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教我發展金點子·科技創新丨強起來要靠創新 創新要靠人才

2022-03-03     廣州日報

原標題:總書記教我發展金點子·科技創新丨強起來要靠創新 創新要靠人才

「三個第一」大大推進了產業創新和人才發展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袁玉宇

在每一年的全國兩會上,我非常期盼能夠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自己一直努力踐行的就是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帶領企業不斷體現創新主體作用,從而積極參與國家科技創新戰略。

積極踐行「三個第一」

我對2018年進京履職並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的情景記憶猶新。2018年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我很榮幸作為發言代表之一,做了關於產業創新和人才發展的彙報。

當時我主要講了兩方面:一是希望繼續保持對人才的引進力度;二是希望創新體系能實現全鏈條創新——如果科技前端和後端不能有效銜接,對整個創新體系的搭建,特別是對創新產品進入市場會造成不利影響。

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我的想法,他思考得非常深入和系統。他指出我這兩方面建議都很重要,然後做出了「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重要論斷,他對我關心的兩個問題已經有了系統性的思考,並用「三個第一」高度概括了出來。

履職這幾年來,我看到國家對產業創新、對人才發展越來越重視, 「創新驅動」被放在了非常核心的位置上,並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社會創新氛圍也更為濃厚。總書記做出的 「三個第一」,全國都在踐行,廣東、廣州不斷加大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建設、落地,這些變化都非常有利於產業創新、企業發展。

這幾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我帶領和號召公司同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政策,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推進先進位造技術在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領域不斷創新突破並實現產業化開發。去年,邁普醫學在創業板上市,成為註冊制改革後首家按照第二套上市標準成功註冊上市的企業,這體現了國家政策對有潛力和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的包容,也意味著未來我們將有更大的資金能力和資源能力去嘗試更多的創新。目前我們正不斷完善產品創新體系,多個技術原創的產品正在研發或註冊階段,公司產品已進入全球70多個國家。

繼續建言「創新」和「人才」

今年兩會,我準備的建議依然是圍繞科技產業創新和人才工作進行的。

在推進醫療器械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方面,我建議,一定要切實落實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在科技資源調配中占據重要位置,鼓勵企業牽頭或參與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項目等,共同解決關鍵技術難題;鼓勵行業領軍企業參與應用基礎研究、設立研究院,與國家及省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共設創新聯合體,支持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

在對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建立市場准入綠色通道方面,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夠出台指引,在全國有條件的省市包括廣東推廣創新產品市場准入政策。

在人才工作方面,我建議更好地細化和推進產業人才分類標準。在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過程中,產業人才非常重要但又十分缺乏,建議國家加大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合理的評價標準,在人才引進、組織體系和考核激勵等方面都能有明確標準;建議支持青年人才的引進,更好地培養青年人才,讓青年人才有機會主導重大項目,或在重大項目中保證青年人才占有一定比例額度。30歲到40歲的青年人才富有創造力和創新力,應該讓他們更早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更快進入科技創新主戰場。

此外,我還建議國家加強海外智慧財產權保險研究,擴大險種宣傳與推廣,護航「出海」企業做大做強。

做好引才育才 以人才優勢厚植創新優勢

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 陳海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這為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為國家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建言獻策。在2020年和2021年全國兩會上,我都聚焦人才工作並提出自己的建議,其中「加大以才引才的推薦獎勵制度」「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具體建議得到國家部委的認真辦理和積極回復。

作為一名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我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奮力拚搏,以人才優勢厚植創新優勢,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些年我帶領企業組建來自海內外著名院校的院士和博士團隊,獲批打造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人才平台,獲批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粵港澳幹細胞產業創新中心……科研平台的建設與尖端人才的集聚為創新提供了強大動能。團隊自主研發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新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獲國家藥監局臨床試驗許可的幹細胞國家1類新藥,並獲國家衛健委批准牽頭開展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等罕見病、難治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繼往開來,我將繼續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攻堅幹細胞核心技術,加快新藥研發和臨床研究治療重大難治性疾病,為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當好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老兵」

廣醫一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中心病毒診斷研究中心主任 楊子峰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四個面向」要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作為一名有幸在鍾南山院士核心團隊從事了十五年病毒研究的「老兵」,我充分發揮自身及團隊的優勢,堅持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線,系統開展新冠肺炎防治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們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和鼓勵下火速組建了新冠肺炎疫情預測團隊,並聯合人工智慧團隊對全國尤其是國內高風險地區進行了精準的流行預測,為我國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參考。

北京2022年冬奧會舉辦前,我和澳門科技大學團隊研發「大型賽事疫情傳播風險評估系統」,分析防控政策有效性,為冬奧會提供科學的分析工具。

我們團隊還在P3實驗室率先發現一批可老藥新用的中西藥,助力臨床及時應用推廣。

作為新突發傳染病科研的先鋒隊,我們將立足廣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奮鬥目標,聚焦國家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領域重大問題,加快推進「平戰結合」的「全鏈式」重大突發傳染病防控關鍵核心技術研究,持續為全國疫情防控貢獻科研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塗端玉、龍錕、林霞虹 通訊員:廣醫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塗端玉、楊耀燁、駱昌威、林霞虹 通訊員:廣醫宣

一圖設計:劉贊文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陳婷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38ce4b2e6ccaef0711ea85a8134c95b.html







字畫兩會|路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