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爭議新劇駕到,一集就全網吵翻!

2023-09-13     豆瓣電影

原標題:今年最大爭議新劇駕到,一集就全網吵翻!

本文作者:豆瓣@陸冠均丨

首發公號:有愛評論區丨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丨

漫畫《ONE PIECE》(《海賊王》、《航海王》)是我最喜歡的作品,曾經的我為它揮灑了太多淚水和精力,可惜近幾年自己疲累了許多,僅僅只是平時追看連載而已。

所以,我很感激網飛推出了OP真人版,它給了我一次無法迴避的機會,讓我再度回到了那個充滿熱血、奇妙和夢想的世界裡。

今天,就來好好聊聊它。

海賊王 真人版

One Piece

導演: 馬克·約布斯特 / 蒂姆·索瑟姆 / 艾瑪·沙利文 / 約瑟夫·久保田·瓦拉達卡

編劇: 馬特·歐文斯 / 史蒂文·前田 / Tom Hyndman / 尾田榮一郎

主演: 伊納基·戈多伊 / 新田真劍佑 / 埃米莉·拉德 / 雅各布·吉布森 / 塔茲·斯蓋拉

類型: 劇情 / 動作 / 奇幻 / 冒險

首播: 2023-08-31(美國)

集數: 8

*長文預警*

當然了,今天我是來認真談論這部真人劇集的觀感、質量與表現的:整體滿意,未超預期,屢有驚喜,終有遺憾,它做到了應該做到的水準,也未突破它難以突破的限制。

經我初步觀察發現,此前沒有看過海賊動漫的新觀眾,對該劇基本都是好評。

而那些對漫畫、動畫印象深刻的老觀眾,給出口碑的上下波動就比較大了,而且聲音千奇百怪。

看完該劇後我思索了許久,覺得除了「次元牆」和「老粉包袱重」外,還有一個更重要和深層的解釋:

真人版在「前置」使用了大量原作設定的基礎上,做了許多符合當下審美與現實的創新,這是它受到普遍認可的原因,但真人版的表現力終究不如天馬行空的動漫,這也是它被自身局限的遺憾。

下文我會以真人劇集為主,結合漫畫原作,用一位OP老粉的眼光去解讀上面那個觀點,已經很久沒有寫多圖長文了,希望你能耐心看完。

【下文會有原作劇透,新觀眾請酌情閱讀。】

前置性的豐滿

許多老粉在看劇時有一個心理誤區,會不自覺地用幾年乃至幾十年來形成的觀看經驗去審視真人劇,可實際上《ONE PIECE》從1997年連載至今也是分好多階段的,無論作品還是作者尾田榮一郎都在成長和變化。

這其中最顯著的一點,便是尾田的「野心」在不斷膨脹,OP的世界觀變得更加龐大複雜,作者性的表達也更為強烈。

尤其是劇情進入偉大航路之後,光怪陸離的角色和設定層出不窮,精彩紛呈的故事和情感接連不斷,令人目不暇接,並最終在多個優質經典篇章助力下徹底封神。

也是在這個不停恣意揮灑、愈發鬆弛的過程中,尾田開始描繪起屬於他的「天下大同」的世界幻想圖景。

海賊的風格無法單純用西式或日式(東方式)來簡單定義,多數時候都是雜糅了幾種調性的復合型風格。

以草帽團的主角們為例,前期成員的種族、國家等特徵並不突出(或者說不願強調),看上去也都是正常人類,而後期成員就越來越稀奇古怪了……在單行本56卷的SBS里,尾田還給出了每位船員的國籍出身。

