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考的逆耳良言:填鴨式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質

2022-06-07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有關高考的逆耳良言:填鴨式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質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來了。願普天下的考生都能考出自己心儀的成績!

不過,在疫情洶湧的當下,這批高中生真是倒了血霉了。唉!

有人說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回想一下今年高考的學子們,他們的高中生活,是不是都在疫情中度過呢?

如今等待他們的大考到來了,說啥都晚了。我們還是從高一學生開始激勵吧。

孩子們,一定要好好學習。

這個社會是複雜且立體的,有非常光明和諧的一面,也有黑暗污濁的一面,儘管外表包裝得光鮮亮麗,但內里還是那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這個社會是有規則的,人必須遵從規則才能活下去,它有時候是法律,有時候是公序良俗,有時候是約定俗成,有時候是社會潛規則。

很不幸的是,社會的遊戲規則都是由那些頭腦聰明的傢伙制訂出來的,那些人根本只是為了圖自己的方便才搞出的那些遊戲規則。比如那些福利、稅金、年金、保險制度等,這些全是那些聰明人搞出來的。他們故意弄得很難好讓那些懶得動腦筋或花時間研究的人傻傻的付出比較多的錢。

這是日劇《龍櫻》里阿部寬飾演的律師給學生的講話。說的是粗糙了點,但都是大實話。

當然如果直接把這個片段交給中國高中生,大概只能獲得一陣噓聲吧。

畢竟高中生心智並未成熟,可能對社會如何險惡這點沒有太大的認識。加上我國政府對於治安的維護,連大公小時候常年盤踞車站等高人流場所的切糕黨都銷聲匿跡了(大公第一次見識到社會險惡就是這個。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加上反詐APP的推行和不遺餘力的各種宣傳,社會關係簡單的高中生大概很難接觸到社會的陰暗面,這會給孩子們提供相對安全和諧的環境,卻也阻擋了他們的視野。

畢竟我們不是日本,沒有各種文化產品【主要是漫畫】來介紹各種險惡人心,比如日漫《欺詐遊戲》里對於各種類似劇本殺類的騙局展示,其中關於各種各懷鬼胎的險惡人心的拿捏,直白樸素,比甄嬛傳扭扭捏捏的要刺激多了。

日本小朋友們能夠觸及的社會面比我們中國小朋友廣闊很多,所以《龍櫻》里的孩子們能那麼快地接受這一設定,中國孩子怕是夠嗆。

社會是複雜的,人心多數時候是險惡的,而孩子們,你們在相對封閉的溫室環境里,是很難見識到社會的複雜性的,很多孩子覺得被個把同桌同學陰了內心就玻璃心碎一地了,當然不排除有個別很過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但一般來說校園內發生的「被陰」一般烈度沒有社會上那個高,相信我,外面的世界要更加險惡,而且後果更加不可控。

畢竟相比於社會,學校還是相對單一且安全的地方。不是說像《咒怨:詛咒之家》里發生的那種特別嚴重甚至涉及到xx的事件完全不可能發生,但那真的是極其罕見的事情。

同時的,也不要對你自己現階段的思想認知有太高的期待,畢竟你才十幾歲,生活還長著呢,未來的數十年有無數的世面等著你去見,有無數的你從未接觸過的美好等待你去發掘,所以不要對你自己現在的眼界有太高的自信,覺得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美好的。這個道理沒有錯,錯在開頭,這是不是真的是你喜歡的東西?

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是高度趨同的,首先肯定是遊戲,但職業電子競技這條路在我們那個時代還不存在,經過20年的社會進化,硬是把這個行當職業化了。在大公年輕的時候,玩傳奇的孩子們說「打裝備賺錢」還是天方夜譚,現在這條路已經走通了。但是,它很窄,窄得過分了。毫不客氣地說,這條變現渠道可比打籃球等正經體育渠道要窄過百倍。電子競技作為競技的一種,在我們那個時代是和競技體育劃歸一談的,當時央視還有一檔電子遊戲競技的節目,由《天下足球》的主持人段瑄主持。它誕生的時代比較晚,還沒有建立起產業培養渠道,因此入門門檻非常低,給人可以隨意入門的感覺。

其實當年籃球啊,足球啊,繪畫啊。也這樣的。但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專業化程度越來越深,出現了體育生,藝考生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比你們普高生來說,人家從小培養,你們競爭不過的。

電子競技只是暫時沒有出現這樣的專業人士,但這不是優點,是缺點,因為他的就業人數足夠狹窄,飯碗數量不夠,基數太小,分母太小,自身規模水平不足以催生一條產業鏈來支持藝考生體育生這樣的土壤。他的競爭只會比藝考生體育生的環境更加惡劣。

