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最常遇到的2種狀況,老公態度決定家庭氣氛

2020-02-08   鴿子醫生育兒

許多的婆媳爭吵問題,起因可能只是很小的爭吵,但是卻會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家庭問題?人會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誇大、渲染事實甚至曲解實際情況,為自己的說詞找藉口,目的是尋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

面對各種婆媳問題,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理解和善解,試著理解對方做法與想法背後所考慮的因素,在大多數的婆媳衝突橋段中,其實都很容易發現婆媳為對方著想的源頭,只是執行方式有時並不符合對方的期待,再加上各自的習慣,才會讓最後的呈現並非是對方期待的樣子。當思考到這一層面時,理解與善解會讓許多對立與堅持都不再有其必要性,自然就能化解婆媳衝突危機。


狀況一 媳婦和兒子待遇不同?

媳婦的感受

為什麼婆婆老是煮我不喜歡吃的菜?婆婆時常對先生噓寒問暖,對我除了叮囑家事外,似乎沒有一點關心,對待兒子和媳婦的態度天差地別……


婆婆的心聲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皆不同,對於婆婆而言,會選擇最擅長的食材或是她認為最美味的烹調做法,例如紅燒或清蒸魚,如果婆婆習慣烹煮紅燒料理,因此並非故意煮媳婦不愛吃的菜。另外,婆婦間畢竟不如朝夕相處的兒子來得親密,有些時候婆婆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關心,或是害怕問太多,會造成媳婦的負擔,所以婆婆的表現通常是比較內斂和被動。


解決方式

媳婦可以利用婉轉方式提醒婆婆更換菜色,比如婆婆做菜真好吃!我想吃一次麵食,可以嗎?除了肯定婆婆之外,也增加下次感謝婆婆的機會。面對不擅於表達情感的婆婆,媳婦可以主動關心婆婆,甚至是撒嬌來拉近與婆婆之間的距離。

狀況二 婆婆身體病痛不斷?

媳婦的感受

婆婆身體不好,時常喊著膝蓋不好、腰酸背痛等,想要帶婆婆去看醫生她又不願意,面對婆婆經常性突如其來的病痛,造成媳婦身心俱疲……。


婆婆的心聲

有些長輩為了吸引子女的關注,會以裝可憐、委屈的形式來博取關心,通常這類型的婆婆在家庭里較弱勢,因為擔心被忽視,所以會以身體狀況不好為理由,來獲取他人的關心,目的是希望被在乎與照顧。


解決方式

婆婆以身體病痛為藉口引起注意,其實會對子女造成相當大的負擔,長期下來,也會覺得厭煩和不耐,當子女選擇冷淡回應,婆婆的反應會越來越誇張,子女平時就應該噓寒問暖,降低婆婆心理的不安,在安撫之餘也要清楚表達『長輩的健康,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等話語。


給婆婆的提醒

在我們社會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過去傳統強調一脈相傳,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相當緊密;其實,家的概念應該是夫妻共同打造,再加上孩子,所以當孩子結婚後,他的家理應也是他跟太太一起創造,婆婆要具備孩子成家的觀念,對孩子可以關心但不要干涉,讓孩子有決定權,即便不滿意年輕人的處置方式,也要讓孩子去嘗試,在跌撞中學習和成長。婆婆如果擁有自己的空間和休閒,就不會過度涉入孩子的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過得開心,享受生活並且充實自我。


給太太的叮嚀

如果媳婦認為自己是年輕人,不論是知識還是反應變通方面,都比婆婆更有學習能力,那麼更應該運用這些優勢,用對的方法肯定和理解婆婆,例如見招拆招、噓寒問暖、將心比心等,如果能夠用和緩而不傷和氣的方式處理,即使在衝突過後也能很快修復情感,讓婆婆知道你是在乎、關心她,藉由調整婆媳關係,表達感受讓長輩知道,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就能夠體會對方的用心。


良好婆媳互動,需要聰明先生幫忙

你媽為什麼要這樣做?你為什麼都不幫我?當先生被太太這麼質問時,經常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面對兩個最深愛的女人發生衝突,應該要幫誰說話?還是站在中立的態度,客觀的處理?其實婆媳問題是夫妻關係的衍生,站在太太的立場,選擇結婚是希望被先生呵護和照顧,因此婆媳爭執過後,老婆會向先生訴說自己的委屈,希望獲得先生的安撫和支持,但絕大多數的先生並不重視老婆的反應,反而要太太多體諒、忍讓婆婆,一旦老婆覺得自己孤立無援、無依靠,也就無法真誠的融入家庭,當婆媳關係出現摩擦,如果老公可以適時介入和調解,婆媳間的衝突就不至於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給先生的建議

關於婆媳之間的戰爭,我們常形容先生如同夾心餅乾,不斷被擠壓、左右為難的處境,先生在處理婆媳爭執時,通常會出現兩種處理方式。


笨的方法是表態支持某一方,然而卻會造成另一方的不滿,比如先生對太太說『媽媽只有一個,她生我、養育我,所以你要多容忍她』,其實先生並非不重視老婆,而是表達出希望太太對婆婆多點包容,但是卻會被太太解讀為『老婆可以不只一個,所以我不重要』等,將內容無限上綱,婆媳問題演變成夫妻爭吵。聰明的做法應該是夫妻間達成共識,在衝突現場先生可以替婆婆說話,私下再給予老婆協助與安慰,夫妻一起攜手面對困難,太太就不會有被犧牲和委屈的感覺。


化解婆媳衝突

處理婆媳衝突的場面,就好比救火現場,必須先判斷哪一方的火勢猛烈,針對反應較激動一方,安撫其情緒,若是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先將兩人分開,各自進行安慰與勸導。


主要可以掌握3項重點,解除婆媳之間的衝突,首先是先生不可以逃離現場或是漠視等不處理的態度,接著是妥善的安撫雙方,不必急著判斷誰是誰非、對錯歸屬,最後等到雙方情緒都冷靜下來,站在客觀立場說出建言,讓彼此都可以清楚了解問題背後的來龍去脈,當婆婆和媳婦認為自己的委屈受到重視,就可以化解婆媳間的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