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譚:《鄉村巴士》藏著多個細節,沒有經歷過根本就看不出來

2023-01-18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中國奇譚:《鄉村巴士》藏著多個細節,沒有經歷過根本就看不出來

《中國奇譚》開篇扔出的王炸《小妖怪的夏天》,一下子就籠絡了大批觀眾的心,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個。

但是,隨著第三集《林林》和第四集《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的播出,一些人就感覺到了疑惑。因為這兩集在很多人看來仿佛沒什麼新意,內涵也不足,都是那種讓人一眼就看穿的套路。

甚至於《鄉村巴士》連故事都算不上,更像是一個人孜孜不倦地在回憶過去,也僅是回憶過去。沒有離奇的情節起伏,沒有劇烈的矛盾衝突,也沒有出乎意料的結局扭轉,就這麼平平淡淡講了一個鄉村巴士的故事。

雖然《鄉村巴士》不像《小妖怪》那樣衝擊心靈,也不像《鵝鵝鵝》那樣陽春白雪,更不是《林林》那般讓人皺眉,但,我很喜歡!

楊角風談中國奇譚第5期:《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並不拉垮,因為它原本就是拍給特定的人看!

一、

按照慣例得介紹劇情,但是《鄉村巴士》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篇散文,沒辦法通過幾句話來說清楚。

所以要想解釋這部片子究竟講了什麼,得站在作者的角度,徹底代入到劇情中,而且還得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調整觀看的視角,才能真正看懂這部片子。

或許很多人都看出來了,鄉村巴士代表著現代化進程,王孩兒的病和神仙都代表著愚昧和無知。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視野的開闊,這些東西都一去不復返了,鄉村也不再是記憶里的鄉村了。

確實,作為一名80後,又是一名北方人,這種鄉村的變化,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所以才深有感觸。下面,我們就站在作者的角度,來好好講一下,《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究竟講了個什麼故事?

這部片子的作者是劉毛寧,所以我們就以劉毛寧的視角,來看待這件事:

首先是故事背景,應該是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或者剛過2000年,地點是河南的一個小鄉村。村子裡看不到青壯年,只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口吃飯聊天,幾個孩子,一條狗。

故事剛開始的時候,王孩兒站在文武學校門口等鄉村巴士,但是並不上去。我(楊角風)小時候,村子太窮,也沒有修柏油路,所以並不通公共汽車。包括後來我去讀中學,都要步行三公里到104國道上面,在那裡攔車去城裡讀書。那時候就羨慕住在鎮上的同學,他們那裡每天早上會有一班公交車去城裡。

二、

其實通過簡單的背景介紹,也能分析出相當多的細節,比如那個文武學校。

上世紀90年代,不知道是受武打電影的影響,還是因為氣功的流行,不僅僅是河南,包括河北都開始流行上武校。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有一次村裡來了少林武校的學生表演頭磕磚,以及翻跟頭……

沒多久,我的同班同學就開始接二連三的不見了,後來我才知道,他們都被父母送去武校了,我也常聽他們回來吹牛: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但是,多年以後,我那些去學武的同學,既沒有繼續深造讀書上大學,也沒有發現能強身健體,報國安天下。但在當時,少林功夫確實流行,人人也都想成為李小龍這樣的明星,就算成不了李小龍,李連杰,成龍也行。

其實我知道,那些去學武的同學,大都學習不怎麼好,當父母的不過是給他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而已。而且這種選擇是伴隨著時代在發展的,就像《鄉村巴士》中所表達的那樣,村子裡沒有青壯年。那些青壯年都南下廣州、深圳或者長三角地區打工,這群孩子們也是最早的那一批留守兒童,送去寄宿制的(片中不是)文武學校,反而成了首選。

只是這種文武學校大都不長久,開不了幾年就倒閉了,《鄉村巴士》中的文武小學,一開始還有人在院子裡練武呢,到後來還是改回了崗劉小學,連帶著院子裡的那棵吊沙袋的大樹都被砍了。

