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做媽媽是你的一種選擇,而不是你抱怨「犧牲」的理由

2022-05-17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親愛的,做媽媽是你的一種選擇,而不是你抱怨「犧牲」的理由

最近這段時間,我是有些「怕」我的一個朋友的。

起因是五一節後我們這裡直接因為疫情的原因,再次被按下「暫停鍵」。這次的「暫停」,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得不居家,孩子居家網課,大人居家辦公。對於我們所在的這個區域來講,是除了疫情剛爆發時之外,最為嚴格的一次了。

朋友之前一直是長期駐外的,最近一年才調回來和孩子在一起。所以和孩子一起居家學習、辦公,對於她來講也是第一次,也是最讓她頭疼且崩潰的一次。

她發現孩子的網課就是在應付,她覺得孩子的學習態度太過敷衍,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已經讓她十分焦慮。

漸漸地,她從對孩子的怒其不爭,莫名地就轉變為對自己的哀其不幸。

既然覺得不幸,就總是想要找人宣洩一把。中年夫婦,還有幾個能夠好好地說說話?所以朋友、閨蜜在這個時候就有了關鍵的作用。

但是,我是真的有些「怕」這樣的碎碎念和哀怨的。

作為成年人來講,只要當初做媽媽是自己的選擇,那麼不管孩子表現怎麼樣,都沒有什麼好怨悔的,育兒本就是一條道走到底,也是父母教育理念和陪伴的映射。

媽媽這個職業,不但要求你是老媽子,要任勞任怨地伺候小寶寶時的吃喝拉撒、屎尿屁嗝,還要在寶寶長大的過程中變身為超人,舉得起重、負得起傷、擔得了驚,受得起怕;一邊要知道十萬個為什麼,一邊脫口而出ABC,一邊還要知道手腦算和珠心算的區別……

而且,在做媽媽的過程中,你沒有工資、沒有休假、不能卸任、更不能辭職,一輩子跟著孩子變得瑣瑣碎碎、悲喜不定,生活格外跌宕起伏。

可是,不得不說,在做媽媽的經歷中,也會收穫到無數的幸福和快樂。

這個肉嘟嘟、胖乎乎的小傢伙是和自己合體十個月而來,沒有誰再比你們更親密;這個軟乎乎、懵懂懂的小傢伙第一次咧嘴對著你笑;第一次張口叫媽媽,都足以讓你欣喜若狂、淚流滿面,那些懷孕時的難受、生娃時的心酸,瞬間就煙消雲散了。

這個第一次背起小書包,嚎啕大哭、一步三回頭地走進幼兒園的小傢伙,也會讓你跟著淚眼迷離,心酸不已,仿佛帶走了你的一切,讓你身不由己的牽腸掛肚。

這個第一次給你送親手做的母親節禮物、第一次給你捶背洗腳、第一次給你侃侃而談講道理的小傢伙,已經不知不覺地長大,他們的成長就像盲盒,只要你用心感受,就會不斷地帶給你各種不期而至的欣喜。

每個媽媽選擇生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原因和理由。

或者是為了讓自己人生更得圓滿,或者是為了感受到創造一個生命所帶來的成就感,或者就是為了傳宗接代、血脈繁衍,也或者就是一次意外的不期而至……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原因,最終的結果是生下了孩子,那就是自己的一種選擇,而不是因為孩子的種種不好表現成為自己不甘「犧牲」的藉口。

有的媽媽可能會抱怨,生了孩子之後自己事必躬親,失去了升職漲薪、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有的媽媽可能會哀嘆,每周休息日都要陪著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失去了自己原本的自由與愜意;

有的媽媽則可能會為了孩子的未來和家庭的完整而不得不睜隻眼閉隻眼地捨棄自己的幸福……

其實,這些又何嘗不是自己的一種選擇?

所以,既然選擇了,既然既在發生,又何必一直哀怨,讓自己失去本來選擇了的快樂?

都說三流的父母是保姆,二流的父母是教練,一流的父母是榜樣。

你若天天邋遢拖沓、你若日日不思進取、你若從不閱讀、你若總是抱怨人生,又何必強求孩子能夠一飛沖天、完美無瑕?

沒有任何父母可以坐享其成,當你閃著星星眼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光鮮亮麗地站在聚光燈下時,是否也能看到「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同樣在打拚、奮鬥、一路引領孩子披荊斬棘努力前行?

做媽媽的,哪個不曾有過委屈、有過難過、有過想要把孩子重新塞回肚子裡、重新打造的想法?

但是,做媽媽的,此生就是一種修行,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這個身份、角色帶來的所有體驗,那些甜的、酸的、苦的、辣的、鹹的,各種滋味後,依舊用無怨無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親愛的,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會熠熠生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3f9c6885593a4129a50904e60a219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