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分泌科 王雪燕
聚焦兩會
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餘溫仍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程紅髮言:將血糖、血脂等監測納入青少年體健範圍的建議,得到了外界的一致贊同!程紅表示,我國目前兒童青少年健康形勢不容樂觀,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多年下降,33%的兒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那麼哪些青少年兒童容易出現這些健康隱患,又該如何去預防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營養不良的兒童越來越少,但是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的兒童卻越來越多。超重或明顯肥胖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血糖異常,糖代謝異常;另外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等有糖尿病的話,那麼該兒童也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群;再者就是母親在懷孕期間有妊娠期糖尿病,特別是孩子出生時屬於巨大兒的都屬於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這些孩子,尤其要注意監測血糖、血脂是否達標。
血糖、血脂高對人體的危害是緩慢的,是逐漸加重且不容易發現的,長期血糖高、血脂高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腦梗等嚴重疾病,這也是近幾年來這些疾病日益年輕化的原因。所以關注兒童血糖、血脂問題,刻不容緩。 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01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多吃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膽固醇、高纖維的食物。少吃含糖高、脂肪高、油炸的食物,比如甜點、漢堡包、動物內臟等,少吃辛辣重口味食物。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既要保證充足的營養,也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不要熬夜,生活起居要規律。
02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
父母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愿,過多的課外輔導班,特長班,使得孩子的戶外活動越來越少,活動量不足。也有的孩子從小吃的好,體型偏胖,所以不喜歡運動。這些都導致孩子的能量消耗少,最終形成脂肪堆積,血糖血脂升高。
03家長做好監督
如果自己的孩子體型偏胖,平時又喜歡吃肥甘厚味,含糖高的飲食時,家長要尤為注意,定期監測孩子的血糖血脂,特別是家長有高血糖病史的孩子,更要注意檢測,因為糖尿病有遺傳性。同時要改變孩子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控制孩子體重,防止進一步發展。
如果孩子飲食、運動、生活方式控制一段時間後,血糖、血脂仍沒有得到控制,家長要及時帶再來醫院檢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少年強,則中國強。關注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就是關注祖國的未來,鄭州大學五附院內分泌科願攜手所有家長朋友,一起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科室介紹
鄭州大學五附院內分泌科是醫院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重點科室,擁有近50張床位及國內先進的診療設備,如動態血糖監測系統、持續胰島素泵輸注系統。科室環境整潔,技術服務周到。常年設有內分泌門診,承擔著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本科內分泌專業的部分教學及臨床帶教工作。診治範圍包括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血脂異常等。診療特色:科室運用醫院先進的檢驗、檢查設備可進行內分泌專業的全面診治,在省內率先開展雙側腎上腺靜脈取血術精確診治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在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診治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主要診治範圍 糖尿病及其各種急慢性併發症 低血糖症、甲狀腺疾病(如甲亢、甲減、甲狀腺炎、甲狀腺腺瘤等)、甲狀旁腺疾病、下丘腦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性腺疾病(如男性乳房發育症、不孕症、多囊卵巢綜合症等)、生長發育遲緩、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風、代謝性骨病如骨質疏鬆症等。科室常年堅持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每周2次的科室患者健康教育、每月1次的大型糖尿病科普講座,並配合世界糖尿病日、甲狀腺疾病日、骨質疏鬆日等進行義診活動。
抖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vPZe3IBnkjnB-0zruK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