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中國鐵路人最華麗的轉身,一場中華民族集體的狂歡

2019-11-21     飛天傳書人

經一位小朋友推薦,看了講述中國電力機車發展史的電視劇《奔騰年代》。

寫了幾篇劇評發給小朋友看,小朋友批評我的文章太水,說沒有深度,

並且說我侮辱了這部良心好劇,有辱斯文………………

哈哈,看得出小朋友作為一名鐵路人對這部講述鐵路人艱苦奮鬥歷程劇集的喜愛,

更能看得出他作為一名鐵路人的自豪感,而這份自豪,

來自於中國鐵路事業領先於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

而喬治作為娛樂領域的作者,多側重於劇中人性的剖析和批判,

並未對劇中所涉及的行業進行深度解讀。

那麼今天寫下此文,也算是對小朋友的一個回復,感謝他給予我的鞭策,

同時借本文,向那些戰鬥在鐵路戰線所有的鐵路人致敬!

小朋友告訴我說: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用戰俘換回外出留學的中華兒女,在那樣的背景下,努力復興中國夢,給祖國的未來奠定了工業基礎,使我國現有高鐵公里數達到三萬二千公里超過世界高鐵里程的總和。

然而這只是我們站在自己國家的視角看到的中國鐵路科技事業的成果,如果放眼看世界,

我們看一看世界各國的電力機車的發展史,就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鐵路人的不易。

1835年荷蘭的斯特拉廷和貝克爾兩人就試著制以電池供電的二軸小型鐵路車輛。

經歷了不同國家不同科研人員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研發後,

終於在1903年由德國製造出了三相交流電力機車,並創造了每小時210.2公里的高速紀錄。

1903年德國就已經製造出了時速210.2公里的電力機車,

而我國的電力機車在五十年代時速僅為40-60公里,這中間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想想都可怕,有句話說得好,最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儘管我們很努力,

但在中國電力機車拼盡全力的發展進程中,經歷了國家路線錯誤的巨大阻力,

一度使正處於上升階段的電力機車事業停滯不前,國家的一小段彎路,

往往會蹉跎個人的一生,多少技術骨幹、能工巧匠被歷史的巨浪奪去了創新的動力甚至是生命,

但如常漢卿一般的人依然在堅持,如金燦爛一樣的人依然在守護。

《奔騰年代》所描繪的重點背景年代正是這樣一個人個無力去改變時代趨勢的時代,

甚至於無力批判,無法言說,那是中國之痛,更是民族之痛!

好在進入七十年代末,中國迎來了解放思想的新思潮,

全國人民開始沿著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核心思想全力奔跑,我們走進了新時代!

而這個新時代,正是有如《奔騰年代》中無私奉獻的先輩們為我們鋪平腳下基石才有的時代!

對於一個和鐵路科技無關的人來說,火車和電力機車的區別,也僅在於驅動能源的不同。

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奔騰年代》讓我們了解到了更多關於電力機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

通過中國電力機車的發展史,看到了鐵路人為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理想,所做的無私奉獻。

常漢卿作為新中國第一代電力機車的科研人員,將他留學所學到的知識全部貢獻給了祖國,

然而最難能可貴的是,祖國曾經讓他心痛,但他依然沒有放棄讓祖國奔騰起來的理想。

實現中國電力機車技術的騰飛,和相愛的人白頭偕老,這是常漢卿的人生夢想,

我們不是為了生存而跑步的羚羊,也不是為了爭奪金牌的運動員,

我們是為了夢想而追日的夸父——常漢卿

他們的人生理想是崇高的,是我們無法以現在的利己價值觀能解釋得了的人生格局。

常漢卿可以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留下來為中國的電力機車事業貢獻自己的一生,

金燦爛可以放棄自己提干升職的機會,一心幫扶自己的丈夫實現他心中的理想,

中國正因為有了這樣一群人,才能在落後於世界許多國家的情形下奮起直追,

最終於2010年製造出了位於世界電力機車首位、時速達350公里以上的高鐵。

距離1964年建成通車的設計速度為200km/h的日本新幹線,我們用了60多年。

我們可以輸九十九次,但在我們贏在了最後一次!

然而回顧一下中國鐵路發展史,我們所用去的時間似乎更加漫長:

中國有鐵路始於清朝末期。1881年中國工人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

中國第一輛火車是當時唐胥鐵路總工程師的夫人仿照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號」而造成的,並把它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因為中國工人在機車兩側各刻一條龍,於是把它叫做「龍號」機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鐵路運輸事業的迅速發展,對機車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製造機車是當務之急。由於當時的鐵路牽引動力還是蒸汽機車,機車的製造即從蒸汽機車起步,沿著仿製舊型,改造舊型,進而自行設計新型機車的道路,循序漸進。  

1958年,鐵道部株洲機車車輛工廠(中車株機公司前身)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幹線電力機車,

開啟了我國鐵路牽引電氣化時代。距離今天61年過去了,我國電力機車實現了從常速到高速、

從直流到交流、從普載到重載、從引進到出口的4大歷史性跨越。

這些歷史性的巨變,都反映在《奔騰時代》的故事中。

《奔騰年代》,以新中國電力機車的發展為視角,以老一輩鐵路人逐夢中國崛起的歷程為主線,

中國電力機車從「模仿」到「自主研發」的過程,通過描述優秀的電力機車專家常漢卿,

和戰鬥英雄金燦爛的事業發展和感情經歷,描繪出一幅鐵路人的「英雄群像」,

用他們的愛恨情愁,用他們的一腔熱血,譜寫了一曲偉大祖國的民族復興夢,

六十多年的風雨兼程,六十多年的奔騰不息,方築就了我們的強國夢,

方創造出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這是一代又一代人奔騰不息的理想,

生活原本沉悶,跑起來就有風!夢想不等於理想,敢於奔騰的夢想才是理想。

儘管《奔騰年代》有諸多令人實在難以忽略的不足之處,諸如結尾處加進去廖一梅這段故事,

《奔騰年代》是一部中國鐵路人的華麗轉身,也是一場中華民族集體的狂歡!

對整部劇來說無異於狗尾續貂,好好的一部戲因為一個沒有必要的人物顯得多了累贅,

似乎更印證了很多網友的吐槽:感情中國的電力機車事業,是由男主的個人魅力發揮作用,

靠幾個女人來協助守成的。更因為這段戲的畫蛇添足,使這部劇有披著電力機車行業劇外衣,

實則是狗血愛情劇之嫌。而且劇中最大的敗筆在於白曼寧作為一個小播音員,

穿著打扮太過時尚,而且在劇中一集兩三套不同的衣服,這很不符合當時的時代面貌。

置景方面也一樣讓人出戲,街道上的草坪和綠植完全就是現在的感覺,

至於其它道具方面,根本沒有太用心,很多家具擺設明顯不是那個時代的東西…………

對於人性的挖掘不夠深刻,結尾白曼寧的女兒安生洗白的速度快到人無法接受…………

白曼寧殺了要強姦她的地主在解放以後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這樣的情節硬傷更讓人無語^^

儘管如此,整部劇的立意非常宏大,而且也是深受民眾喜愛、三觀極正的主旋律作品,

瑕不掩瑜,《奔騰年代》值得一看,或許會讓我們搖擺不定的價值觀,找到歸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ugzkW4BMH2_cNUgib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