況下。
在份額增加的五個國家中,如果與自己前一周期相比,增幅最大的要數韓國。2012-16周期中,其武器出口僅僅占世界總額的1%,到了最近一個周期,飆升到了2.8%,增長了2.8倍,排到了西班牙和以色列這兩個武器強國的前面,這著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有增就有減。
份額減少最多的是俄羅斯,從2012-16周期的24%變成了現在的19%,減少了5%,減少量相當於西班牙出口量的2倍。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武器出口國的前十中,五常全部入圍,而且是包攬了前四和一個第七,合計占比超過3/4.
看完出口看進口,我們再看看武器進口份額排在前十的國家。
如上圖所示,黃色圓圈代表的是武器進口。
有兩個國家並列排名第一,都是11%,它們是印度和沙特。
有意思的是沙特的武器進口大部分來自與美國,而印度的武器進口大部分來自於俄羅斯。
排名第三到第十的國家分別是:埃及、澳大利亞、中國、卡達、韓國、巴基斯坦、阿聯和日本。
可能有些朋友看到武器出口國家排名的時候,對於韓國能夠入圍前十而且出現大幅增長的數據有些許懷疑。那麼第二張圖就剛好給大夥提了個醒,那就是武器出口排名前列的國家也有可能是武器進口排名前列的國家,只是出口和進口的武器類別不同而已。就好像韓國,雖然武器出口占全球總出口份額的2.8%,但是其武器進口更多,占全球總進口份額的4.1%。
另外大夥也發現了,武器出口排名第四的,在武器進口方面排名在第五,而且進口份額同樣高於出口份額。
從區域上看,在武器出口和進口排名前十的18個國家中,超過83%的國家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像非洲和拉美幾乎沒有。
這也是符合目前正常邏輯的,比較這兩個地方的國家,要出口武器吧,他們沒技術,要大幅進口武器吧,他們又沒有那麼多錢。事實告訴我們,這兩個沒有多少先進武器的區域,並不一定就是安穩的。相反,拉美和非洲正是世界上社會穩定性最差的區域。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6381abc8477e156170d0faee20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