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廚房安全隱患,嚴重可致命!尤其第一個,很多人都中過招

2023-10-28     科普中國

原標題:9個廚房安全隱患,嚴重可致命!尤其第一個,很多人都中過招

廚房是烹調美食的聖地,承載了家庭的煙火氣和歡樂。和家人一起做菜、聊天,這場面太溫馨了。

不過,廚房「重地」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稍有疏忽就可能會釀造悲劇,甚至連房子都有可能被「炸」了。

這篇文章我們盤點了廚房中9個常見的致命安全隱患,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01

發霉的菜板還一直用

很多人家裡廚房用的都是木質菜板,用的時間久了上面會有很多劃痕,木質菜板又疏鬆多孔,容易受潮,也是很多細菌、黴菌的溫床。

如果菜板發霉了建議就別再用了,否則會增加食物中毒甚至是肝癌的風險。平時使用菜板後,要及時清洗乾淨並放在通風乾燥處懸掛晾乾。

圖源:pixabay

02

冷凍食品直接下油鍋

冷凍食品有冰,如果直接放進滾熱的油鍋里,冰會升華迅速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溢出的過程還會攜帶一些熱油,容易燙傷,食物也可能會炸開,如果油滴遇到明火更是危險。

03

用高壓鍋煮粘稠食物

高壓鍋之所以能把一般鍋做不爛的食物烹調的特別軟爛,就是因為它能給食物施加更大的壓力,能將鍋內水的沸點提高至120℃。

高壓鍋的鍋蓋上都有一個排氣閥,用來釋放蒸汽、控制鍋內壓力。

用高壓鍋做粥、豆子等粘稠食物的時候,排氣孔很容易堵塞,還有煮肉的時候如果放水多也容易堵塞排氣孔,如果高壓鍋沒能及時調整鍋內壓力,就會引發爆炸。

所以,在使用高壓鍋之前一定要看好最小水位線和最大水位線的位置,並要檢查排氣閥是否有堵塞、橡膠圈的密閉性,使用後也要及時清理排氣閥。

另外還得注意高壓鍋的使用年限,一般高壓鍋使用年限為5~8年,不同品牌和材質的有所差異,大家需注意看好說明書。

04

在開火的爐灶旁倒麵粉

在廚房邊開火做飯邊倒麵粉而引發爆炸的新聞屢見不鮮,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麵粉又不是火藥,為啥也會爆炸?

圖片來源:pixabay

麵粉的確會爆炸,但不是所有的麵粉都會爆炸。麵粉爆炸需要具備5個條件:[1]

有能夠被氧化的粉塵:麵粉就是。

有氧化物:比如空氣中的氧氣,粉塵/空氣混合物中氧氣濃度達到一定值,超過極限氧濃度就會引發爆炸。

粉塵懸浮成一定濃度的浮云:倒麵粉的時候飄起來的麵粉粉塵就是這樣的浮雲,到達可引發爆炸的濃度就存在危險。但如果是堆積在桌面的那種麵粉,就不會發生爆炸。

火源:火源達到一定的能量和強度會引燃浮雲。

密閉空間:密閉性會影響粉塵的濃度,進而影響爆炸的威力。

所以,即使少量麵粉不會爆炸,但為了安全,還是別在開火的燃氣爐旁邊倒麵粉。

除了麵粉之外,建議也別在爐火附近使用噴霧、殺蟲劑、酒精、廚房紙、抹布也不要在灶台附近的牆壁上貼保鮮膜。

05

油鍋起火倒水滅火

做菜的時候油鍋燒的太熱,油很容易著火。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隨手用水去滅活,雖說水能滅火,但這油鍋里的火還真不行。

水和油本就互不相融,如果把水倒進「火力十足」的油鍋里,會形成「炸鍋」,使油火到處飛濺,容易誘發更大的火災。

正確的做法是,用鍋蓋或者大一些的濕毛巾蓋住著火的鍋,隔絕氧氣,這樣火自然就會滅了;還可以把切好的菜沿著鍋邊倒進去。

06

菜板和刀具沒有生熟分開

生的食材可能存在細菌或寄生蟲污染,處理食材的時候生熟共用一塊砧板,可能會導致交叉污染,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使用砧板要生熟分開,切肉和切菜要用不同的砧板,或者正面切蔬果、背面切生肉。切完生肉一定要徹底清洗砧板,懸掛晾乾。

07

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沒有窗戶的封閉式廚房,不利於排出烹調油煙;還有些人炒菜時沒有開抽油煙機的習慣,這些習慣很不利於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

烹調油煙含有約220種成分,包含苯並芘、揮發性亞硝胺、雜環胺類化合物等致突變物和致癌物。[2]長期處在油煙環境中,可能會導致咽喉炎、鼻炎、氣管炎等疾病,嚴重則會誘發肺癌。

一些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實餐飲油煙暴露與人群的肺癌發病存在關聯性,且顯著增加非吸煙女性肺癌風險。[2]

烹調油煙還會引起身體的氧化損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炒菜的時候一定要先打開抽油煙機,注意廚房通風。

08

燃氣灶軟管常年不換

燃氣灶的橡膠軟管是很多人會忽略的地方,使用時間太久軟管會發生老化、鬆動,可能會導致燃氣泄漏,發生爆炸。

一般的燃氣橡膠軟管安全使用壽命為2年,日常一定要定期檢查,如果發現鬆動、裂紋、老鼠咬破等一定要及時處理。

09

用微波爐加熱雞蛋

微波爐是很多人生活上的好幫手,但是如果操作失誤,它也是個「暴脾氣」,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用微波爐加熱。

例如,用微波爐加熱雞蛋就是個相當危險的操作,可能雞蛋變「炸蛋」。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微波爐加熱食物是由內向外把食物熱透的,微波直接輻射到食物的每個角落,引起食物內部的極性分子(比如水、脂肪、糖)急劇摩擦、碰撞,於是食物的各部分瞬時獲得熱量而升溫。[3]

雞蛋內部幾乎是個密閉的空間,微波爐加熱的時候內部溫度瞬間升高,又不能及時散發出去,壓力過大就會炸開,無論是去殼雞蛋還是沒去殼的雞蛋,都不能直接用微波爐加熱。

除了蛋類之外,未開口的堅果、松子、帶有腸衣的香腸、部分水果(帶皮的葡萄、藍莓、聖女果)、盒裝或袋裝密封的牛奶、干辣椒等也不能放進微波爐。

還有一些材質的容器也不能用微波爐加熱,比如錫紙包裝、泡沫盒、易拉罐、塑料碗、牛奶盒、紙盒、木製容器、搪瓷容器、普通玻璃容器以及任何含有金屬成分的容器。

另外,也不能用微波爐加熱冷水,因為微波爐加熱水的時候,即便水已經燒開了也看不到沸騰,外力碰一下就會劇烈沸騰,容易燙傷。

總結

廚房安全無小事!為了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這9個廚房安全隱患一定要留心。

參考文獻

[1]李思琦. 糧食粉塵爆炸的定量危險性評價[D].東北大學,2014.

[2]李旭,李曉丹.餐飲油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J].節能與環保,2019,(2):28-29.

[3]池建偉, 魏振承, 徐志宏,等. 微波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與發展[J]. 保鮮與加工, 2003, 3(001):7-9.

策劃製作

作者丨薛慶鑫 衛健委首批營養指導員 中國註冊營養師

審核丨魏銳 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 教授

策劃丨鍾艷平

責編丨鍾艷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09e764132b02d1fe37243eccafdf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