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背後的燈塔工廠:5分鐘生產一台挖掘機 | 走進標杆工廠

2022-04-28     吳曉波頻道

原標題:「大國重器」背後的燈塔工廠:5分鐘生產一台挖掘機 | 走進標杆工廠

長按掃碼立即購票

和吳曉波老師一起看工廠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1989年,一位省領導帶隊到湖南一家焊接材料廠視察,看到工廠的大門上貼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建設一流企業」,下聯是「造就一流人才」。

省領導略加思索,提議再加一個橫批:「做出一流貢獻」。

「建設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也許正是這三個「一流」,讓當初的地方小廠成為了如今的「大國重器」——三一重工。

「世界泵王」全球最長鋼製臂架86米泵車、「全球第一吊」4500噸履帶起重機……這些僅僅聽上去就令人感到震撼的產品,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製造的硬核實力。

去年5月,三一首次躋身《福布斯》全球企業500強,是榜單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工程機械企業。

而在背後支撐這些光鮮亮麗成績的,正是三一在堅定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形成的智能工廠和智能製造能力。

5月15日—16日,我們將攜手飛書一起走進標杆工廠第二站——三一重工,吳曉波老師將帶大家探訪工程機械行業領先的智能化「燈塔工廠」,以及首次開放參訪的重卡工廠,一起看看「大國重器」背後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實踐。

5月15日晚—5月16日全天

一起去長沙三一重工

看「大國重器」背後的智能工廠

點擊按鈕立即購票

去三一重工看什麼

很多人對三一重工的第一印象是挖掘機,因為在大大小小的工地上都能輕易看到它們。

由於性能要求高,挖掘機向來被稱為工程機械行業「皇冠上的明珠」,而平均5分鐘下線一台挖掘機的「三一速度」,成功撐起了它連續11年全國第一、連續2年全球第一的銷量。

在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三一還有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成套路面機械等多種銷量第一的產品,哪怕與德國的工業4.0標杆相比,這個成績也毫不遜色。

要知道,僅僅是如此龐大的訂單量,就對工廠、工藝和生產線提出了極高要求。

據了解,早在2008年,三一就在湖南長沙籌建18號工廠,開啟了數字化建設,這也是此次標杆工廠之行的目的地之一。

4年後,18號工廠全面投產,當年即實現了產品研製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產能提升23%、不良品率降低15%、整體運營成本降低24%的好成績,被業界稱為「最聰明的工廠」

2019年,三一又對18號廠房進行了「再造」,這次的目標是打造集團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項目。

所謂「燈塔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評定的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製造工廠,而僅僅是入選,就需要集成至少5個世界級領先水平的技術應用,包括自動化、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大數據分析、5G等。

改造完成後,18號工廠成為了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先的「燈塔工廠」,具備60餘種型號產品混裝能力,有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港口機械等多條裝配線,實現了高度柔性生產。

以下料環節為例,由智能天車將泵車製造所需鋼板自動吊入作業台,智能調度高速等離子切割機進行切割。前面我們提到的「世界泵王」,便從這裡起步。

18號工廠最大的特點是,10萬平方米的廠房聚集齊了八大工藝,實現了一塊鋼板進入、一台整車開出,大大降低了場內物流成本。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利用數字檢測、IoT、數字孿生等尖端技術,消除瓶頸工序,最終才能實現從鋼板被送入到加工完成被送出的無人化「黑燈工廠」。

這次標杆工廠之旅,我們也將去到投產不久且首次開放參訪的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

據了解,總投資220億元的重卡智能產業園,將進行燃油重卡、電動重卡、氫燃料重卡以及其他核心產業鏈的規模化生產,預計產值超1500億元,再加上新一線混凝土機械輻射產值將突破6000億元。

在三一智聯重卡工廠,我們可以看到衝壓、焊接、塗裝三大全自動化生產線,以及高效率總裝線,直接感受從一塊鋼板變成一台重卡的奇妙之旅。

看工廠可以收穫什麼

在三一重工,我們將通過一天一晚的學習與交流,完成一次「智造之旅」:

5月15日晚上:先導課

介紹工廠特點、發展、優勢,並由專家導師從專業角度為大家梳理學習邏輯,引導大家從自身開始思考,帶著問題去看工廠。

5月16日上午:兩座智能工廠參訪

去看智能工廠的實際應用場景及成果,現場聽吳曉波老師、帶隊導師和企業高管的講解和互動,了解標杆工廠的新知識及新技術。

5月16日下午:高管分享+討論交流+導師分享+深入復盤

參訪結束後,將請企業高管分享經驗,與大家進行面對面的問答交流,並由專家導師總結復盤,幫助大家提煉可借鑑經驗。

此次參訪,除了去工廠實地感受智能製造的魅力以外,我們還將對數字化轉型命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相對傳統的重工業耕耘30多年,三一重工經歷過多次轉型升級浪潮帶來的挑戰,而它在建設智能工廠、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積累的寶貴經驗,也值得當下的製造企業和傳統工廠借鑑。

2018年,三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梁穩根曾表示:不能實現數字化升級肯定就「翻船」,轉型升級成功就會「翻身」變得更加強大。

為實現徹底的數字化轉型,2019年以來,三一共投資近100億元,同時啟動數十座「燈塔工廠」的建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

然而,大手筆投入適用於三一這樣的大型企業,卻不一定適用於中小企業。

依託樹根互聯工業網際網路作業系統,三一實現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同時,還幫助其他製造業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這次,我們也邀請到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分享他對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工業網際網路的見解。

關於樹根互聯,還有個有趣的「挖掘機指數」,一度被稱為「中國經濟晴雨表」,在18號工廠的參訪過程中會有專人講解。

「挖掘機指數」從何而來?

2008年,三一重工做了一項創新,在挖掘機上裝上了傳感器和遠程控制系統,挖掘機每揮動一鏟、行動一步,都會形成一條數據。

到了2014年,三一有幾十萬台挖掘機分布在全中國的各個建築工地上,由此便誕生了「挖掘機指數」。通過這個指數,你可以了解中國基建的基本情況。

除此之外,這次參訪還有很多有趣環節等你來體驗。

如果你也想親自走進標杆工廠,看「大國重器」背後的智能製造實踐,探索數字化轉型的經驗與方法,歡迎跟著吳曉波老師的步伐,一起向標杆工廠取經問道。

5月15日晚—5月16日全天

一起去長沙三一重工

看「大國重器」背後的智能工廠

點擊按鈕立即購票

和吳曉波老師一起看工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0992e8b4123591cb5e047ae2d73bf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