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貿和廣交會釋放的信號值得重視

2023-04-19     抱朴財經

原標題:廣東外貿和廣交會釋放的信號值得重視

廣東外貿和廣交會釋放的信號告訴我們:反彈已經開始,這種力量更多來自於市場,既有外部需求的逐步遞增,也有內生步伐的猶豫前行。

作者:今綸

2023年的春天是個什麼春天呢?是個春寒料峭的春天。

早晚的寒氣還在,但暖意也湧上來了。

廣交會開幕的那天晚上,我在江邊跑步,無人機升起來的時候,我正好經過那裡,特意停了下來,有點感慨地看著無人機在空中擺出各種造型以及字幕。

過去三年的廣州以及更廣闊的土地,被改變太多了,我們需要一些突破口去獲得財富與信心。

01 一季度預租賃成交面積上漲

我在廣州某寫字樓辦公,物業管理公司老總前幾天突然來拜訪我,因為我曾經問過他一間空置辦公室的價格,我的一位朋友想租,但因為種種原因耽誤了,還沒定下來。

他來是想問問我的朋友什麼時候可以落訂,看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賺錢。

不過,本層北邊的一間4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已經被租了下來。

老總說:「他們還想再租大一點的,可惜沒有了,以後可能會把附近的一間辦公室租下來,雖然不是連在一起的,但也沒辦法,只能將就。」

我問他:「我們這棟寫字樓的空置率是上升還是下跌的?」我所在的這棟寫字樓在中心區,租金不便宜。

他很明確告訴我「空置率是下跌的」即租辦公室的老闆在增加,用他的說法來講:「一些中小公司開始陸續進駐,雖然速度慢,但趨勢出現了。大公司來租的還是比較少,估計需要時間。」

3月31日,仲量聯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廣州辦公樓市場回顧與展望:在經濟小幅回暖的正面刺激之下,廣州辦公樓租賃市場活躍度有所恢復,預租賃成交面積同比上漲幅度逾20%。

我們作為市場中的一員當然不敢盲目樂觀,但還是可以稍微鬆一口氣,然後繼續加油干。

畢竟,市場租金並未「止跌回升」,環比下滑約0.7%。

降低成本仍然是企業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某遊戲公司從地標項目搬遷到同區的乙級寫字樓,某大型電信通訊類企業從甲級寫字樓退租、回到自用物業。

大家都在過「緊日子」,還是很謹慎。

02 要放低心理預期

這兩天大家都在關注廣交會,我特意問在琶洲展館附近辦公的馮廣博兄:「人是不是很多?」

他說:「外面人確實很多,裡面我不知道。我們附近的餐館都是爆滿的,堵車一般要堵很久。」

我想,外面人多,裡面的人也不會少,不然大家到廣交會場館附近幹什麼?放風箏還是看星星,又或者只是想讓廣州人叫自己一聲「靚仔」?

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廣交會首日進場人次37萬,其中外商高達6.7萬。廣交會此次迎來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

至於外商是來自歐美,還是東南亞,我確實沒有看到結構性數據,看了一圈網友的發言,大家認為歐美來得少,再結合中國外貿的結構性變化,其實也不奇怪吧。

廣交會在經歷了三年的風雨之後再次回歸,確實是一件好事,有些事情線上很難解決,必須當面鑼對面鼓,大家喝茶聊天吃飯才能說出個子丑寅卯。

廣交會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促進成交、拓展渠道的價值依然還在,當然,要回到頂峰時期也不容易。

第一是海外往返的航班還沒有完全恢復,第二是有些國家依然有不合理的限制政策,第三,國際形勢複雜,博弈更加激烈。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交會有這樣的場面,我認為已經相當不錯了。

