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團隊經常會組織進行一些經典案例分享,但是最後的效果都好像不那麼明顯,這是因為什麼呢?
因為經典案例的分享,應該是最大的還原事情的經過,行為還原得越細緻,越能「切中要害」,能讓我們分析優劣利弊,在類似情景下複製。事件的主人公往往會無意識地忽略或是省略一些細節,所以很多人在分享中並沒有真正領悟到成功背後做對了什麼。
案例:銷售員小李成交一個大單子,這個大單從接觸到簽訂總共使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分享的內容:小李第一次與客戶溝通比較愉快,發現客戶對產品有一定的購買興趣,當時互相留了聯繫方法,然後期間打過幾個電話,每天也發些簡訊進行互動,最後客戶到了門店來交了定金簽了合同。
這樣的一個過程很多銷售員都會做,所以大家感覺好像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心裡會覺得只是小李運氣比較好,搞定了一個有錢的客戶而已。
分享從細節開始
那麼這種還原就是因為細節不夠豐滿,所以大家的收穫很少。例如:
第一次的溝通談了哪些內容?怎麼發現客戶有購買興趣的?
留個聯繫方式,什麼時候進行的電話溝通?聊了什麼?簡訊每天互動的內容是什麼?
客戶是主動到門店成交的?還是邀約上門的?
簽單現場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案例分享要從五個方面去分析展開:
信息收集:在第一次的溝通中,了解到客戶是準備裝婚房,小兩口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公司文員,偏向簡約時尚,店內有一款產品比較符合他們的喜好,客戶對功能材質價格都做了詳細了解,但是因為屬於輕奢系列,價格超出了他們的預算,所以當時並沒有定下來。
問題分析:從信息收集中可以看出,婚期已經定了,那麼裝修節奏會很快,那麼留給小李的時間不多;雖然年輕,但是收入相對穩定,有一定的購買力;有產品符合他們的需求;價格是猶豫的關鍵所在。
響應信息並做出正確決策
策略制定:價格是永恆不變的爭議主題,直接把焦點放在價格上,有可能會導致喪失成交機會,於是小李採用迂迴戰術,站在消費者立場上去嘗試幫助客戶解決資金問題。加女業主的微信,因為同是女孩子而且年齡相仿,容易建立共同話題。
聊天的內容:小李作為建材行業的從業者,對於裝修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提議,灌輸「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目的在裝修上省錢;從閨蜜角度出發,關注新房裝修的唯一性,一步到位的關鍵性和一次性投資的消費理念,目的是轉移焦點,這方面不能省錢;建議籌藉資金的渠道,因為有穩定的收入,具有償還能力,沒有後顧之憂,目的是讓客戶學會透支消費。將同一小區同一戶型別的客戶的設計方案及成品照片發給客戶,提高客戶情景代入感和誘發攀比心態。
在聊天的過程中,小李得知客戶說聽了她的建議,取消了很多隱形沒有必要的施工項目;對產品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設計想法;通過小兩口商量,準備申請裝修小額貸款,應對資金問題。
小李認為成交的契機已經出現,於是打電話邀約客戶,公司有一場活動馬上要開始,雖然價格上沒有太大優惠,但是會有豐厚的禮品和超值的延保服務,總部給的名額有限,所以電話通知你們,希望你們能夠搶先一步得到這個名額。客戶如約到達現場,小李將活動政策詳細地給客戶做了講解,而並沒有再去介紹產品,最終客戶滿意成交。
高效互動才能有收穫
效果評估:小李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引發了什麼樣的反應?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這種結果對成交意味著什麼?這就是大家值得深思的地方。
現場互動:團隊發表自己的看法,認同小李的觀點和做法嗎?覺得這樣做是否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團隊其他成員還有其他什麼好的方法?大家有什麼建設性的提議使這一案例更完美經典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0042ceee5ef479018d6e145b713f3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