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竟然也能降低高血壓風險?

2024-09-28     搜狐愛運動

刷牙,是大家每天都會做的事,它不僅可以消除口腔中的食物碎片和牙菌斑,還能按摩牙齦、清新口氣,預防口腔疾病。但你知道嗎,刷牙竟然還能降低高血壓風險,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聯繫?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口腔疾病,可能引發高血壓

人的口腔中有數百種不同的細菌,如果不將牙齒清潔乾淨,就會助長細菌滋生,引發牙周炎、牙齦出血等慢性感染性疾病。

而近年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口腔慢性感染和炎症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例如中重度牙周炎可能增加高血壓的發病率。這是因為當口腔內出現感染和炎症時,局部組織的炎症細胞因子水平升高,並進入血液,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此外,炎症還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關。

所以,希望你好好刷牙的,除了牙科醫生,還有心內科醫生。

高血壓,也可能導致口腔問題

而高血壓同樣可能導致口腔問題,例如,大家平常刷牙時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等情況,你以為是牙周炎,其實可能是高血壓性牙齦出血它與高血壓患者首次發病、血壓不穩、未堅持服藥、近期接受抗凝治療等情況息息相關。此外,冠心病患者也可能出現高血壓性牙齦出血的情況。

這可能是由於血壓太高,導致微循環出現障礙,使內皮細胞受損,從而引發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不僅如此,高齡、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系統功能儲備較弱,因此他們對口腔感染、炎症和疼痛的耐受性較差,更容易在治療中出現高血壓危象、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意外。

由此看來,高血壓與口腔疾病之間會互相影響,以上兩種情況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或干預呢?

好好刷牙,遠離高血壓風險

首先,你可能需要做好刷牙這件小事。

別看刷牙很簡單,有研究報道,發現與幾乎不刷牙的人相比,每天刷一次可使高血壓發病風險降低23%;每天刷兩次及以上,高血壓發病風險可降低45%

此外,刷牙也是有講究的,教你幾招,讓你不再無效刷牙。

1

刷牙次數:早晚至少刷2次牙

睡前刷牙:晚上睡覺時,身體各項機能處於休息狀態,此時唾液分泌降低,細菌繁殖速度提高。若睡前不刷牙,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沒有清除乾淨,有害細菌便會大大增加,引發牙齒疾病。

早起刷牙:睡覺時,口腔處於封閉狀態,在缺氧的環境下,易滋生各種厭氧菌,所以即使睡前刷了牙,早上也要刷牙,以便在進食前儘量清除細菌。

2

刷牙時間:單次3~5分鐘為宜

有時為了趕時間,刷一次牙可能就幾十秒鐘,很難達到清潔效果。實際上,刷牙時間以3分鐘左右為宜,建議在飯後進行,力度適中,不需要太過使勁。

3

刷牙方法:宜豎不宜橫

橫著刷牙會損傷牙頸部,且不易清除牙縫內的食物殘渣,正確的刷牙方法是豎著刷,讓刷毛與牙長軸呈45°,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咬合面來回刷。

4

牙刷:軟硬因人而異

選用小頭多束的刷頭有利於清潔口腔「衛生死角」,至於軟硬度的選擇要因人而異,例如老人、兒童或有牙周病的人,宜用軟毛刷,吸煙或容易沉積牙結石的人,則可以選擇中等硬度的刷毛。

做到以上4點,能讓刷牙效果事半功倍,另外還可以定期到牙科清潔牙齒或檢查,讓牙齒更加健康。

此外,如果出現口腔問題或準備進行口腔治療,都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建議持續監測自身血壓水平,更全面地篩查高血壓隱匿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a6504d5ab57100300de759dc6309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