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仰跳投是一項比較實用的投籃技術動作,尤其是在一對一單打的時候,如果你和對手身高、臂展差不多,後仰跳投就會讓對方很難防守。不過近些年NBA的攻防節奏加快,很多球員喜歡在快攻中直接投籃,或者後撤步跳投,後仰跳投這樣的技術動作反而成為了古典招式,不太常見了。
如果把後仰跳投分為五個等級的話,每個等級的代表人物都是誰呢?
B級:麥迪
首先說明一下,B級並不意味著不好,能夠入選就已經說明問題了,只是其他人的後仰動作比麥迪更厲害。無論早期的魔術時期,還是後來的火箭時期,麥迪的投籃動作變化都不大,他的後仰幅度很小,雙腿在空中會有一個前後的交叉。
因為麥迪身體天賦出手,身高、臂展、彈跳、彈速都是頂級,所以不需要太大幅度的後仰就能夠找到投籃空間。很多球迷也會把麥迪的這個投籃動作稱為「干拔跳投」,他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原地起跳那一下,所以空中的後仰也顯得幅度不足。
A級:科比
以前經常有球迷調侃科比的投籃:一仰化鐵,二仰化嘆,四仰化三鐵,五仰化三嘆。不管「鐵」還是「嘆」,你就說有沒有後仰吧?
科比的身高臂展都不如麥迪,但他的背身單打可謂一絕!尤其是那一套背轉身跳投動作,先是背打,然後虛晃,轉身拉開空間,跳起後仰投籃,簡稱「美如畫」。
由於科比經常面對好幾人的包夾防守,所以他的很多後仰動作都是變形的,有時候甚至跳起來之後,在空中還要繼續滯空和閃躲,這需要極其強大的腰腹力量,大部分球員後仰時就已經沒有核心力量了,更別提後續的二次閃躲動作。
S級:喬丹
喬丹可謂是後仰跳投的宗師,這也是他的招牌動作之一,甚至科比早年也是以喬丹為榜樣,不斷學習模仿他的動作。
喬丹的後仰跳投幅度很大,而且出手點極高,十分難以防守。看別的球員後仰,大概是身體在向後傾斜的同時去投籃,十分影響命中率,可喬丹在後仰的時候,似乎是能夠在空中停頓一樣,等防守球員先落地,自己穩定住身體,再去投籃。
不過喬丹的投籃手型其實並不是很標準,往往是先起跳,再想動作。身體天賦不好的朋友們不要輕易模仿,野球場上經常可以見到有人模仿喬丹的後仰投籃,結果都學成了後跳投籃。
SS級:艾弗森
為什麼艾弗森能排在喬丹前面?我們來看看他的後仰動作,幅度極大,而且出手點保持得很好,艾弗森的爆發力是一絕,身體協調性也很強,所以他的後仰總有一種違反地心引力的錯覺。
另外艾弗森真實身高1米78,雖然臂展1米91,但在NBA那也不占優勢啊,為了避免被封蓋,所以他的很多後仰都超過了45度,經常是整個人斜著躺在空中再出手。
有時候本來是準備用標準的投籃動作,可等到對方防守跟上的時候,在空中不得不把手臂繼續伸直,難度就更大了!大家可以測試一下,後仰+直臂投籃,你就知道艾弗森有多不容易了。
SSS級:納什
納什能夠排名第一的原因只有一個:別人都是後仰跳投,納什是後躺跳投!納什的身高臂展都不占優勢,而且爆發力一般,對抗也比較弱,這就導致他在跳起投籃的時候要儘量避免對抗,遇到高大球員的防守,比如讓自己的空中閃躲發揮到極限,經常就是躺著投籃。
可能是因為這個動作太極限了,納什經常在投籃的時候失去平衡,他只能把力量全部集中到投籃上,下肢就無法保持協調,要麼是踢到對手,要麼是自己平平的拍在地板上。
這也是很多矮個子球員的無奈,換成鄧肯、加內特那種球員,只要自己站穩了,手舉高,把球投出去就好,根本不用顧忌別人的封蓋。所以最有難度的後仰跳投,往往是艾弗森、納什這種小個子球員經常使用的。
各位球迷朋友們,你印象中還有哪些比較高難度的後仰跳投動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