三、

《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的故事,是從劉毛寧發現自己有三個影子開始的。

其實仔細觀察那三個影子,一個是路燈照出來的,一個是家門口的門燈照出來的,另一個則是屋子裡的燈照出來的,所以有了三個影子。

關於影子的故事,想必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小時候奶奶跟我說,不要被人踩到影子,不然的話會長不高。所以每次,我都怕被別人踩到影子,甚至自己走路時也不敢走到燈下面,以免誤踩。同樣,我隔壁的肥爺爺也告訴我,每個人都有一個影子,要是發現沒有影子,就代表魂被妖怪吃掉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我更不敢走到燈下,從而讓自己沒有影子,導致靈魂被吃掉。

跟我們一樣,劉毛寧也納悶自己的影子為什麼會是三個,但是當媽媽的並沒有好好回答孩子的疑問,而僅僅是粗暴的不讓他胡思亂想,而去早點睡覺。

後面就是一系列劉毛寧自己玩耍的鏡頭,這倒讓我們很奇怪,也不合邏輯。

事實上,整部片子中,就沒發現過劉毛寧的玩伴,這一點都不像是在農村生活的孩子。而且,所有的畫面中,也很少見到其他的小孩子,這倒是跟我前面的推斷類似。懷疑那個文武小學也有寄宿學生,只不過劉毛寧的雙親中,只有爸爸外出打工了,所以他才能每天回家。也有可能劉毛寧並沒有就讀文武小學,而是去隔壁村上的正常的小學,導致在本村沒有朋友。

四、

在劉毛寧的回憶中,村子裡有很多讓人感覺到奇怪的人或事,這些也穿插在他獨自玩耍的過程中。

比如他抓螞蚱時經過的土地廟,這座廟非常簡單,就一個土地公一個土地婆。當地人會來求子,拜過之後拿走樹上拴著的小鞋子,要是如願了,再來還願。

而劉毛寧經過這裡的時候,恰好見到了一對夫妻來許願,旁邊還跟著一個小女孩,看得出,他們是想要兒子。其實那個年代,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生多了會罰款。但其實我熟知的河南人,大都不會只生一個,這倒是跟我們老家河北相似。

在劉毛寧獨自玩耍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山洞,看得出這個洞並不是自然形成的。他停留了一下,遠遠躲開了這個山洞,看來他是聽過什麼詭異的傳說的。

隨後,《鄉村巴士》的主角之一王孩兒的故事開始了,劉毛寧講到這個王孩兒每次都等巴士,但是每次都不會坐上去,就這樣傻呵呵以一種上半身搖擺的姿勢等在那裡。

如果仔細觀察王孩兒站立的地方,能看到崗劉村的告示,大體意思是說有開發商要來這邊開發,需要徵用大家的地。這是一件好事,畢竟自己種地賺不到多少錢,賣給開發商呢,年年都能分錢。

而告示中還特意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叫拴緊,提出會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上蓋個公共廁所。

後來村子裡村民乘涼時,也在討論這件事,還提到開發商都已經到村子裡了。只是劉毛寧不想聽他們聊這個,更想聽三爺爺講王孩兒怎麼在洞口遇妖怪的事。

五、

從後面劉毛寧去三爺爺家幫忙薅香椿,以及三爺爺做香椿拌豆腐給他吃來看,這爺倆的關係還是相當不錯的。

所以,有理由推斷,這個三爺爺可不僅僅給劉毛寧講了王孩兒在山洞遇到妖怪的故事,還肯定給他講了關於三個影子的故事。大概是告訴他,另外兩個影子是守護他的小鬼,就像三爺爺老眼昏花,也有兩個小鬼幫著做飯一樣。

因為三爺爺成功幫他解釋了三個影子的原因,所以當天晚上劉毛寧便開始做夢,結合白天給虎子抹藥的事。夢到自己的狗跟著自己的影子出去玩,還去三爺爺家的小鬼那偷吃了一口香椿豆腐,隨後便去土地廟跟著小神仙一起玩。

這時候的劉毛寧是沉浸在自己的合理解釋中不可自拔,也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因為一切疑問都可以通過神啊,鬼啊,來解釋,解釋通了,就釋然了。

但隨著春去秋來,開發商開始下一步動作了,或許是占用了土地廟的地,也或許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土地廟被拆了,隨後又在其他地方新建了一個。

但這種行為在劉毛寧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畢竟神仙的廟,你也敢拆?

