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正在離開外高加索

2023-09-20     世界說

原標題:莫斯科正在離開外高加索

亞美尼亞總理帕西尼揚正在經歷政治生涯的第三次重大考驗。

兩年前,在輸掉了第二次卡拉巴赫戰爭以後,帕西尼揚以驚人的耐心和毅力,坦然面對國內此起彼伏的抗議浪潮表示「絕不辭職」,並旋即用2021年6月的提前選舉成績證明了自己:在卡拉巴赫的戰敗並未撼動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即使失去了在亞美尼亞民眾心裡具有特殊歷史象徵意義的重要城市舒沙,大部分人依然不吝於向帕西尼揚表達他們的信任。

也或許事情的實質不是擇優而是比爛,他們所懷有的真正態度是對帕西尼揚之外政壇其他人的集體不信任,但這對帕西尼揚來說已經足夠。

2023年,新的質疑伴隨著新的戰火,再一次燒到了帕西尼揚面前:9月19日,亞塞拜然以己方車隊遭到接連兩次爆炸襲擊為由,向安靜了三年的卡拉巴赫地區發動了最新一輪「反恐行動」,卡拉巴赫首府斯捷潘納克特遭到炮擊和無人機襲擊,數棟高層建築成為打擊目標,當地政府報告的死亡人數迅速爬升到近100人。

亞美尼亞國內的抗議浪潮隨即爆發,數千人聚集在首都葉里溫的中央共和廣場,譴責帕西尼揚的瀆職與冷漠——對於抗議者來說,三年前輸掉了第二次卡拉巴赫戰爭、一年前坐視亞塞拜然軍隊逐步蠶食和封鎖拉欽走廊、又在四個月前公開讓步,宣布願意承認卡拉巴赫為亞塞拜然領土的帕西尼揚,是這一切麻煩和恥辱的始作俑者。短短數小時內,抗議活動升級到了衝擊政府大樓,軍警為此出動了強光爆震彈等對於街頭抗議來說堪稱重型的威懾性武器,事後的統計表明至少有三十多人在抗議現場受傷,其中軍警與抗議者的比例接近1:1。

葉里溫保護政府大樓的防暴警察 / 生意人報

對於過去五年中久經風浪的帕西尼揚來說,這樣的陣仗還算不上什麼,但亞塞拜然的這次「反恐行動」,的確發生在亞美尼亞正在試圖調整航向的節骨眼上——9月9日,在宣布邊境地區再次發生交火,並稱觀察到亞塞拜然在邊境集結軍隊,可能導致局勢升級之初,帕西尼揚與多達六位外國領導人進行了通話,其中包括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伊朗總統萊西,但並未出現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名字。

「對俄羅斯的依賴是一個錯誤」

儘管類似的表態在學界或網絡輿論中不算鮮見,但帕西尼揚是烏克蘭之外,第一個將這句話以國家領導人身份說出來的人:他在9月初與義大利媒體《共和報》的採訪中說,經歷了俄烏戰爭的俄羅斯,已經「永遠地改變了」,它不再有能力兌現曾經給出的承諾。

他以此來解釋亞美尼亞在近期的一系列「轉向」操作:在同一場採訪里他直言不諱地說,此前亞美尼亞在國家安全領域對俄羅斯的依賴是一個「戰略錯誤」。幾天後的9月6日,亞美尼亞國防部宣布了與美國聯合開展的Eagle Partner2023軍事演習計劃,這是亞美尼亞獨立以來的第一次。

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的一系列舉動反應激烈,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不止一次地表示,亞美尼亞正在充當西方的傀儡和工具,試圖將俄羅斯擠出外高加索地區。

也在這一期間,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緊張態勢出現一系列升級跡象,雙方圍繞連接亞美尼亞本土和卡拉巴赫地區的唯一陸上通道拉欽走廊的爭執一再激化,雙方都在不斷報告遭遇炮擊等襲擊事件,但當亞塞拜然方面將問題集中在「亞美尼亞有意挑動局勢」的指責時,亞美尼亞在做另一件事:持續指控俄羅斯在卡拉巴赫局勢上無所作為。

仍然是在9月初,就在帕西尼揚那場引起國際注意的採訪發出後不久,其夫人安娜·哈科比揚帶著一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飛往基輔,並出席了由烏克蘭第一夫人艾蓮娜·澤連斯卡組織的「第一夫人和先生們」峰會。

安娜·哈科比揚9月7日在基輔的「第一夫人和先生們」峰會上 / Instagram

同步進行的還有一個看似無關,但引起了相當程度側目的舉動:9月1日,亞美尼亞政府向議會提交了《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並申請了後者的批准。儘管帕西尼揚本人解釋說,此舉並不會影響亞美尼亞-俄羅斯雙邊關係,但考慮到亞美尼亞在1999年便已在羅馬規約上簽字,而其國內授權批准的流程在此後延宕了二十三年,亞美尼亞政府在這個九月突然推動的審批流程仍然意味深長——今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發出了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逮捕令,理論上,所有羅馬規約締約國都有義務在普京進入本國領土範圍時對其實施抓捕。

