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細胞》雜誌刊登上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張永振教授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進化病毒學家愛德華·霍爾莫斯教授合作完成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傳播至人類可能已經歷了20多年的進化。
中澳科學家小組對雲南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對比分析顯示,兩者相似度達到96%~97%。這一結果可能表明,在2019年12月首次發現該病毒之前,它在人群中「隱性」傳播期間獲得了一些關鍵突變。在新冠病毒剛接觸人類的「隱性」傳播期,感染者沒有症狀或者只出現輕微呼吸道症狀,肺部正常,難以引起足夠重視。隨著病毒的進化及突變發生,新冠病毒開始完全適應人類宿主,導致人傳人持續快速暴發。科學家推測,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已經經歷了20多年的進化過程。
研究人員指出,回溯追蹤2019年12月之前呼吸道症狀患者的樣本,有助於揭開新冠病毒「隱性傳播」之謎。新冠病毒還有可能是重組病毒,這無疑會加速疫情大規模暴發。不過,確定病毒重組的具體模式和基因組起源難度極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xfNnEBnkjnB-0zlZ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