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這五種行為,不是愛,是控制,會毀掉孩子

2019-06-24   菜菜談教兒育女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對「愛」的概念做了一個比喻:

我們給花澆水、施肥,看它慢慢成長而感到快樂,這是愛。我們把一朵花掐下來,放到自己的口袋裡帶走,這叫占有!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打著愛的名義在占有孩子,在控制孩子呢?

有一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說:在所有諮詢親子關係的案例中,幾乎有60%的案例,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管制和控制造成的衝突。

宗爸在《斷乳》中也提出:一切的親子關係和親子矛盾的核心都來自父母過度的控制和依戀,而不是真正的愛孩子。

可見,當父母以愛的名義,綁架了孩子的自由,還冠冕堂皇的說是為了孩子的時候,那個最受傷害的人是孩子。父母對孩子有以下5種行為,不是愛孩子,是想控制孩子,最終會毀掉孩子。

【1】凡事必過問

很多時候,父母的操心與孩子的優秀是不成正比的。父母的心操的太多,反而會遏制孩子本能的發展。

那些在家裡面衣食住行全部聽父母安排的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就像機器人一樣,父母在他們的身體裡面裝入某一些程序代碼,他們就會按照父母的指令發出的指令,去做事情。

即使到了成年,也會過因過度的依賴父母,而不能夠自立。例如,現在的社會中很多「寶馬男」,「巨嬰男」,他們就是從小太聽父母的話了,太受父母管制了,以至於成年以後還事事由父母做主,大事小事都拿不定主意,都需要父母拍板。

這不僅是他們本人的悲哀,父母的悲哀,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父母到老還不明白,是自己對孩子過度的管制,毀了孩子的一生。他們還會因為孩子聽話而沾沾自喜,還因為孩子聽話而驕傲,甚至他們心甘情願的拿自己的養老金去養已經成年的孩子。有些父母到了五六十歲,還愚昧的跟外人說:「只要他聽話,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反正我們的養老金也花不完,即使有一天我們不在了,我們給他留的錢也夠他花的了。」

【2】按我說的做

父母在對孩子的控制往往表現在讓孩子聽自己的話,不能反駁自己。意思就是說,無論我說的對還是說的錯,你必須按照我說的做。

也許在孩子12歲之前,他會是一個懂事男或者是一個乖乖女。當孩子12歲以後,父母再用之前的辦法去控制孩子,有的孩子就會出現叛逆、極端的行為。

有些孩子甚至跟父母故意作對,以此來求得心理的平衡。甚至他們看到父母生氣,自己心裏面會有快感,認為自己的報復成功了,這是多麼一種扭曲的心態呀!

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獨立思考力的人。

也許很多父母一開始懂得這個道理,慢慢的他們就忘了初心,害怕孩子逃離自己的掌控,就把孩子當成自己獲得安全的一種途徑,他們認為控制住了孩子,自己就會有安全感。他們恰恰忘了,當他們事事要求孩子,要求孩子聽話的時候,已經在扼殺孩子的天性。

【3】事事需請示

還有的父母性格比較多疑,總擔心孩子這做不好,那做不好,還擔心孩子騙自己,因此就給孩子規定,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彙報,都要請示父母批准了以後才能做。

這種所謂的有事必報批的儀式感比職場中上下級關係還嚴肅,冷冰冰的,根本談不上溫情,也談不上愛。

在孩子的心目當中,父母不是愛自己的人,反而是監視自己的人,是懷疑自己的人,是對自己否定的人,是不相信自己的人。一旦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扭曲了,孩子在今後就不會感覺到父母的愛 ,那麼他就會找突破口去外界去尋找所謂的愛。於是,就會出現早戀、網癮等不良行為。

【4】幫孩子下決定

教育專家說,孩子12歲以後,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拿主意,要學會慢慢的尊重孩子,支持孩子。凡是有關孩子的事,一定要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的意見不正確,可以幫他樹立正確的觀念,即使是家庭裡面的事,也有義務告訴孩子,讓孩子懂得承擔和分責。

孩子到了12歲以後,如果父母還事事替孩子做主,幫孩子下決定,無疑就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性。

膽小的孩子迫於父母的壓力不敢違抗,就會悄悄的做一些極端的,自虐的事。如在手臂上刻字,已發泄自己強烈的不滿情緒;而膽大一些的孩子就會出現明顯的叛逆,不服管等一些與父母對著乾的行為。

【5】道德式綁架

還有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往往是一種心靈上的摧殘。他們會裝的很可憐,跟孩子說:「我們受苦受累都是為了你!」「如果不是為了你,我們早都離婚了!」「如果沒有你,我早就不活了!」

或者是很憤怒的跟孩子說:「都是因為你,我才過得這麼苦。如果你再不聽話,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這種用道德綁架式的語言去傷害孩子的心,無疑會把孩子推上深淵。

孩子會認為,自己活著就是父母的累贅,就是父母的包袱,就是父母一輩子的痛苦。這樣的孩子根本不懂得愛自己,更不會愛別人。

心靈感悟: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早在1849年就寫下了這首追求自由的膾炙人口的詩。前人用鮮血和生命告訴我們:自由不僅僅是信仰,更是人性的需要,如果一個孩子連基本的自由都沒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慘收場。

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那顆放不下的心!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