明白了嗎?有藝考生體育生這種遴選機制,是因為這個行業前景足夠廣闊,變現渠道足夠暢通,路足夠寬,才能支撐起這樣的遴選機制。沒有這樣的機制不是意味著這行簡單,你隨時都可以入場,恰恰是因為他的路窄,前景不好,競爭機制更為惡劣。

學生們第二喜歡的愛好是音樂和體育,看起來音樂似乎更多一些。正如上面說的,藝考生體育生的存在,設置了門檻,所以相當多的孩子們湧向了看起來門檻不高的唱歌這一環節。當然伴隨著流行音樂的東風,也有很多人拿起了吉他,或者架子鼓等西洋基礎樂器。

抖音上曾經有一位老鐵闡述了這一現象,大概內容就是你的家鄉是不是有一家琴行,裡面有一個大叔老闆,年輕時喜歡音樂,猛練,在地區小有名氣後發現這個圈真的很小,都集中在北京。於是上了北京,發現人外有人,山外全是大仙,剛開始年輕氣盛,覺得可以努力追趕,結果練到30多歲,發現實在卷不過,加上北京生活成本巨大,於是只能回家,又沒有其他一技之長,只懂這個,於是開了一家琴行。。。。。。

這種事真的不少。

唱歌的人就更慘了,因為門檻低,誰還不能吼兩嗓子啊。彈琴彈吉他的好歹有個門檻護城河,算是專業人士,回到家鄉小地方有個個把商演還能湊合吃個飯,唱歌的人家可能更看重顏值。

大公那些個狐朋狗友有不少好這個的,走的路也和上面的琴行老闆一樣趨同,發現專業歌唱不好混,最後都準備自己作曲,寫詞,希望走出個創作歌手的路線,識譜的已經算很專業了。很多人譜子都不認識,只能哼唱個旋律,錄下來,素材一堆堆的。前兩年羅永浩老師做的錘子手機系統有個一鍵記錄音頻的功能,好像叫思維膠囊。可受他們歡迎了。

現在看也是唏噓。

為什麼會這樣?還是那句話,音樂,藝術類,雖然前景比電子競技寬了很多,但也是競爭相當激烈的行當,它畢竟還是個小眾門類。

這種小眾門類里,競爭是地獄級的,菜是原罪,就像歌手,業務水平高低,待遇相差巨大,近幾年十分流行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參賽人員多是30+以上,在業界混很多年的老手,一對比也能看出業務水平差距,而只有頂流才能得到資源,才能獲得成功。這一行市場不夠大,沒有給不夠成功的人留下多少資源。

在現實社會中,一個正經運營的大公司,有總經理這樣的高管,也有總工程師這樣的技術頂流,但依舊有大量普通職員可以吃這碗飯,一個公司有一個財會專業的博士碩士做總監,也有大量專科本科財務專業的普通職員在基層工作,大家都有活干。

哪怕是一個包裝明星的經紀公司,也有運營總監,燈光,化妝,策劃,基層文員等各式各樣的學歷各異的專業人員,唯獨被包裝的歌手是沒有基層這回事的。歌手只有紅還是不紅,對應著你獲得的資源,獲得的化妝,策劃,包裝,燈光,攝影,錄音,宣發等這種拿薪水的工作人員圍著你轉,你想好了,眾星捧月的感覺是很好,但是捧月的人生活工作機會多,還是被捧在中心的歌手多?

一個在讀書的年輕學生,他所能接觸到的世界也就這麼大了。

這才是重點,他們都說: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無可厚非。也是一句絕對正確的話。但他們的閱歷和眼界決定了他們喜歡的事情是狹隘的。不信你可以問問你身邊的同齡人,他們的愛好基本上都是趨同的。無非就是遊戲,音樂,體育。他們接觸不到更廣闊的東西。接觸不到成年人的世界。

連接觸都接觸不到,就更別提理解了。

當我帶著一個年輕人去參觀工廠,看到五軸工具機從0開始精雕出一個遊戲手柄外殼,看3d印表機從0開始印出精美的零件,看到電子機器人靈活且精準的工作,看到各種齒輪機械結構完美的運行,那種機械之美是他們從未感受過的。這時他們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機械之美」這種情感,也才能理解為什麼真的會有人因為愛好而去當機械工程師。

他們的理解能力沒有問題,情感狀態也沒有問題,只是他們沒見過,沒經歷過,沒感受過,沒觸碰過,沒親手嘗試過,所以他們不知道。

年輕人當然有權力懵懵懂懂。但真的不要以為你懵懂期時就能做出干預你一生的抉擇,從而浪費這寶貴的青春。

剛剛提到的,體育,唱歌,遊戲,那些事情是你們最先接觸的,但他們的競爭太激烈,盤子不夠大,不足以作為謀生手段。那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路?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而且就在眼前。

那就是學習啊!

胡說,學習明明那麼累,那麼苦,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它怎麼會簡單?