原本模糊的信息,開始變得清晰了起來,而這也成為了真人劇得以實現的基礎(我覺得劇版的選角很神似,不愧是尾田親自參與的項目)。

此次網飛出品的OP劇集,改編自「夢開始的地方」 ——東海篇,這個初始篇章要拍起來,說難挺難的。

要知道,這部分內容都是上世紀末畫的,距今已過去20多年了,當時尾田不過是一個小心翼翼的新人漫畫家,還幻想著5年左右畫完OP……

相比起後面高潮不斷的大篇章,東海篇時期的《ONE PIECE》只是部頗有資質的少年熱血漫罷了,無論格局、場景、故事等都還未徹底「打開」。

因此,真人劇必須把原作里許多中後期出現的或需要的設定、細節、線索,進行前置性的使用,才能讓劇集更為豐富好看。

隨便舉一些例子。

紅髮香克斯救小路飛時嚇走近海之王的眼神,給出了明確的霸王色霸氣展示——雖然這改變不了他被咬掉一隻手的初期劇情殺事實。

還有卓洛(我還是習慣於把Zoro稱為卓洛而不是索隆)第一次出場,便是砍了巴洛克工作室派來招募自己的Mr.7。

這段情節在原作里是由卓洛的幾句話一筆帶過的,如今拍了出來,既有誠意,又埋了阿拉巴斯坦篇的伏筆。

另外出現了卡普喂食電話蟲的鏡頭,也很讓我欣喜。

電話蟲是OP世界裡最重要的通訊道具,劇集能夠把它「天生懶散,不排斥被人類捕捉、喂食、使用」的特性拍出來,是很高級的理解。

又比如在烏索普上船時,進一步突出了他與路飛之間半玩笑、半認真的船長之爭。

這個細節,包括後面他說出「成為海上戰士」的夢想,都闡明了烏索普「邊走邊看著上路」的特點,以及他未來鬧離隊危機時的隱患。

還有卡普是路飛爺爺這個設定,現如今是人盡皆知的秘密,劇集索性提前說了出來。

這樣既不用再裝模作樣地藏著掖著,還可以把後期一些有趣的設定先用上。

像是卡普親自帶隊追擊剛坐上梅利號的路飛,顯然就復刻了草帽團離開七水之都時的情節,卡普還用上了徒手扔炮彈的招式「拳骨隕石」。

而路飛用「橡膠氣球」反彈炮彈的鏡頭,也補上了之前打巴基海賊團時沒出現的細節。

在卓洛重傷昏迷時,娜美為他讀的是《大話王羅蘭度》的故事,這也是在為空島篇提前埋線索。

我很喜歡這段戲,除了有效信息的簡單挪用,更因為它把故事中羅蘭度「死前仍在說謊」的結局與娜美此時的困境巧妙結合了起來,起到了心有戚戚與不知所措氣氛的烘托作用,戲劇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

此外,劇集讓克利克迅速領盒飯之餘,還讓惡龍提前在巴拉蒂餐廳登場,因為巴拉蒂的前台接待員是一位魚人,也由此引出了惡龍更符合當代輿論環境的種族權利言論。

這是原作東海篇中尚未展開的主題,如今也先布局了一部分。

《ONE PIECE》漫畫面世至今已有26年,可謂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剛上路的真人劇集可以充分採擷來充實、豐滿自己,這很正常,也很必要。

有取捨的創新

既然是真人劇集,還是由財大氣粗的網飛出品,那這部OP自然得玩出點符合自己「人設」的新花樣來。

首先是場景、背景飽滿了許多,OP漫畫前期還是挺「簡陋」的,不像後面有更多助手一起幫忙,劇集算是小小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

比如第一場在羅格鎮處決羅傑的戲,伴隨著羅傑開啟大海賊時代的宣言,烏泱泱一群人也不管是不是海賊,都開始湧向港口、奔向大海,很有視覺衝擊力,發揮了真人版少有的長處。

由於篇幅上的限制,劇集對東海篇的劇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萬幸的是,不僅節奏加快了,故事也沒崩。

像是卓洛與蒙卡打賭被綁起來後,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天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隨後他就默許了路飛替自己鬆綁的行為。

與此同時,首集還加入了娜美偷航海圖的情節,到結尾時迅速形成了草帽團核心三人組的雛形,效率很高。

此外,五位主角的故事情節與他們的童年回憶也高度嵌合,例如路飛在被灌海水時回想起了香克斯救自己,卓洛爬深井時追憶自己與庫依娜的約定,節奏相當舒服。

同時,劇集還做出了很多更符合現實邏輯的改編。

像是巴基放催眠彈抓人,路飛在昏迷前趕緊吞掉了航海圖,以保證三人不會立刻被殺,這是很聰明的急智,要知道原作里的路飛,雖然有大智慧,但在日常細節方面基本就是個笨蛋……