9月9日,帕西尼揚就不斷升級的卡拉巴赫局勢與六個外國領導人進行了通話,名單中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伊朗總統萊西,也包括喬治亞總理伊拉克利·加里巴什維利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唯獨跳過了俄羅斯總統普京。

9月20日,就在亞塞拜然宣布了其「反恐行動」並炮擊斯捷潘納克特後一天,與帕西尼揚緊急召集的國家安全會議——他在這次會議上再次強硬要求俄羅斯維和部隊「採取行動」——同時,亞美尼亞議會正式通過了羅馬規約。

卡拉巴赫僵局的最後答案

比起傳統盟友俄羅斯,宿敵亞塞拜然的舉動對於亞美尼亞來說不那麼值得意外。

今年4月,在逐步推進的小規模蠶食行動之後,亞塞拜然最終徹底封鎖了曾經出現在2020年三國停火協議核心位置、約定由俄羅斯維和部隊進行控制的拉欽走廊,卡拉巴赫地區僅存的尚未落入亞塞拜然實際控制的斯捷潘納克特及其周邊地區因此陷入軍事封鎖,當地食物、藥品和生活物資很快發生短缺,帕西尼揚的求援呼聲,至少在他自己看來,並未收到應有的回應。

一個月後,在越來越大的內外壓力下,帕西尼揚做出亞美尼亞方面迄今為止的最大讓步,宣布葉里溫已經做好承認卡拉巴赫地區是亞塞拜然領土的準備,前提是要求亞塞拜然保障當地亞美尼亞族人的各方面權利。

此舉曾被認為帶來了談判曙光,但現實並未按照理想設定發展。在此之後,雙方的談判再次陷入僵持,並在今年7月宣告暫時中止。

9月,在不斷增加的有關炮擊和小規模軍事衝突的報道之中,亞塞拜然再次強調,要求亞美尼亞從卡拉巴赫地區撤出軍事人員,這一要求隨後被巴庫進一步澄清,即這裡的軍事人員也包括卡拉巴赫地區未被承認的「阿爾查赫共和國」的武裝部隊。9月19日凌晨,亞塞拜然報告了連續兩起卡車遭地雷炸毀的事件,兩台車分屬阿薩拜疆公路管理局和內務部,死者均為公務人員。

亞塞拜然隨後發布了一則公開聲明,要求解散未被承認的「阿爾查赫共和國」的權力結構。隨後,「反恐行動」揭開了其序幕。

9月19日遭遇炮擊的斯捷潘納克特街景 / RIA

「擠出」外高加索

考慮到「阿爾查赫共和國」在阿薩拜疆軍事行動開始後幾乎立即表示了談判意願,而迄今為止並未出現亞塞拜然部隊進入人口稠密地區的消息,兩國(或者三方)之間爆發第三次卡拉巴赫戰爭的可能性極小,但在此之外,等待著帕西尼揚的是又一輪來自國內的激烈考問,以及與俄羅斯之間仍然註定漫長的「離婚」。

直到目前,帕西尼揚似乎並不打算在這一轉向問題上改變立場。9月19日,在緊急召開的國家安全會議上,帕西尼揚對亞塞拜然提前就自己的軍事行動計劃通知了俄羅斯,而亞美尼亞方面未從俄羅斯處獲知任何消息的情況表示了「驚訝」。

在此之前,帕西尼揚已經多次表達過對俄羅斯表現的失望,並曾公開表示過亞美尼亞將考慮退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俄羅斯則對此反唇相譏,稱帕西尼揚是試圖拉俄羅斯為他自己的錯誤決策「背鍋」。

9月20日當地時間中午,「阿爾查赫共和國」宣布同意放下武器,這滿足了此前一天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告知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停火條件,但並非一份獲得亞塞拜然同意的停火協議。克里姆林宮隨後發布的官方聲明看起來更為微妙,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稱,克宮正在等待普京與帕西尼揚就卡拉巴赫地區停止敵對行動的談話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尚未計劃與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進行接觸」,同時,「俄羅斯不接受亞美尼亞在卡拉巴赫問題上的指責。」

過去幾年,亞美尼亞是俄羅斯僅存不多的地區盟友之一,外高加索地區的另兩個國家喬治亞與亞塞拜然,都已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疏遠了俄羅斯,當最新一場口水戰爆發在葉里溫與莫斯科之間,俄羅斯警告過多次的,莫斯科正在被「擠出」外高加索的情景,正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現實。

點擊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06fedcbd456e2d7a09fea6b1064c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