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間,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公布「2022年4月份國產網絡遊戲審批信息」,共有45款遊戲獲得版號。這是自2021年7月22日以來,國家新聞出版署首次下發遊戲版號,總共時隔263天。
在此次獲批版號的45款遊戲中,有37款移動端遊戲,5款客戶端遊戲,2款休閒益智類手游,1款Switch遊戲。重點遊戲包括三七互娛的《夢想大航海》、西山居的《劍網3緣起》、心動網絡的《派對之星》等。
多位行業人士、遊戲公司高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都表達了對這一消息的激動。伽馬數據總經理滕華直言,這是遊戲行業非常大的一個利好消息。
「國家此次發放遊戲版號,一定程度上還是希望能夠促進整個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企業也會把握住此次機會,無論是防沉迷還是發揮遊戲在教育引領中的作用,都將依然是遊戲公司的重中之重。」一位資深遊戲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受此消息影響,4月11日當晚,嗶哩嗶哩、虎牙、網易等中概遊戲股集體走強,4月12日開盤後,A股、H股遊戲板塊也應聲大漲。截至發稿,A股中冰川網絡「20cm」漲停,天舟文化、中科雲網、大晟文化、游族網絡漲超10%,中青寶漲超6%;H股嗶哩嗶哩漲超8%、心動公司漲超7%,網易、騰訊控股雖然不在本次版號發放之列,但受遊戲板塊帶動股票也都上漲近3%。
45款遊戲獲批版號
遊戲公司董事長「喜極而泣」
遊戲版號恢復發放,最欣喜的無疑是遊戲企業。
當晚,心動網絡董事長黃一孟就在朋友圈感慨:「終於有版號了,喜極而泣。」並附上了一張網絡遊戲出版物號核發單。
圖片來源:黃一孟朋友圈手機截圖
心動網絡公關負責人陳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1年上半年,公司旗下遊戲《派對之星》就已經進入送審流程,在去年7月版號停發前,遊戲已經反饋多輪意見,因此公司對於一旦版號恢復發放後,《派對之星》可以拿到版號,是有預期的。
「此前每個月都有消息說要發版號但都被闢謠了,所以公司並沒有押寶4月發版號,而是按照行業較低的版號恢復發放預期來進行戰略和業務規劃的。」陳承介紹道,2022年2月17日,《派對之星》先行在日本上線後,遊戲在日本iOS免費遊戲榜登頂12天,在免費動作遊戲榜登頂23天。目前仍可維持在日本iOS免費遊戲榜單前五名以內。而如今《派對之星》拿到版號,預期將對今年公司國內業務有邊際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核發並被視為遊戲產品發行、運營「通行證」的遊戲版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幾個月來任何關於遊戲版號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市場的強烈反應。
經歷了7個多月的版號凍結,大部分遊戲公司的屯糧都陷入了停滯。Wind數據顯示,在A股網絡遊戲板塊已披露2021年年報或業績預告的25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2021年出現虧損,10家公司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
根據《2021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965.13億元,較2020年增收178.26億元,但增速較上年同比縮減近15個百分點;自研遊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558.19億元,同比增長6.51%,增速較上年同比縮減約20個百分點。
可以看出,雖然遊戲市場銷售收入依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報告指出,2021年市場新產品上線較少,流水主要依靠過去的產品支撐,由於過去產品的帶動消費能力在逐步減弱,付費玩家的消費意願也隨之降低。
版號重啟為產業利好
3年累計審批版號約3700個
對於整個遊戲產業而言,上一次公布遊戲版號還是2021年7月22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披露的信息統計發現,2019年~2021年遊戲版號(含進口遊戲版號)下發數量分別為1545、1405、755,三年累計審批版號約3700個。不過,在2021年7月後均未下發新版號,2021年全年版號數量與上年相比減少了46.26%。
這並不是遊戲行業第一次苦苦等待版號發行。早在2018年,整個遊戲行業就曾經歷了大半年的版號凍結。
根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伽馬數據(CNG)聯合發布的《2018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在遊戲行業版號凍結、總量調控的環境下,2018年遊戲產業在整體收入上的增幅明顯放緩。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144.4億元,同比增長5.3%。彼時,在這一環境下,2018年前三季度國內A股上市的51家遊戲公司中,共有21家公司出現了凈利潤下滑,占比42%。
中信建投證券相關報告曾指出,相對於2018年的行業監管收緊,2021年再次暫停遊戲版號發放,是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更類似於配套政策的跟進。目前政策內容也集中於未成年人遊戲管控(防沉迷和管控)。
如今,隨著遊戲版號恢復,伽馬數據總經理滕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直言:這是遊戲行業非常大的一個利好消息,「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不斷地出現一些新的問題,而遊戲版號無論是暫停還是恢復發放,其目的都是推動遊戲產業的健康發展,給予企業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遊戲行業的門檻越來越高。」滕華認為,企業倒閉、裁員並不是一個新現象,也不是因為版號的暫停發放導致。隨著遊戲產業的發展和用戶需求的提高,過去幾個人就可以做一款產品並在市場上運營的時代已經過去,市場需要的是質量更高的產品,他說道:「版號暫停發放的這幾個月反而讓一些公司能夠去思考什麼樣的產品才符合用戶習慣,新產品該如何創新?老產品又要怎樣突破?不然即便獲得了版號產品的生命力也不會持久。」
滕華認為,在版號暫停發放的幾個月中,一些公司擁有版號的產品並未急於推出,這是因為很多公司還在調整產品策略、創新遊戲玩法,為產品能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做準備。這正說明了版號雖然很重要,但只有版號卻不顧內容、玩法、創新是行不通的。
圖片來源: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截圖
記者|溫夢華 李佳寧 編輯 | 文多董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