還有,動漫原作(尤其中前期)里幾乎不見血,尾田出於許多考慮,儘量規避了血腥暴力元素,而劇集變得「真實」多了。

卓洛開場就腰斬了Mr.7,梅利被克洛襲擊後也死透了,不像動漫里能再次爬起來……無論你怎麼看待,至少這樣更符合真人劇的調性。

可能是考慮到故事推進太快顯得單薄,劇集也嘗試著加入了一些能改善和優化內容的原創劇情。

比如讓草帽團前期兩位年齡最大、戒心最強、酒量最好的卓洛和娜美,通過喝酒識人來增進關係,也算是很用心、很細膩的改編了。

真人劇還多了一個讓觀眾們重新「認識」角色的機會。應該說,除了部分不太重要的配角不咋樣外,劇集裡多數人物的選角都很棒,神似多過形似,幾個反派尤為出彩。

首先點名表揚小丑巴基,大約是得益於濃妝造型有較大發揮空間,巴基的性格特徵相當突出,色厲內荏和表演型人格很是傳神。

而我最喜歡的要數克洛,這是我認為目前整部劇里演得最好的一個角色,不僅神形兼備,甚至還演出了不少動漫里沒有的氣質。

原作中的克洛,是一個放棄理想只求避世的海賊,他在假扮「好好先生」管家時,始終也沒有丟棄殘忍和嗜血,等進入戰鬥劇情時,更多都是展示他的冷酷、兇惡的一面了。

由於真人版劇情的縮減,黑貓海賊團的搶奪計劃被限制在了可雅家的豪宅里,有限的封閉空間,反而增強了克洛身上陰狠、自負等特徵的體現。

尤其是克洛找到可雅前的那段自白,在那一絲惻隱之心上顯露出的嘲弄和決絕,絕對貢獻了超越原作的效果——如果說OP真人劇集有什麼優勢的話,那麼精彩的表演肯定是第一項。

這次劇集還有一點我認為改得很好的地方,那就是角色開始把話說明白了。

路飛在解救被巴基海賊團囚禁的村民時,特意強調了自己是「不一樣的海賊」。

要知道在原作中,路飛是從來不屑解釋自己是好是壞的,被人誤會了也不在乎,需要有心人自己去做出判斷。

劇集這種改動可以幫大家快速區分「燒殺擄掠型」海賊與「冒險家型」海賊,對於更多新觀眾來說是很友好的。

類似的打直球,還出現在了哲夫苦勸山治離開巴拉蒂去追尋夢想的段落里,需知原作里雙方對彼此的想法都心知肚明,可就是不願明說,哲夫還要假借路飛來向山治表明心意。

這可能真是文化差異了,東方人的情感表達往往是含蓄而內斂的,劇集改成直接而乾脆的表達後,不僅更容易理解,也有助於篇幅的縮減。

最後,我要讚賞《ONE PIECE》真人版里一條支線劇情的表現:海軍的追捕線。

這條支線的設計,不僅讓劇集故事變得更為連貫、緊湊,還完成了幾組既可以獨立成章也可以和主角相對應的人物關係,算是劇情改編方面的最大成績。

克比與救命恩人路飛道別後,決定遵從內心深處的夢想,成為了一名海軍新兵。

隨後,卡普中將來到了謝爾茲基地,他知道斧手蒙卡是個撒謊又敗壞的蛀蟲,只是一時缺少證據和由頭,便盯上了克比這個一看就不會裝腔作勢的新兵。

卡普很快得知了克比與路飛的淵源,以及謝爾茲基地的實情,他迅速處置了蒙卡,並帶著一群新兵去追路飛了。

在軍艦上,擁有打雜經驗的克比幫助紈絝少爺貝魯梅伯打了繩索,在「舉報你爹」之後,兩人有了進一步的恩怨交情。

克比的連番表現,得到了卡普的更多關照,他決定好好考察這個孩子,具體方法是下圍棋……

雖然他們下棋的手勢不太準確,但卡普很快就摸透了克比的性格:瞻前顧後,容易想太多,缺乏行動力。

所以卡普就讓克比下快棋來改善他的毛病,並在得知路飛蹤跡後,給了他一個去逮人的「機會」。

與此同時,卡普還順便打壓了一番貝魯梅伯,讓他去輔助克比。

這個沒什麼本事就先學會了油里油氣的落魄軍二代,既然還選擇留在海軍,就必須磨一磨他的性子。

之後,克比和貝魯梅伯見到了古怪的管家克洛,帶回了中毒的路飛,輕鬆完成任務的克比卻患得患失,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貝魯梅伯則要淡定得多,他指出自己這一行人並不重要,克比也只是被卡普拿來釣路飛用的工具。

結果路飛跑了,山貓兄弟讓卓洛抓了,克比對自己的一事無成很是自責,卡普卻表示「你已經完成了任務」,因為路飛他們出現了。

克比這才漸漸意識到,自己確實沒那麼重要。

路飛反彈炮彈擊中了軍艦桅杆,克比救了貝魯梅伯一命,兩人的關係大為改善,在克比偷聽到鷹眼米霍克、必須活捉路飛等字眼而煩惱時,貝魯梅伯也忍不住關心起他來,然後把一些基本常識告訴了克比。