隨後,劉毛寧轉述老人們的話:

「神仙看到自己的家被拆,就該走了……」

所以,新建的土地廟,因為神仙走了,人們也就不再去求子,樹上也不再出現小鞋子了。

六、

這時候,劉毛寧養的那條狗也不行了,其實從前面給它上藥不停舔掉就能看出來,這是必然的結果。

劉毛寧不想承認狗狗死了,所以想像成它變成了植物,從它的身體中長出來。而真正的狗狗就跟手中的那隻螞蚱一樣,最終被埋進了土裡。

其實這時候,劉毛寧已經開始懂得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了,也開始對三爺爺的話產生懷疑。他站在燈下注視著影子,就是在思考,狗狗去哪了,影子又去哪了?

也就在這一晚,他又做了一個夢,而這個夢又合理地解釋了這一切:

他夢到了鄉村巴士又來了,不僅接走了自己的虎子,也接走了自己的影子,以及三爺爺家的小妖怪,土地廟的土地公和土地婆以及小神仙們。

當然,最重要的是,鄉村巴士還接走了一直在等車,卻從來不上車的王孩兒……

這時候,我也在思考,為什麼王孩兒一直在等車呢?

看到這裡,我想通了,王孩兒應該是在等父母回家,畢竟沒有父母會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天天去等車。王孩兒最開始應該不是一個人,至少有大人照顧的,但是他們去世了。所以,村子裡只剩下了王孩兒一個人,他雖然傻,但是仍然記得是鄉村巴士帶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他要去等父母回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趟鄉村巴士只會帶人走,卻從來不會帶人回來。

而這個王孩兒,大機率名字叫王拴緊,就是前面提到的告示。因為開發商來村裡開發,大部分村民是不願意賣地的,只有這個拴緊家的地,村長能信誓旦旦說會被占用蓋廁所。

七、

而王孩兒之所以要跟著神仙離開,是因為,他本就是來自於神仙的饋贈。

名字叫拴緊,大機率當初其父母也是去土地廟求來的,他就是父母拴在樹上的鞋子求來的。

當然,後來的劉毛寧也知道了王孩兒是怎麼變傻的,原來是當年的一次發燒,沒能及時治療,導致了後遺症,變傻了。這其實也跟其是求來的有關,他的父母必然愚昧,不然的話不會去求子。也正是因為愚昧,導致孩子發燒的時候,不去及時治療,而選擇了拜神。

若王孩兒沒有變傻,他也不會一個人孤單單晃蕩,他的父母也不會丟下他不管……不過,王孩兒的結局不會太好,大機率是死去了,死在了一個無人的角落。

後面是冬天了,冬天意味著外出打工的人們要回家過年,劉毛寧去田野放穿天猴,也是一種迎接父親回家的方式。而最後響起的嗩吶聲,則代表村子裡有喪事在舉行,可能是王孩兒的,也可能是三爺爺的,同時也是劉毛寧對再也回不去的鄉村的哀悼:

「在農村,人們跑去田地里拉野屎非常普遍。這使得公共廁所立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周圍的土地上依然種著糧食。等到寒冷過去,然後迎來新一輪的耕作。」

看完這部片子,我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因為劉毛寧跟我一樣,也是再也回不去那個記憶中的農村了:

記憶中的農村,姥姥養雞,爺爺養羊,去姥姥家要記得每天撿雞蛋,去爺爺家要記得每天去割草;喝水要去井裡打,直到快讀中學了,才有人到村子裡挖溝,說要通自來水;村子裡有電視的人家不多,就算有,也是黑白的,晚上小夥伴們都是湊到炕頭聽肥爺爺講故事;那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想玩遊戲得小夥伴們一起玩,同樣能玩出花來;麥秋要去割麥子,壓麥子,收麥子,秋天要去掰玉米,刨花生……

跟劉毛寧一樣,我們也會面臨親人的離去,也會想像燒掉的紙馬車拉著他走的樣子,哭得稀里嘩啦。

而如今的我,想像力退化的實在太嚴重了!

下期預告:小滿小滿,你做噩夢啦?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世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15fdbb5abf4355d1039fcc70d265c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