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7日,「興達高峰論壇2024」在上海舉辦。
這屆論壇以「大衍聚變·領創蘊生」為主題。邀請來自全球的行業領袖、專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共話盛事。
置身於產業勢能急劇變革的時代浪潮中,興達期待與全球合作夥伴攜手共進,搭建商業溝通交流平台,推動產業鏈上下游融通發展,構築橡膠產業生態共同體,助力橡膠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踐行綠色循環理念是興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使命。此屆興達高峰論壇,首次以「零碳會議」的模式開啟,以低碳排、可回收、少浪費為準則開展會務工作,從「衣、食、住、行」多維度向與會嘉賓發出節能倡議。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劉利華,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化工部原副部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李勇武,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駱鐵軍,中共興化市委書記陳鋒劍,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燕華,為大會致辭。
劉利華
李勇武
葛紅林
駱鐵軍
陳鋒劍
劉燕華
興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蘭,發表大會主題報告《興達願景2030》。
劉錦蘭
他為大家展示了興達作為行業領導者,在智數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勾勒了在願景所向的2030年,興達將要構建的宏偉藍圖;傳達了興達依託高峰論壇這一平台,謀求上下游聚力同行,共贏共生的美好願望。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徐文英以《中國輪胎工業現狀及展望》為題,結合今年前三季度的行業數據,分析了輪胎企業效益好的主要原因,展望了未來行業即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行業企業應如何順應趨勢,緊跟變化、抓住機遇。
徐文英
歐洲輪胎和橡膠製造商協會秘書長亞當·麥卡錫(Adam McCharthy),美國輪胎製造商協會總裁兼執行長安妮·夫利斯托·盧克(Anne Forristall Luke),阿波羅輪胎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研發顧問、原印度橡膠協會主席P.K.默罕默德(P.K.Mohamed),分別介紹了歐洲、美國、印度輪胎行業現狀及發展新趨勢。
其中,安妮在報告中還著重分享了美國輪胎製造商協會正在積極跟進的「輪胎化學藥品6PPD」立法事宜,以提前讓中國輪胎企業家知悉。
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顧問、原普利司通(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島將典(Masanori Tajima),深入剖析了在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的大趨勢下,未來輪胎的技術發展方向。
田島將典
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圍繞《新型工業化時代的新汽車業態》這一話題,展開精彩演講。
趙福全
趙院長表示,汽車產業生態的複雜性在持續演進,需要產業上下游多方參與、長期共建。最終形成各類合作夥伴充分共享協作的共創體系,這樣才能更加從容的應對變革和挑戰。
會議下半場,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帶來打造企業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方法論,以助力橡膠輪胎企業在產業變革時期勇立潮頭。
宋志平
德國聯邦前總統、2022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克里斯蒂安·武爾夫(Christian Wilhelm Walter Wulff),就《共創中歐中德企業經貿合作新典範》為題進行視頻致辭。
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史蒂芬·伯恩哈特 (Stefan Bernhart),分享了其對中歐經貿合作與發展展望的思考。
史蒂芬·伯恩哈特
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學院前資深研究員馬丁·雅克,以秩序與重建為切角洞察東西方,通過分析中西方發展模式的根本異同,展望中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馬丁·雅克
德勤中國能源資源及工業行業主管合伙人呂岩,站在管理諮詢公司的角度,深度探索了中國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戰略選擇。
呂岩
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論述了在全球大變局快速演進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確定性,並以此鼓勵企業家們,勇於把握髮展新機遇,積極應對內外部的各種挑戰。
姚景源
興達高峰論壇的壓軸環節,歷來備受矚目的圓桌論壇在嘉賓演講結束後正式開始。
論壇圍繞「追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主題,就全球經濟新走勢、汽車與輪胎行業的新前景,「雙碳」戰略之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等重要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廣宣(點擊圖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