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丁格的猹
又是明星因為沒有文化才開玩笑的嗎?
現在,95年以後,紅小花趙露思主演的新劇《胡同》正在熱播中。 對於像趙露思這樣來自網易的非科系演員來說,從以往的古裝劇跨越到這樣的古裝劇,顯然對表演的標準和要求也提高了很多,趙露思也因為有點自豪的表演受到了很多質疑。
當然,比趙露思表演更大的爭議來自趙露思在採訪中的「翻車」。
談及自己飾演的女主角田棗——在解放初期對女性基層幹部的看法,趙露思竟然說:「黨成立的時候。」 不知是一時說錯了話,還是混淆了「建國」和「立黨」兩個時期。
不過,也有網友猜測,在拍攝《胡同》的時候,趙露思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出演了另一部獻堂電影《1921》,因此混淆了兩部戲。 由此,不能判斷她什麼時候不知道建國和建黨。
隨後,還出現了一些銷售號,幫趙露思做圓場,讓趙露思逃跑了。 我想她把兩部電視劇混在一起記住了,即使一時說錯了嘴,也不會受到那麼多提綱挈領。 大家要多關心一下電視劇本身。 你沒必要抓住演員錯誤的一句話不管。 為了黑色而製造黑色。
但仔細分析趙露思的採訪,不難發現趙露思明確提到「黨成立時,有一個女孩變了、做了什麼」。
眾所周知,《1921》作為一齣戲,趙露思在其中扮演的只是一個沒戲的小角色,要強調做了多少事,改變了多少顯然有些勉強,所以趙露思《胡同》 作為電視劇的女主角,如果只是一時的順口溜,還真的把建黨和建國搞混了,那就真的沒做好作業太不應該了。
當然,因為沒有文化、不懂歷史,尷尬的明星顯然不僅僅是趙露思。 這樣低級的錯誤在娛樂圈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最有名的是年輕時因不知道「在抗日戰爭中戰鬥了8年」,至今仍被奉為黑歷史的楊丞琳。
大部分明星藝人雖然學歷不高,但至少受過義務教育,如果連課本上的基本歷史知識都不清楚,確實有些勉強
除了趙露思、楊丞琳這樣歷史常識模糊的例子外,很多明星都因為語文問題翻了車。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孫儷生下兒子後,媒體對孫儷說「喜麟兒」,卻央求孫儷「我兒子不叫麟兒」,結果釀成了一起大烏龍事件,讓孫儷失去了不少好感。
像劉詩詩這樣讀白字、把「沮喪」讀成「服喪」的例子越來越多,顯然,這種低級錯誤已不能只靠一時的誤會來解釋。
不僅是文科知識,數理化對那些偏科的額明星來說顯然是超綱的。 最有名的事件是,在當初的跑男節目中,除了剛剛高考結束的關曉彤之外,其他很多明星都不能解答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問題。 觀眾也有不明白的事情。 是自己高估了這些明星的文化水平,還是低估了他們的表演? ——畢竟,他們是故意裝作不來演戲,還是那場表演比他們演戲的時候逼真多了?
當然,比起那些可能真的不明白的明星,那些不懂裝懂的明星引起了更多的爭論。 典型的代表是「老幹部」靳東。 雖然在劇中飾演習慣於成功者的靳東,將這種強制的性格帶入了現實,但多次出現類似「諾貝爾數學家」的笑話。
附庸風雅用繁體字寫錯別字,更是一個老毛病。
但是,明星的肚子裡是否真的有墨水,在沒有劇本的即興採訪中是見不到真章的。 當初,和李健一起在人大演講的靳東,在整個過程中都答不上來,甚至不敢輕易說出最近看的兩本書。 與高談闊論的李健相比,靳東可以說在粉絲面前完全去掉了文化人過濾器。
不能因為學術行業有專家,就對明星的文化水平要求太嚴格。 但是,如果是「九漏魚」,連最基本的中小學文史常識都不懂的話,就無法確實地說話。 劇本也不明白吧。
另外,如果以後的流量明星就是這樣的文化水平,如何給追趕他們的青少年樹立好榜樣呢?
所以對於明星藝人來說,無論是為了自我提升,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劇本中的角色,為了給青少年粉絲樹立榜樣,塑造更好的角色,多讀書都沒有壞處。 現在,希望明星能從長遠看,不要只想著賺錢的方法。
大家覺得呢? 歡迎使用消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