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人生在世,貪睡懶覺在所難免。
但是在南京,不知是南京人偏愛養生,還是生活在這個「大火爐」中睡不著,竟然在全國《最早睡城市榜》和《最早起城市榜》中,雙雙上榜名列前茅!
於是,清晨的南京,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候。街頭巷尾,社區公園,處處人聲鼎沸,一片生機勃勃。
細心的人發現,所有人群最多的地方,都是早餐點。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南京的早餐太好吃。
在南京城裡,喚醒南京人的清晨,不是王子帶著口氣的吻,而是樓下飄來早餐的香味。
南京的早餐,像這座城市一樣,極具包容性,又各有特色。
因其地跨長江,飲食習慣南北兼具,南京人又好吃,喜歡創新又不守舊,既然愛新鮮又愛懷古。
麵食與糕點在這裡融匯,辛辣與香甜在這裡相交,碰撞出屬於南京人的特色早餐。
南京人似乎不大挑食,甜的辣的都能吃,只要口感還不錯,就能在南京站穩腳。
皮肚面、鴨血粉絲、鍋貼、湯包、飯糰、糕點……一天一種口味,一個月30天絕對不帶重樣!
來南京生活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來南京之前,能多睡一刻懶覺,絕對不會早起;
但是來了南京之後,生物鐘就變成了自動叫早,生怕七點以後再起來。
難道真的是南京人不愛睡懶覺嗎?
不,是賣早餐任性的攤主太多,好吃的早餐排隊的人太多,一旦睡過頭,便顆粒無收。
所以,一年四季,無論什麼天氣,太陽是不是照常升起,無人知曉,但南京人吃早飯的心,卻是無人可擋!
南京的早餐菜單中,主要分為乾濕兩派。
乾貨主要是牛肉鍋貼、飯糰、湯包、麻團、燒餅和糕點等,豪氣一點可以加個茶葉蛋。
簡單便宜,又方便攜帶,通常都是擺個攤在地鐵口和公交站附近,適合早上匆忙的年輕人和上班族。
牛肉鍋貼,在南京人的早餐菜單中,可以算是獨一份。
圓口大鐵鍋,整整齊齊碼著半個手掌大的鍋貼,倒上金黃的牛油,煎得金黃酥脆,再配上一碗放著香菜末的牛雜湯,簡直是完美搭配!
不管你是開在水西門、管家橋,還是馬台街、樂業村,只要掛上一個「七家灣」的招牌,就不愁賣不出去。
南京的平均起床時間是7點34,排在全國第六。
可能生活太苦,才會發明這麼多好吃的南京早餐,讓生活多少有些安慰,為了這一口吃的,就算早起10分鐘也值了。
起得早的大爺大媽,最會享受。晨練之後,找個小店慢慢吃頓早餐。
湯湯水水的麵食、餛飩、鴨血粉絲湯,既是南京早餐的精華所在,又是大爺大媽的最愛。
首先其沖的,要數鴨血粉絲湯了。
老南京人吃的鴨血粉絲湯,一般在菜場角落的多,有隻營業到九點的,也有24小時通宵開店的,但鮮少去吃熱門地段、門頭大張的那種店。
夫妻檔小門店,門口支一口大湯鍋,24小時不斷地熬著鴨湯,鴨腸、鴨肝都是自己炒制。
配上爽滑的粉絲,和鮮香的濃湯,一口下肚,神清氣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像小潘記和金中這樣的街坊老店,用料足又便宜,十幾年經久不衰,被一些明星來打卡宣傳之後,變成了「網紅店」,多了很多慕名而來的人。
想吃一口家門口鴨血粉絲湯,還得排隊,累煞人!
在南京,要排隊的可不止一個鴨血粉絲湯,吃面更耗時間。
南京的面不僅碗大,配料多,排隊的人也多得不得了。
早上七點起來,躋雙拖鞋到麵館,排隊1小時,吃完1小時,撐得肚皮穿不下,回家還要走半個小時。
一碗面下來,半天的時間就沒了。
本土風味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老滷麵、大肉麵和皮肚面。南湖中華麵館、六合皮肚面、項記麵館、54年祁家寡婦面、吳亦凡吃過的大碗面……
老南京人喜歡吃的面,大多數面硬、湯鮮、澆頭多。硬面當中,以南湖為佼佼者。
但南京人心頭的那碗白月光,卻是大碗皮肚面。皮肚,肉絲,豬肝。木耳,青菜等,輔料足,湯頭濃,碗比臉大,卻常常引誘人吃得乾乾淨淨。
新街口的項記麵館,雖然深藏在小巷子裡,卻依然無法阻擋吃貨的心,逼仄狹窄的小店裡,永遠人山人海,永遠有人在拿著號碼等位。
對南京人來講,吃得好,煩不了,不行中午餓了就斬個鴨子啵!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裡,開得最多的要數「安慶餛飩」。
不是所有的「安慶餛飩」都是安慶人開的,只要是薄皮少肉的小餛飩,蔥花蝦米加辣油,都能獲得南京人的認可。
每個南京人心中,都有一碗自己最愛的餛飩。
老城南喜歡柴火餛飩,現包現下,旺盛的火苗滋啦一下濺出火星,煙火味鑽進餛飩里,伴隨著辣油自帶一股清香。
對於老南京人來講,這才是他們記憶深處的味道。
柴火從城市文明中漸消漸散後,年輕人偶爾得閒來吃碗餛飩,去晚了還吃不到。尤其是開在雨花新村的汪家餛飩,餛飩皮、調餡都是老闆自己動手,做多少賣多少。
這家餛飩開20多年了,每天排隊的人都很多,老闆抱著一堆大碗,刷刷往案板上一甩,手速飛快放好調料,沖入湯水。
一碗餛飩端到面前,喊出一聲極具南京風味的口號——「啊要辣油啊?」
喚醒了南京城嶄新的一天。
-END-
圖片來源丨百度、微博等網絡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聯繫方式:1377076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