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紅們為了流量不要臉了都,現有某60多萬粉的網紅宣稱要起訴張雪峰老師,因為張雪峰說了文科專業都是服務業的話。妥妥的蹭流量。
現在又有6萬粉的網紅把目標對準了《新華字典》。顯然是蹭流量。雖然新華字典可能有某些詞條存在爭議,但是這本孩子們的啟蒙工具書,真的如此不堪麼?
而這個博主起訴新華字典的理由,讓人貽笑大方,這對夫妻宣稱:「並且有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而他舉出的例子有:「玩」字的注釋組詞「~女性」。實際呢,這個詞條的釋義是戲弄的意思的組詞,使用「~女性」其實並不算詞義的過分詮釋。而且如果考慮到新華字典的編纂時間,在剛剛建國之際,甚至妓子這種行業還沒被完全消除,當時的編纂者使用這樣的詞彙,反而是對當時現實的抨擊。
然後他還舉出「別」字的注釋「腰裡別著一支槍」;天啊,這都什麼跟什麼?這也有暴力傾向麼?中國近代的小說文章里關於戰爭的描述很多,比如(李向陽)腰裡別著一支槍,有什麼問題,如果雙槍老太婆還能別兩支呢?這才是對歷史的正視。
又如他舉的例子,「累」字的注釋造句「孩子小,成了累贅」;這純粹吹毛求疵,只能說網紅的門檻低,這倆夫妻沒啥文化,「孩子小,成了累贅」實際上在很多近現代關於家庭的文學著作里都有出現。
比如,他認為,「倭」字的解釋只有「古代稱日本」,並未出現「倭寇」組詞,博主稱「倭寇的歷史罪惡就一筆勾銷」。我就呵呵了,以這個博主的想法,估計如果字典里有倭寇一詞的話,他們又該說新華字典給倭寇翻案了。
新華字典是孩子們的啟蒙工具書,雖然一部詞典,需要不斷修訂,而且是依據語言變化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不斷推陳納新。但是這個事情並不是對《新華字典》的抨擊而是對流量的攫取。
筆者觀點:
我只能說這些網紅為了紅真的不要臉,而且很沒文化。
如果他們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的話,按照這樣來釋義的話,那八成這些工具書要被當做黃書了。按照這樣釋義的話,醫術和美術教材也是黃書了。
如果連舉例都只能舉褒義的話那特麼文字還有什麼意義?而且新華字典裡面的遣詞造句很多都是從文學作品裡面引用過來的,難道文學作品也不能出現新華字典里的這些字嗎?
網絡的文盲是越來越多!而現在的平台對於這種網紅蹭流量,再不懲罰,加以制止的話,才會造成混亂與不安。有人說要查查誰弄的《新華字典》,實際應該查的怕是這些網紅背後的推手和資本。
圖源網際網路,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