比起單純無知的克比,貝魯梅伯更清楚現實世界的混沌與官僚系統的功利。

「玻璃心」的克比這就有點受不了了,他跑去找卡普求證,還流露出不想當海軍了的意思……面對新兵的脆弱,卡普教育了他要接受世上存在的不公平和渾濁,以及海軍負重前行的不易。

克比聽後再次堅定了要當海軍的決心,被卡普誇了一句「軍服開始合身了」。

不過,卡普平時的情緒也不穩定,特別是鷹眼沒帶迴路飛,氣得他發火砸了辦公室……事後卡普向克比道歉,在道出私心之餘,也講明了克比和路飛完全是兩類人。

這裡也暗示了卡普為何想收克比為徒:經歷了調教孫子當海軍失敗後,他想換個擁有赤誠之心的年輕人試試。

在去巴拉蒂追查路飛下落時,貝魯梅伯帶克比到吧檯喝酒,兩人借著酒勁,克比說出了卡普對路飛窮追不捨的隱情,貝魯梅伯也露出了「不想老被人拿有色眼鏡看待」的志氣。

至此,兩人之間的隔閡基本消融,獲得了殊途同歸的友情。

等路飛打敗惡龍後,卡普帶隊包圍了草帽團,克比和貝魯梅伯認為此舉不道義,先後出列拒絕執行抓捕任務——卡普對此並不氣惱,況且他現在只想好好揍路飛一頓,看看孫子做海賊的決心。

結果自然是路飛通過了爺爺的考驗,卡普隨後便放了他們一馬,這也與草帽團離開七水島時的劇情內涵十分相似。

克比向路飛道別之後,和貝魯梅伯一起去領罰,沒想到卻受到了卡普的賞識,卡普還鼓勵他們要堅持自己的正義準則,不要惟命是從。

到這裡,OP真人版的「海軍形象」就塑造得差不多了,卡普也完成了對克比和貝魯梅伯心性上的磨礪和考驗。

既然志向上沒什麼問題了,那麼接下去就該對你們兩隻菜鳥進行實力上的訓練了。

熟悉原作的朋友應該早發現了,這條支線改編自漫畫第二篇扉頁連載故事《克比和貝魯梅伯的奮鬥日記》,儘管具體情節上早已大相逕庭,但它更加深度融入了劇情,為劇集的可看性助益良多。

真人劇的局限

前面說的主要都是劇集優點,接下來就該聊聊缺陷了。

真人版對原作東海篇劇情的大規模改動和刪減,儘管讓8集故事精鍊了許多,可也會不小心損傷到一些核心的、不能亂動的劇情點。

這裡我要點名批評卓洛與路飛首次結伴的安排——劇集的改動固然順暢、高效,但卓洛拔刀相助只是出於不想欠人情,隨後跟著路飛上船,則完全是「要不然跟著你四處走走」的隨性。

須知原作里心高氣傲的卓洛從沒想過與海賊為伍,他是在「要麼做海賊,要麼當場死」的極端情況下答應路飛入伙的。

而且,即便如此,卓洛也是先和路飛定下了「世界第一劍豪」和「海賊王」的約定,否則他大有寧死不屈的想法。

劇集目前的處理,完全是把卓洛那份鋒銳的志氣憑白磨掉了一半,草帽團1號和2號之間本該超級穩固的關係也顯得不牢靠。

應該說,劇集把卓洛和路飛建立羈絆的過程,改得更為常規和保守了,卓洛是在和路飛瞎混的路上慢慢受到路飛信念的感染,進而更想與他結伴的。

這種思路,便造成了之後卓洛執意與鷹眼決鬥時,路飛會一度否決、甚至一時想不起來卓洛的夢想是什麼的尷尬場面。

作為一個海賊老粉,我認為如此顛覆性的創作是涉及到作品根基的失敗改編。

等到卓洛輸給鷹眼後,卓洛終於向路飛立誓「不會再輸」,兩人這才算首次達成了結為同伴的過命交情。

可這已經完全慢了一拍,原作里卓洛已是對路飛二次立誓,而且因為這次慘敗和路飛的全力支持,卓洛對船長變得更加死心塌地,兩人形成了草帽團最為牢固的同伴關係。

相比之下,劇集的處理,讓卓洛要強的性格、船長和大副的關係、故事精神的精鍊度都下降了一個檔次。

我知道,對於許多初次接觸OP的觀眾來說,這個說法有些吹毛求疵了,但這確實是我難以接受的敗筆。

與之類似的橋段,還有可雅與烏索普分別前的一吻,兩人本該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劇集這麼一搞,弄得青梅竹馬原有的曖昧空間都沒了。