圖源:央視新聞

有人說廣交會內地客商有點多,我的看法比較務實:我管你是來自於山東德州還是美國的德克薩斯州,只要給訂單付錢就好了,人民幣和美金都可以。

還有,要放低心理預期因為大家都是剛剛從比較困難的環境下走出來,指望客戶猛下大訂單,既不現實,也不科學。客戶一定是下一些小單試試,覺得不錯,再來加單。

這其實是正常的,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就是一個道理。

從心理意義上來說,廣交會就是一個療傷的場所,也是一個抽絲的區域。

從商業意義上來說,它當然還是一個洽談合作和交易的場所。

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廣交會越來越好,老闆們眉開眼笑。老闆們有錢賺,打工人才有工作。

03 外貿底部反彈開始了

和廣交會有一定關聯的就是外貿的數據和趨勢。

外貿是和航運、貨櫃數據密切相關的,正好,我前段時間去了南沙調研,有些數據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

廣州港集團近日發布數據稱,今年一季度該集團所轄港區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1.8%、2.5%,實現首季「開門紅」。

圖源:廣州港集團官網

廣東外貿的形勢如何?新聞基本印證了廣州港的數據。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1.84萬億元,增長0.03%。其中,出口1.22萬億元,增長6.2%進口6223.3億元,下降10.2%。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外貿進出口1.84萬億元的規模,還在增長,已經不易。

出口1.22萬億元,增長6.2%,這裡面有反彈的因素,也有海外需求釋放的因素。

進口還是下降的,說明大家緊緊捂住錢包,不敢大手大腳,這和銀行存款的數據是對應的。

無論如何,趨勢出現了,底部反彈開始了。

我的一位鄰居以前是做外貿的,後來因為疫情原因物流價格太高,只好放棄生意給人打工。

廣交會開幕的那天晚上,我們兩家的小朋友在附近打籃球,我跑完步和他在籃球場聊天,他說:「現在廣交會又可以開了,我的海外生意夥伴也開始活躍了,我在考慮重新把外貿生意撿起來。」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裡閃閃發光。

廣州人就是這樣,喜歡折騰,韌性十足,更樂意自己做老闆,他們是城市的活力源泉之一。

04 廣州獨角獸數量增長第一

廣州人正在往前沖,廣州的企業也在開始發力,真的不是所有人、所有企業都在躺平。

4月1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3全球獨角獸榜》,列出了全球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榜單估值計算截至日期為2022年12月31日。

從獨角獸企業的城市分布來看,北京和上海分別以79家、66家獨角獸的成績,排名全球獨角獸總部城市榜單第三、四位。

京滬之外,中國城市入圍全球榜單前十的還有深圳(33家,第六位)、廣州和杭州(同為22家,並列第八位)。

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就是廣州,可能很多人都有點意外,一向低調的廣州人居然悶聲不響把獨角獸數量增長干到了第一,但這就是事實。

所以,固然可以抱怨發牢騷,但也要好好乾活,廣州人喝茶吹水感嘆掙錢不易,但活沒少干。

老闆們不但開始謹慎增加辦公面積,有的還開始投百億資金來做實業。

4月13日,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簽了一個合作協議:TCL中環將在廣州開發區投資106億元,建設25GW太陽能電池工業4.0智慧工廠項目。該項目預計達產產值160億元。

這也很好理解,廣州開發區的營商環境和招商能力是中國一流的。新聞報道,TCL中環廣州項目從洽談到落戶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雙方都在「搶時間」。

TCL目前已在廣州落戶華星光電、廣東聚華、TCL金服、摩星半導體、華睿光電等多個新型顯示、半導體及金融服務業項目。

一句話總結:廣州沒有躺平,TCL也沒有躺平。

廣東外貿和廣交會釋放的信號告訴我們:反彈已經開始,這種力量更多來自於市場,既有外部需求的逐步遞增,也有內生步伐的猶豫前行。

廣東一季度出口增長6.2%,這後面是工作機會在閃閃發光,是諸多家庭的生計有了著落,值得欣慰。

廣交會比較熱鬧,大家都來找機會,寫字樓租賃面積增加,TCL中環在廣州投106億,說明熱愛折騰的老闆們已經小心翼翼開始返場。

我們當然不能也不敢過分樂觀,但新的趨勢和周期確實已經開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374b77f138701692ed6c81db8fa9c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