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千年古城,改名前高貴典雅,改名后土氣十足

2022-03-16     安慶大同

原標題: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千年古城,改名前高貴典雅,改名后土氣十足

名字歷來都是特別的,古時人們講「禮」,也講「雅」,取一個名字有很多的講究,在《禮記·內則》還記載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後,便由父親正式命名,因為古時醫療水平不高,嬰兒脆弱,要等到三個月後,長輩們才肯定孩子能存活下。

人是如此,一座城市的名字也是特別的,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一些城市也會被改變,但要說改名最「失敗」的千年古城,很多人都會想到古都「長安」,長安也是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

周文王建都豐京,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武王即位後又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源於此)。後來改朝換代到漢高祖時期,公元前202年,置長安縣建長樂宮。

2年後漢高祖由櫟陽遷移到這裡,因為地處長安鄉,又以「長治久安」之意,「長安城」由此而來,但現今改名為「西安」,很多人都覺得沒以前那麼高貴典雅了。

長安尚且是改名為「西安」,好歹保住了個「安」字,雖沒以前那麼好聽,但也不至於讓人誤會,「九原」就難受了,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修駐了九原城,「九」在古時也有著特別的意味,秦朝時期設九原郡,就是現今的「包頭」。

「包頭」一名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包工頭,簡直是土氣十足,雖然包頭市境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白雲鄂博鐵礦,不過值得安慰的是包頭市有個九原區。

現今的淇縣的古稱是「朝歌」,是商朝時期的首都,周朝時期最大諸侯國衛國的首都,還是封神榜故事的演繹地,更是戰國四大刺客之一荊軻的故鄉,並且《詩經》中有39篇是描述此地的風情。

商紂王時期,朝歌城也到達了鼎峰時期,有史記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而且即使商朝滅亡,很多人對朝歌城也有著莫名的情愫,唐朝詩人岑參曾寫有詩句:「朝歌城邊柳嚲地,邯鄲道上花撲人。」李白也還寫有:「朝歌鼓刀叟,虎變磻溪中。」沒想到如今它叫「淇縣」。

蘇州的古稱是「姑蘇」,它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唐朝詩人張繼筆下寫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它還是清代「天下四聚」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一座城的名字向來都有屬於它的意味,而且即使是曾經的皇帝賜名,也不是隨隨便便賜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2e04ab515425119aaa69faf3256b8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