可能這也是真人劇和少年漫對「感情餘地」的不同理解吧,對此我儘管不太滿意,但還是表示理解。

然後,來聊聊觀眾們普遍都同意的劇集最大槽點:打鬥戲太尬、動作場面不理想。

海賊戰鬥戲的最大特點,是惡魔果實與霸氣兩大體系的運用,東海篇時主要看點就是路飛的橡膠果實了,應該說,在戰鬥戲部分,橡膠果實還是有不少應用的。

問題是,劇集裡的路飛只有在戰鬥時才會使用果實能力,其餘時候他就是個普通青年……我們都明白,這是為了省點沒止境的特效經費,可相比起吃飯時、趕路時、上躥下跳時路飛都會秒變橡膠人的動漫來說,劇集的趣味性的確大大降低了。

反倒是巴基的分裂果實,有更多不一樣的展現機會,特點和笑點都有了兼顧。

但也僅此而已了……《ONE PIECE》的戰鬥風格本質上就偏向於幻想類,即便是偏現實的打鬥戲,也會加上許多誇張效果加以描繪,這是二次元與三次元作品之間根本性的差異。

真人劇(不得不)採用寫實打鬥風格的基礎上,無論再怎麼努力,都突破不了次元牆帶來的降維打擊。

除了上述的果實能力展現外,劇集裡唯一能稱得上超現實的部分,就只剩鷹眼揮出的斬船刀了,連卡普拿鐵拳揍人的效果,也只是孫子飛得更遠了些……

這就帶來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東海篇已是相對最「接近現實」的篇章了,進入偉大航路後,那可真是奇珍異獸、妖魔鬼怪遍地走,真人劇現在都如此吃力,以後還要拍下去的話,能兜得住嗎?

此外,劇集的戰力體系也比較迷,比如打斧手蒙卡,還得卓洛和路飛一起上。

照理說,我不該拿這點說事,畢竟創作初期各方面還不完善,無論是誰都能相互過兩招,但我又仔細想了想,覺得不能簡單用「長篇連載作品戰鬥力膨脹」來解釋。

劇集本就縮減了大量戰鬥系,剩下的每一場都很重要,而且真人版又是寫實風為主,現在不把規矩立好,將來動作戲就更沒有看頭了,我蠻難接受再看到類似「山治和卓洛差點一起對付克羅歐比」這種事的……

在設定、劇情、風格等等都在全面借鑑原作的同時,為什麼戰鬥部分還要原地踏步呢?

當然了,說句公道話,劇集的許多缺陷,是真人版的客觀局限造成的,非不行、實不能也。

這也是我一直都鍾情於動漫的原因,其視覺表現力的極限,確實不是真人作品能比的。

後記

儘管有所遺憾,但這部劇集總體上我還是滿意的,因為我早已想明白了一點:

真人劇再怎麼拍都不會有動漫的神采,也不需要有,它只須走出自己路,觀眾也只要把它當成一部新作品去看待就行了。

最後再談幾點小感想吧。

劇集裡有不少致敬原作的小細節,例如路飛抓著鳥飛行的想法,就以「意外」的形式發生過,這方面我沒太留意抓取,大家可以盡情補充。

還有在經典鏡頭/分鏡方面,劇集也多有呈現。

此外,E1里香克斯給路飛縫臉時的BMG是《賓克斯的酒》,E4和E8結尾都出現了海賊王的代表曲《We Are》。

劇集的製作確實是用心和考究的,網飛投入巨大成本的結果也肉眼可見。

別的不說,光是每集片頭都換一個ONE PIECE的Logo,就讓我感受到了滿滿誠(金)意(錢)的味道。

無論如何,我都會感謝這部劇,除了牽扯了尾田一部分精力讓他更新更慢外,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壞處。

它使世界上更多新朋友開始觀看、閱讀《ONE PIECE》,讓更多人進入或重進了那片奇妙天地。

最重要的是,通過刷劇我再次發現,最初的感動還在、情緒還在,我依然會為了這個關於夢想、冒險和友情的故事而熱淚盈眶。

全員裝X,這國產黑馬真實到扎心

時隔25年,這部國產傑作終於登上大銀幕

中國版《奧本海默》,9.4分都低了!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5304dee4d8e397a870aee91d8709b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