我來告訴你它為什麼簡單。

現階段你的學習,得益於我國優秀的教育機制,是在一個框架內,遵循大綱進行的。這是應試教育最大的優勢,在於知識是提前規定好的,很少有發散性,也很少有不確定性。你只要一直努力學習,儘可能多地獲得知識,你就會提高。

現實社會中可沒有這樣的好事,你還要面臨很多選擇,尤其是路線的選擇,一旦路走錯了,什麼努力都白費。變得沒有任何意義。社會上可沒有教學大綱去給你指明方向,劃定範圍。一旦踏錯,是真的會付諸東流的。

這就是社會的殘酷。而你現在還沒有步入這個殘酷的修羅場。

你面臨的環境雖然競爭激烈,但幸運的是沒有路線問題,教學大綱把一切都給你規定好了,你只要努力地學習,就像往泳池裡注水,只要努力,水總是會滿的。你面臨的問題只有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就是注水量是多少的問題,看起來在有限的三年高中時間裡,水好像不可能注滿,大家在高考上拼殺的就是平時努力的成果,也就是水位的問題。誰的水位高,誰就有優勢。

但是其實,你們學習的範圍是固定的,泳池的大小是固定的,水是可以注滿的,不然你以為你們的老師都是怎麼讀出來的呢?

你們覺得難只是因為學習效率低,不注重學習和娛樂的時間分配而已。

就好比等你大學以後,接觸到一些特殊的部門,比如律師和醫生,你會驚訝,那麼厚的法律書,那麼複雜的病理學,都要背下來,讀懂,比字典厚十倍,怎麼可能嘛。

可不就得背下來嘛,可能不要求背的一字不差,但一定要懂,要理解,不然去醫院看病,你以為醫生都依靠什麼呢?

醫生面對患者還有各種不確定性,各種相似的症狀混在一起,你還要做出判斷。你還要承擔風險。

而現在的學習呢?沒有那麼多不確定性,你可以盡情演練,學校的各種考試都是你的演練機會,平時的考試成績實際上只有兩個,一個是幫助你自己了解你的水平,第二個是對你最終高考進行預演,讓你熟悉考試的各種規則,熟悉玩法,更好發揮。

就像《龍櫻》里提到的東大英文考試採用扣分法,只要寫的沒有出錯就不會失分一樣,這就是規則,需要你熟悉的規則。

所以說那句俗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別太當回事,這話本質上是學生們為了緩解學習壓力隨口說的爽話。平時喊喊開心是可以的。但是千萬別當回事。你平時的成績其實不代表任何意義。一時半會考砸了沒關係。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把知識點學會,下次別再錯就行了。這也是平時小考最大的意義,錯誤,失分才是你獲得的寶藏。教訓,是千金難買的,才是最難的的寶藏。在社會上,教訓是要用實打實的金錢,甚至痛苦去換的。而你的小考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不要為此傷心,只有高考這種大考才決定你的人生,這個真的要認真的去對待。平時的小考就是磨鍊而已,不要去作弊欺騙自己,記住,教訓才是你獲得的最大寶藏,錯誤才是你小考里得到的知識,學會他,你就獲得了實打實的提升,這比一點沒錯得100分獲得的成就感更加有意義。

所以為什麼說學習反而是最簡單的事情。首先,他的框架固定,你只要一直沿著規定的路走,你就一定能到達終點,一定能獲得提高。你所要面對的客觀困難就只有學習的效率和臨場的發揮而已。你的課本攏共加起來也沒有刑事訴訟法那麼厚,字那麼多。想像一下律師,醫生,這些電視劇里父母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成功人士,他們要面對的學習量。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完成的,那麼多那麼複雜的法律書都必須啃下來,何況你這點,你面對的只是暫時啃不下來而已,時間不夠。

那就去提升你的效率。

而且你學習的過程中還有無數次小考去檢驗你的進度,糾正你的學習效率,有糾偏機制這在社會也是求神拜佛都求不來的東西。而且只要你認真學習,在小考中獲得高分,也就得到了成就感這種獎勵機制。你知道在工作中幾周就來一點獎勵機制這種事有多難麼?

要感謝現在的教育制度,他所代表的「考試權」可能是你這輩子所獲得的最平等的權力了。所有人在試卷上見真章,通過努力定勝負,確實你和部分人獲得的資源是不同的,有人單獨輔導和自己單打獨鬥是不同的,要承認這種差距的存在,所以才要更加努力。但畢竟你們所考的試卷是一樣的,你們努力的成果是同一個標準檢驗的。這很有可能是你一生獲得的最平等的競爭環境了。

珍惜他吧。

關於考試權的話題可以參考一下《龍櫻》第一集,阿部寬說的比我精彩。

最後,祝你們考個好成績!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47eba721f7a863995ea3878949f88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